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治療三高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由生附子、刺蒺藜、田七、黑附子、山楂、制首烏、金櫻子、羅布麻、水蛭、炒棗仁等24味中藥材配伍而成,藥材經粉碎成細粉或水煎提取制成稠膏后,加入常規輔料制成不同制劑。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多藥科學配伍、綜合施治使藥物有效成分迅速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清除血管內淤滯的脂類和膽固醇,促進排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減輕動脈硬化和抗血栓形成,改善器官功能,使三高癥很快得以康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藥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三高癥是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它們是現代社會所派生出來的“富貴病”,可能單獨存在,也可能相互關聯。三高癥在早期可以毫無癥狀,也無異常感覺,常常在做健康檢查時才發現,如不及時發現,該病癥發展到晚期可形成嚴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相應的后果。早期可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后期血壓常持續在較高水平,并伴有腦、心、腎等器官受損。高血糖,是由于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使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素代謝異常的一種慢性、終生性疾病。此病可引起多種并發癥,嚴重時可以引起全身性疾病,使人致殘、致盲,甚至致死。高血脂可引起各種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梗、高心病、心肌病、腦血管病、腦動脈硬化、腦血栓、肝硬化、腎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嚴重危害人們生命和健康。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只是針對三高癥中某一單一病癥的藥物,對于同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中的多種病癥的患者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這些藥物一般以西藥居多,西藥雖然能迅速緩解癥狀,但復發率高,且停藥后就會反彈,必須長期不間斷服藥,給患者帶了較大的經濟負擔。同時,西藥毒副作用較大,長期用藥也會給患者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該藥物具有調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起效快、藥效持久,停藥后不復發不反彈,安全無毒副作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三高癥的藥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附子500 1000份、刺蒺藜500 1000份、田七540 1000份、黑附子100 400份、山楂500 1000份、制首烏250 500份、金櫻子250 500份、羅布麻250 500份、水蛭180 360份、炒棗仁450 900份、石菖蒲300 600份、川彎300 600份、夜交藤900 1000份、牡蠣450 900份、當歸300 600份、丹參500 1000份、天竹花250 500份、地骨皮250 500份、硫磺250 500份、毛冬青500 1000份、細辛50 100份、桂枝100 300份、肉桂100 200份、干姜100 200份。上述原料的優選重量份為生附子800份、刺蒺藜700份、田七 850份、黑附子250份、山楂700份、制首烏370份、金櫻子390份、羅布麻400份、水蛭280份、炒棗仁750份、石菖蒲450份、川芎400份、夜交藤950份、牡蠣800份、當歸500份、丹參700份、天竹花400份、地骨皮350份、硫磺380份、毛冬青750份、細辛80份、桂枝200份、肉桂160份、干姜150份。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治療三高癥的藥物,其劑型可以是醫學上可接受的任何劑型,具體可以是丸劑、顆粒劑或膠囊劑。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上述治療三高癥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按配方稱取各原料備用;2)將生附子、黑附子和細辛置于容器中,加入投料重量8 12倍的水煎煮I 2h,過濾,取濾液備用;3)將田七和水蛭洗凈,烘干,研磨成細粉備用;4)將硫磺研磨成細粉備用; 5)將刺蒺藜、山楂、制首烏、金櫻子、羅布麻、炒棗仁、石菖蒲、川芎、夜交藤、牡蠣、當歸、丹參、天竹花、地骨皮、毛冬青、桂枝、干姜和肉桂洗凈后置于容器中,加水煎煮I 3次,每次加入原料總重6 20倍的水,每次煎煮I 2h,合并煎煮液,濾過藥渣,將濾液濃縮至50 70°C時相對密度為1. 06 1. 14的浸膏,再加入步驟3)和步驟4)的細粉以及步驟2)的濾液,混勻,根據需要制成不同的制劑,具體可以是丸劑、顆粒劑或膠囊劑。上述方法的步驟3)和步驟4)中所述細粉的粒度100 300目。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藥用性能為生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脾經,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刺蒺藜,味辛、苦,性微溫,歸肝經,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田七,味甘、微苦,性溫,歸肝經、胃經、心經、肺經、大腸經,止血、散血、定痛;黑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脾經,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山楂,味甘、酸,性微溫,入脾、胃、肝經,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斂止痢;制首烏,味苦、甘、潘,性溫、平,歸肝、心、腎經,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化濁降脂;金櫻子,味酸、甘、潘,性平,歸腎、膀胱、大腸經,澀腸、固精、止泄痢、縮小便;羅布麻,味甘、微苦,性涼,歸肝經,清熱平肝、利水消腫;水蛭,主逐惡血、瘀血、破血消積聚;炒棗仁,味甘、酸,性平,歸心經、脾經、肝經、膽經,寧心安神、養肝、斂汗;石菖蒲,味辛、苦,性溫,歸心、胃經,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養心、安神、通絡、祛風;牡蠣,味咸、性微寒,歸肝、膽、腎經,收斂、鎮靜、解毒、鎮痛;當歸,味甘、苦、辛,性溫,歸肝、心、脾經,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丹參,味苦,性平、微溫,入心、肝經,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天竹花,味辛、性平,入肺、肝經,鎮咳化痰、理氣止痛、鎮驚;地骨皮,味甘、性寒,入肺、肝、腎經,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硫磺,味酸、性溫,內服可補火、助陽、通便;毛冬青,味微苦、甘,性平,入肺、肝、大腸經,活血祛瘀、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細辛,味辛、性溫,歸肺經、腎經、心經、肝經、膽經、脾經,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桂枝,味辛、甘,性溫,入肝、腎、膀胱經,散寒解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肉桂,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肝經,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干姜,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本專利技術所述藥物的服用方法為每天服用相當于原料藥6 18g重量的藥物,分3次服用,冷開水送服,在飯前或飯后半小時服用效果較佳,30天為一個療程,大部分患者服用3個療程即可治愈。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采用多味中藥味原料,科學配伍、綜合施治,可使藥物有效成分迅速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短時間內擴張軟化血管,增加血管彈性,增加血管灌流量,清除血管內淤滯的脂類和膽固醇,阻斷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減輕動脈硬化,進而恢復肝、腎、心、腦等各個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較好的降壓、降脂、降糖、防止動脈硬化、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本專利技術為純中藥制劑,服用后有效物質釋放迅速、吸收完全、藥效持久,停藥后不會出現反彈,安全無毒副作用。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實施例1 I)按以下表I中實施例1的配比稱取各原料,備用;2)將生附子、黑附子和細辛置于容器中,加入投料重量8倍的水煎煮lh,過濾,取濾液備用;3)將田七和水蛭洗凈,烘干,研磨成100目細粉備用;4)將硫磺研磨成100目細粉備用;5)將刺蒺藜、山楂、制首烏、金櫻子、羅布麻、炒棗仁、石菖蒲、川彎、夜交藤、牡蠣、當歸、丹參、天竹花、地骨皮、毛冬青、桂枝、干姜和肉桂洗凈后置于容器中,加入投料量6倍的水煎煮lh,過濾,得到煎煮液;將煎煮液濾過藥渣,取濾液濃縮至50°C時相對密度為1. 06的浸膏,再加入步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三高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附子500~1000份、刺蒺藜500~1000份、田七540~1000份、黑附子100~400份、山楂500~1000份、制首烏250~500份、金櫻子250~500份、羅布麻250~500份、水蛭180~360份、炒棗仁450~900份、石菖蒲300~600份、川芎300~600份、夜交藤900~1000份、牡蠣450~900份、當歸300~600份、丹參500~1000份、天竹花250~500份、地骨皮250~500份、硫磺250~500份、毛冬青500~1000份、細辛50~100份、桂枝100~300份、肉桂100~200份、干姜100~20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三高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附子500 1000份、刺蒺藜500 1000份、田七540 1000份、黑附子100 400 份、山楂500 1000份、制首烏250 500份、金櫻子250 500份、羅布麻250 500份、 水蛭180 360份、炒棗仁450 900份、石菖蒲300 600份、川芎300 600份、夜交藤 900 1000份、牡蠣450 900份、當歸300 600份、丹參500 1000份、天竹花250 500份、地骨皮250 500份、硫磺250 500份、毛冬青500 1000份、細辛50 100份、 桂枝100 300份、肉桂100 200份、干姜100 20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三高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為生附子800份、刺蒺藜700份、田七850份、黑附子250份、山楂700份、制首烏370份、金櫻子390份、羅布麻400份、水蛭280份、炒棗仁750份、石菖蒲450份、川芎400份、夜交藤950份、牡蠣800份、當歸500份、丹參700份、天竹花400份、地骨皮350份、硫磺380份、 毛冬青750份、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位國,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東興市創新特色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