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抗菌組合物。
技術介紹
目前,臨床在治療各種感染性創面時,所采用的常規治療方法是抗菌、消炎、清創。在治療過程中所用的外用藥物多為抗菌消炎藥。但這些藥物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臨床上常用的四環素軟膏、慶大霉素紗條、呋喃西林紗條等抗生素藥物,隨著其廣泛且大劑量的應用,使敏感菌對其產生相應抗藥性,故療效不佳,再加上抗生素類藥物只具有抗菌作用,并不能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和抑制創面滲出液的滲出,所以,一旦細菌出現抗藥性,創面的感染即可進一步惡化,從而造成遷延不愈的惡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第一部九O版)中收集的“紫草膏”(藥物組分為紫草500克、當歸150克、防風150克、地黃150克、白芷150克、乳香150克、沒藥150克)在治療中細菌雖不易產生抗藥性,但其抗菌消炎作用以及促進組織愈合的作用均較弱,故傷口的愈合期較長。天然產品雖然安全,但一般昂貴,對廣譜生物體如革蘭氏陰性和革蘭氏陽性細菌及真菌沒有殺生物效果。大多數天然產品在相對高濃度下僅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效,而對革蘭氏陰性細菌或真菌無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一種抗菌消炎作用強、并可促進組織愈合、縮短愈期的一種消炎、清創藥物組合物。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抗菌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組分組成,柴胡10-15克、乳香5-10克、沒藥2-5克、甘油1-5克、苯甲酸鈉7-16克、白芷3-7克、甘草2_5克、棉熏衣草油4_9克、半乳阿拉伯聚糖8-13克、3,4- 二羥基肉桂酸4-16克、紫草10-17克、黃芪5_8克、當歸7_14克、輕粉2-6克、乙醇4-8克。 將上述組合物按中草藥制劑中常規的提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抗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組分組成,柴胡10?15克、乳香5?10克、沒藥2?5克、甘油1?5克、苯甲酸鈉7?16克、白芷3?7克、甘草2?5克、棉熏衣草油4?9克、半乳阿拉伯聚糖8?13克、3,4?二羥基肉桂酸4?16克、紫草10?17克、黃芪5?8克、當歸7?14克、輕粉2?6克、乙醇4?8克。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抗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組分組成,柴胡10-15克、乳香5-10克、沒藥2-5克、甘油1-5克、苯甲酸鈉7-16克、白芷3-7克、甘草2_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云鵬,關穎,宋玉東,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研博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