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它的重量組份為:白鮮皮15-25份、敗醬草12-18份、黃柏12-18份、苦參12-18份、青黛8-12份、制霉菌素6-8份、冰片2-4份、陳醋50-70份。上述藥物經有機組合,辯證配伍和相互輔佐,增強了該方清熱燥濕,解毒散瘀的功效,從而達到治愈雛鵝白色念珠菌病口腔病變的目的。特別是將藥物直接投向患鵝口腔病灶,從而直接發揮藥效。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的制備方法制得的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具有成本低、制備容易,無毒副作用、且療效顯著。臨床實踐證明,該藥的治愈率96.68%,有效率100%。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雛鵝白色念珠菌病又稱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種禽類上消化道真菌性傳染病,特征是在口腔、咽喉等上消化道黏膜上形成乳白色斑片(假膜)并導致黏膜發炎,引起潰瘍或鱗屑狀病變。該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健康禽的消化道、呼吸道中。當各種原因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不良的環境條件、維生素缺乏及長期使用抗菌素等,使消化道菌群平衡失調而誘發本病。本病禽類易感,鵝以6周齡以內的雛鵝易感性高。本病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污染的飼料、飲水、墊料等都是傳播媒介;同時也可經蛋殼傳播。本病傳播迅速,發病率與死亡率均高,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經濟損失。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多發生于6周齡以內的雛鵝,患鵝精神萎靡,羽毛松亂,生長緩慢,呆立,食欲減少或廢絕,嗉嚷擴張、下垂、松軟,壓迫有疼痛感(鳴叫和掙扎)。將病鵝倒提常有大量帶酸敗氣味的液體從口鼻腔流出。在口腔粘膜及舌面上出現乳白色或黃色斑點,后融合成白膜。有干酪樣的典型鵝口瘡,用力剝離后可見紅色的出血性潰瘍面,患病雛鵝最后消瘦而死亡。病理剖檢,口腔病變外,干酪樣壞死性假膜多見于嗉嚷,粘膜增厚,形成白色豆粒大小結節和潰瘍,其上覆蓋一層白色假膜。在食道和腺胃等處也能 見到上述病變。刮下嗉囊黏膜壞死物制涂片,染色后鏡檢,可發現酵母樣真菌。2目前防治措施對于該病的治療,臨床上沒有較好的治療藥物,西藥療效較差,且有依賴性強,副作用較大,易反復等不足。而常用的口腔局部用藥物,如碘甘油等藥物應用后效果不顯著,常至患鵝疼痛加劇影響進食。為克服上述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以局部治療為主能有效的減輕疼痛癥狀、促進愈合,不反復,并且無任何副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上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取材容易、制備方便、減少藥物殘留及毒副作用,且價格低廉療效較高的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它的重量組份為白鮮皮15-25份、敗醬草12-18份、黃柏12-18份、苦參12-18份、青黛8-12份、100萬單位/克制霉菌素6-8份、冰片2-4份、陳醋50-70份。優選的重量組份為白鮮皮25份、敗醬草12份、黃柏18份、苦參12份、青黛12份、制霉菌素6份、冰片2份、陳醋70份。或為白鮮皮15份、敗醬草18份、黃柏12份、苦參18份、青黛8份、制霉菌素8份、冰片4份、陳醋50份。或為白鮮皮20份、敗醬草15份、黃柏15份、苦參15份、青黛10份、制霉菌素7份、冰片3份、陳醋60份。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是由下述方法制備按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的原料配比稱取各組份,將其中的中藥粉碎后,過120目篩后,將制霉菌素片碾成粉末加入生理鹽水,制備成5萬 10萬U / ml的水混懸液,和其他藥物混合,并加入陳醋,加的過程中不斷的攪拌,使其藥物混合均勻,充分溶解成為膏劑,既得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中藥組合物膏劑。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方中白鮮皮苦;咸;寒。歸脾、肺、小腸、胃、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祛風止癢;解毒之功。主治風熱濕毒所致的風疹;濕疹;疥癬;黃疸;濕熱痹。體外試驗表明,對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特別是對白色念珠菌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且有強心及清熱等功效。敗醬草辛、苦,微寒。歸胃、大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之功。本品辛散苦泄寒涼,既可清熱解毒,又可消癰排膿,且能活血止痛,故為治療腸癰腹痛的首選藥物。對多種病原菌及 病毒有抑制作用。常用于多種急性感染性疾病,也可水煎熏洗,或以鮮品搗爛外敷,特別對于治療鵝口瘡等疾患可獲滿意療效。也可治療毛囊炎、癤等化膿性皮膚病。黃柏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之功,體外試驗對多種病原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特別是有較強的抗真菌作用,尤其對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較強。對于治瘡癰,濕疹,濕瘡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尤其對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癰疽瘡毒,等疾病療效顯著。且有抗潰瘍、利尿、健胃、外用等作用。苦參苦、寒。入心、肝、胃、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祛風殺蟲及利尿之功,對于濕熱所致的黃疸、瀉痢有很好的療效,對于肺風毛躁等皮膚瘙癢癥、一些真菌性皮膚病、濕毒瘡瘍、口瘡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青黛咸,寒。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之功。可用于溫毒發斑、口瘡、痄腮等疾病,對于鵝念珠菌性口瘡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冰片辛、苦、微寒。入心、肝、脾、肺經。具有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之功,主要用治熱病神昏、喉痹、口瘡、癰腫等癥。本品苦寒,有清熱止痛、消腫之功,為五官科常用藥,外用有較強的抑菌作用,粘膜、皮下組織均易吸收,常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癥。陳醋酸,溫。入肝、胃經。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殺蟲的功效,有良好的抑菌和殺菌作用,能有效的預防一些傳染病,可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外用對皮膚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多用于一些癰疽瘡腫的治療,對于真菌感染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制霉菌素多烯類抗真菌藥,具廣譜抗真菌作用,對念珠菌屬的抗菌活性高。本品可與真菌細胞膜上的留醇相結合,致細胞膜通透性的改變,以致重要細胞內容物漏失而發揮抗真菌作用。上述藥物經有機組合,辯證配伍和相互輔佐,增強了該方清熱燥濕,解毒散瘀的功效,從而達到治愈雛鵝白色念珠菌病口腔病變的目的。特別是將藥物直接投向患鵝口腔病灶,從而直接發揮藥效。采用本專利技術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的制備方法制得的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具有成本低、制備容易,無毒副作用、且療效顯著。臨床實踐證明,該藥的治愈率96. 68%,有效率100%。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白鮮皮25份、敗醬草12份、黃柏18份、苦參12份、青黛12份、制霉菌素6份、冰片2份、陳醋70份。或為實施例2白鮮皮15份、敗醬草18份、黃柏12份、苦參18份、青黛8份、制霉菌素8份、冰片4份、陳醋50份。實施例3重量組份白鮮皮20份、敗醬草15份、黃柏15份、苦參15份、青黛10份、制霉菌素7份、冰片3份、陳醋60份。實施例4按實施例1、2或3配比稱重,將其中的中藥粉碎成細粉后,過120目篩后備用,將制霉菌素片碾成粉末加入生理鹽水,制備成5萬 10萬U / ml的水混懸液,和粉碎后備用的中藥混合,并加入陳醋,加`的過程中不斷的攪拌,使其藥物混合均勻,充分溶解成為膏劑,既得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中藥組合物膏劑。臨床療效試驗1.方法選發生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養殖場兩家,共挑選有口腔病變的雛鵝1287只雛鵝,年齡為3-4周齡。將發病雛鵝分為三組,分別為本專利技術組、制霉菌素組及碘甘油組。本專利技術組按實施例3配比稱重,將其中的中藥粉碎成細粉后,過120目篩后備用,將制霉菌素片碾成粉末加入生理鹽水,制備成5萬 10萬U / ml的水混懸液,和粉碎后備用的中藥混合,并加入陳醋,加的過程中不斷的攪拌,使其藥物混合均勻,充分溶解成為膏劑,既得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中藥組合物膏劑。直接用棉球蘸取藥液涂抹患鵝口腔潰瘍面。制霉菌素組是將制霉菌素片碾成粉末加入生理鹽水,制備成5萬 10萬U /ml的水混懸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它的重量組份為:白鮮皮15?25份、敗醬草12?18份、黃柏12?18份、苦參12?18份、青黛8?12份、制霉菌素6?8份、冰片2?4份、陳醋50?7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它的重量組份為白鮮皮15-25份、敗醬草12-18份、黃柏12-18份、苦參12-18份、青黛8_12份、制霉菌素6_8份、冰片2_4份、陳醋50-7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其特征在于,白鮮皮25份、敗醬草12份、黃柏18份、苦參12份、青黛12份、制霉菌素6份、冰片2份、陳醋 70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雛鵝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藥物,其特征在于,白鮮皮15份、敗醬草18份、黃柏12份、苦參18份、青黛8份、制霉菌素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溫偉,
申請(專利權)人:吉林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