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強度、高吸水性含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是首先通過兩步加堿水媒法制備羧甲基纖維素非織造布,再將所得羧甲基纖維素非織造布與非織造布通過針刺的方式進行結合構成整體,制備高強度、高吸水性含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本發明專利技術醫用敷料的優越性在于制備的羧甲基纖維素非織造布的取代度在0.1-0.5之間可控,取代均勻,保留了非織造布空間物理吸附特性,同時提高了其化學吸附性能,獲得了高吸水性;再通過針刺的方式將羧甲基纖維素非織造布與非織造布復合構成整體,提高了含羧甲基化纖維素醫用敷料的干濕強度,改善了其外觀和手感,且制備工藝簡便,成本較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醫藥
技術介紹
纖維素是自然界存量最豐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對纖維素進行羧甲基改性處理,根據取代度的不同,可制備成水凝膠、海綿、薄膜、水化纖維或織物等各類型的吸收材料。其中,羧甲基纖維素水化纖維或織物是將纖維素紡織品進行低取代度醚化處理,使纖維的表皮層形成有親水性羧甲基基團的網絡結構,而纖維的芯層保持原來的天然結構,能夠使之成為一種既保持纖維形態及力學強度,又具有高吸液保液能力的濕性醫用敷料。該敷料能夠吸收高于自身多倍的液量,形成水凝膠,營造濕潤的環境,有利于傷口的愈合,具有重要的臨床研究及應用價值。目前,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多采用先制備羧甲基纖維素纖維,再通過針刺的方法制備非織造布的方法。英國專利公開號為WO 93/12275,公開日為1993年6月24日,專利技術名稱為Cellulosic Fibres,該申請案公開了采用再生纖維素纖維“Lyocell”進行羧甲基化處理后得到高吸水性纖維的方法,并指出該纖維可用于制備吸收性材料。英國專利公開號為W094/16746,公開日為1994年8月4日,專利技術名稱為Wound Dressing,該申請案公開了采用高干濕模量再生纖維素纖維制備羧甲基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方法,并將其用于制備醫用敷料。在公開技術的基礎上,ConvaTec公司開發了 Aquacel 為品牌的非織造布敷料,該敷料以羧甲基“lyocell”纖維為原料,并通過針刺形成的非織造布創面用敷料。國內,秦益民(秦益民.制作醫用敷料的羧甲基纖維素纖維.紡織學報,2006,27 (7) :97-99.)報道了采用黏膠長絲纖維制備羧甲基黏膠長絲纖維,可加工成的醫用敷料。由于普通的棉纖維或黏膠纖維經過羧甲基化改性處理后纖維的長度會發生明顯收縮,且其強度嚴重降低,使得改性后纖維的可紡性較差。因此,目前多采用具有高干濕強度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為原料,并通過增加處理前纖維的長度,保證其在經過羧甲基化處理后,纖維的強度和長度仍然能滿足紡織加工的要求。因此,其原料成本高,制備工藝復雜,價格昂貴,難以推廣使用。為了降低成本,縮短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的制備工藝流程,研究人員考慮通過直接對纖維素織物進行羧甲基化改性處理,制備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英國專利公開號為 TO00/01425,公開日為 2000 年 I 月 13 日,專利技術名稱為 Wound Dressing and Materials Suitable ForUse Therein,該申請案公開了對纖維素織物進行羧甲基化改性處理制備醫用敷料的工藝方法,再生纖維素纖維“Lyocell”織物經羧甲基改性后取代度在0. 12-0. 35 之間,吸水性達到Sg/gaParikh等人(D. V. Parikh. Carboxymethylation-Cotton for Wound Care Management.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1,10 :115-124.)對醫用紗布進行了羧甲基化改性處理,羧甲基醫用紗布的取代度在O. 287-0. 310之間,吸水性達到 19. 0-24. Og/go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100398159C,公告日為2008年7月2號,專利技術名稱為水溶性纖維素醚化衍生物止血材料,該申請案公開了通過羧甲基纖維素織物制備可溶于水的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該專利技術中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的取代度較高,能溶于水,已無法保持纖維或織物的形態結構。雖然陸續有論文和專利報道了對纖維素織物進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備醫用敷料的研究,但是采用這種方法制備的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的吸水性與力學性能之間無法兼顧。主要原因是,纖維素的羧甲基化反應是一個非均相反應,溶劑在織物中的滲透和擴散是影響反應效率及均勻性的關鍵因素,與纖維相比,織物的結構致密,纖維之間相互緊密纏結,溶劑的滲透和擴散緩慢,反應物之間的有效接觸受到制約,造成織物表面的取代度遠大于織物內部,反應不均勻,織物的平均取代度不高,吸水性較低,要得到高吸水性的羧甲基纖維素織物,必須提高其取代度,而提高織物取代度又會造成織物表面取代度過高,遇水后溶解,濕強度明顯降低,嚴重影響敷料的使用性能。因此,研究者針對高取代度和高吸水性羧甲基纖維素纖維或織物力學性能較差的缺點進行了改進,一種是通過物理方法進行纖維或織物的增強。美國專利公開號為 US2009/0287130A1,公開日為2009年11月19日,專利技術名稱為Wound Dressing和英國專利公開號為WO 2009/1136160A1,公開日為2009年11月12日,專利技術名稱為Wound Dressing, 兩項申請案公開了將經羧甲基改性后的再生纖維素纖維與合成纖維進行混紡提高織物力學性能的方法。該方法對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可紡性以及紡織設備的要求較高,仍需采用具有較高干濕模量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原料成本較高。另一種是通過化學改性的方法進行纖維/織物的增強。中國專利公布號為CN 102580·316A,公布日為2012年7月16號,專利技術名稱為高吸濕且整片去除的傷口敷料,該申請案公開了對羧甲基化再生纖維素纖維或織物進行交聯反應或微交聯反應得到的高濕強度傷口敷料的方法。該方法需要增加化學試劑的處理步驟,從而增加了后續水處理的排放的難度及工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力學性能較差、吸水性不高,并且價格昂貴,制備工藝復雜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兼具良好吸水性和力學性能、低成本、制備工藝簡便的含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及其制備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強度、高吸水性含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所述醫用敷料是由經改性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與非織造布構成,其中經改性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為敷料層,非織造布為支撐層,經改性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與非織造布之間是采用針刺的方法構成整體。一種高強度、高吸水性含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a纖維素非織造布的堿化處理首先,配制濃度為l_20wt%氫氧化鈉溶液,將纖維素非織造布浸入氫氧化鈉溶液中,以10 1-50 I的浴比在0-100°C溫度下反應O. 5-5h。b纖維素非織造布的醚化處理配制氫氧化鈉與氯乙酸的混合溶液,其中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為l-20wt%,氯乙酸與非織造布中纖維素羥基的摩爾比為O. 5-10 1,將步驟a所得堿化處理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浸入該混合溶液,以10 1-50 I的浴比,在0-100°C反應O. 5-10h,反應完成后,加入5-30被%醋酸溶液中和至pH為6-8,接著用質量比為50/50-90/10乙醇與水的混合溶液洗三次后干燥待用。c含羧甲基纖維素敷料的制備將步驟b所得經改性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與非織造布通過針刺的方法結合在一起構成整體,即制成高強度、高吸水性含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所述的纖維素非織造布是天然纖維素非織造布或再生纖維素非織造布。所述非織造布是天然纖維非織造布,再生纖維非織造布、合成纖維非織造布或混紡非織造布。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制備的羧甲基纖維素非織造布的取代度在O. 1-0. 5之間可控,取代均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強度、高吸水性含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醫用敷料是由經改性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1)與非織造布(2)構成,其中經改性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1)為敷料層,非織造布(2)為支撐層,經改性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1)與非織造布(2)之間是采用針刺的方法構成整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強度、高吸水性含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醫用敷料是由經改性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I)與非織造布(2)構成,其中經改性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I) 為敷料層,非織造布(2)為支撐層,經改性后的纖維素非織造布(I)與非織造布(2)之間是采用針刺的方法構成整體。2.一種高強度、高吸水性含羧甲基纖維素醫用敷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a纖維素非織造布的堿化處理首先,配制濃度為l_20wt%氫氧化鈉溶液,將纖維素非織造布浸入氫氧化鈉溶液中,以 10 1-50 I的浴比在0-100°C溫度下反應0.5-5h ;b纖維素非織造布的醚化處理配制氫氧化鈉與氯乙酸的混合溶液,其中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為l-20wt%,氯乙酸與非織造布中纖維素羥基的摩爾比為O. 5-10 1,將步驟a所得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瑾朝,朱平,張傳杰,劉云,冉建華,張楠楠,席先鑫,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紡織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