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富活性鈣馬骨蛋白粉及其制備方法,生馬骨破碎,烘干;正己烷為脫脂試劑,料液比1∶3g/mL-1∶5g/mL,脫脂40℃-45℃,8-10h,經粉碎過篩;選擇堿性蛋白酶,酶解45℃-55℃,骨粉濃度8%-10%,pH9,加酶量5000U/g-6000U/g,3h-5h,90℃,10min滅酶冷卻,4000r/min-6000r/min離心,過濾;沉淀骨渣,50℃干燥,850℃-900℃煅燒2h-3h,乙醇活化110℃-120℃,按1∶4g/mL-1∶6g/mL;將馬骨酶解上清液與活化的鈣混合、均質、干燥制富活性鈣馬骨蛋白粉。制備的活性鈣馬骨蛋白粉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馬骨加工領域,具體的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高活性鈣的馬骨蛋白骨粉的制備工藝。
技術介紹
國外對畜禽骨下腳料加工利用已有70年歷史,發達國家特別是瑞典、丹麥、日本、美國等國對骨的開發利用一直比較活躍(Bhaskar et al.,2007)。葉明泉等(1999)報道,早在20世紀70年代,瑞典、丹麥等國就已開發出骨骼加工設備進行骨糊等產品的生產;80年代時,美國將骨開發成可溶性蛋白進行研究利用(趙霞和馬麗珍,2003);進入90年代,日本將骨開發成骨松、骨味汁、骨味素等系列產品,并將其加入湯類、調味品食品中進行使用(李志成等,1996) ;Opiacha et al. (1991)和 Surowka and Fik(1992,1994)對豬骨殘留物進行了研究,Pedersen et al. (1994)對肉骨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中均提出畜禽副產物可作為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另外,國外以畜禽骨胳為原料的酶解研究也有報道,許多國外學者如 Linder (1995,1997), Bhaskar et al. (2007), Liaset andEspe (2008), JamdarandHarikumar (2008)等提出酶解利用蛋白的效益較高,并能進一步提高蛋白質的功能和營養特性。Beak (1995)對小龍蝦副產物的酶法水解進行了研究。Benjakkul (1997年)研究了牙鱈魚廢棄物的酶解利用,將其廢棄物(包括魚頭、皮、骨、內臟和肌肉組織)絞碎,分別用中性和堿性蛋白酶水解,選擇了最優酶和最佳水解條件,所得產物蛋白質含量高(79. 97%),氨基酸組成與魚肌肉十分相近。Gi lbderg etal. (2002)用酶水解鱈魚骨蛋白以提高蛋白的乳化性。Morimura et al. (2002)通過酶水解家畜以及魚骨,對其中的膠原質進行了有效利用。Slizyte et al. (2005)對黑線鱈的副產物進行了酶解研究,優化了酶解產物的產量并對酶解產物中脂質和蛋白質片段的性質做出了研究。KIDA et al. (1995)對牛蹄和牛角進行了酶法水解的研究,以水解度為指標,得出了最佳酶解條件。Linder(1995,1997)還研究出了牛骨蛋白酶解物中含有大量的甘氨酸,脯氨酸及羥脯氨酸,蛋白經酶解后比酸堿水解的營養價值更高。我國是畜禽生產大國,每年可產出近兩干萬噸骨頭(夏秀芳,2007),但有近干萬噸的畜禽骨頭卻沒有得到合理開發利用,導致了龐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趙霞和馬麗珍,2003)。國內對骨的研究和生產加工起步較晚,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引進日本、丹麥等發達國家的肉制品生產先進技術,早期國內對骨的利用可分為全骨和骨骼提取利用。全骨利用就是對整骨進行加工利用,能最大化的利用骨蛋白及其他骨中的營養素。全骨加工的產品有骨泥、骨粉,可進一步加工成骨泥肉餅干、面條等。骨骼提取利用是指對骨中的營養素分別進行提取加工。骨骼提取加工的產品有骨油、明膠、動物水解蛋白及鈣磷制劑等(曹雁平,2001)。80年代末,甘肅天水解放軍572232廠成功研制出骨泥和骨粉加工設備(楊迎伍等,2002)。90年代,我國開始生產骨精、骨髓粉及骨明膠產品,用于食品添加劑、調味劑及強化劑領域。毛曉飛(2006)確定了利用畜禽鮮骨生產骨類天然調味品的新工藝及設備,并設計制作了用于畜禽鮮骨加工的大中型成套設備生產線。李瓊(2005)研究畜禽骨骼資源利用,將鮮骨開發成骨素,再以骨素為原料,通過一系列的生物化學合成制備肉味香料。近年來,許多學者開始致力于酶法水解骨蛋白的研究,進一步將畜禽骨骼食品的開發推入了一個嶄新的領域(趙霞和馬麗珍,2003)。趙利齊(2003)將價格低廉的雞骨架作為主要原料,研究了雞骨架經復合酶酶解后加工成功能性天然復合調味品-高鈣雞精的工藝路線。丁小燕(2006)以雞骨泥為原料,研制了雙酶水解制各動物水解蛋白并通過美拉德反應制備雞肉香精的生產工藝。何建君(1997)以小雜魚及鰱魚下腳料為原料,加酶分解蛋白質,并進行恒溫發酵,研制了淡水魚露。熊光權等人(1992)對鰱魚進行水解,他們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比較了對鰱魚的水解效果,證明胰蛋白酶水解效果好。趙玉紅等人(2001)用堿性蛋白酶對鏈魚下腳料進行了水解,探討了水解度對蛋白水解物的影響。余杰和陳美珍(2001年)運用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對酶解鰻魚頭的最適工藝條件進行了詳細研究,采用粉狀活性炭進行脫苦、脫色,并研制出一種味道鮮美的高級海鮮風味料。王朝旭等人(2001)進行了酶法水解骨蛋白最佳條件的研究。趙霞(2004)通過羊骨的酶解來開發多肽飲料。韓曉強等(2006)利用堿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動物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別在各自最適條件下對羊骨進行酶解,以抑菌性為指標,對7種酶作用下所得酶解產物的抑菌性進行評定,以選出水解最佳用酶。楊銘鐸等(2007)對豬骨酶解前的熱處理和超聲波預處理等前處理方法及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雙酶水解豬骨工藝進行了研究。酶水解法降解動物蛋白,反應溫和,能較好的保持原料的鮮味,且產生了大量呈味氨基酸和肽類,可與其他還原糖、含硫化合物等通過熱反應產生濃郁的肉香味,可進一步加工成肉味香料(陳能飛等,2007)。新疆是位于我國的最西部,是羊、馬為主畜禽養殖、消費大區。伊犁又是天馬的故鄉,有著悠久的養馬歷史和得天獨厚的適宜發展馬產業的自然生態條件。目前,現有實際只集中于馬肉、馬尿類的消費、生產,大量的馬骨骼廢棄得不到充分利用,既浪費了這種營養成分豐富且比例合理的資源,又在骨處理的問題上污染了環境,帶來一定的環境壓力;同時,部分人長期嚴重缺鈣,卻一直找不到經濟有效的鈣源補充。因此,大力開發具有不同功能特點的高端保健類食品,提高各民族身體素質是至關重要,并且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實現充分利用馬骨資源,提升馬骨利用價值,開發利用馬骨蛋白資源具有現實的意義和價值。
技術實現思路
目前針對現有技術中未見關于馬骨蛋白提取和馬骨加工利用的技術現狀。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利用酶解及活化處理生產富含高活性鈣的蛋白粉,制備的骨粉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營養功能和生理活性,符合當前天然、營養、安全、健康的消費趨勢。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通過將生馬骨粉經過預處理,得到脫脂馬骨粉,通過酶解技術獲得酶解蛋白上清液,同時將獲得的骨渣進行煅燒,活化,得到活性鈣,最后將水解后的蛋白水解液和活性鈣均質,冷凍干燥,制備富活性鈣的馬骨蛋白粉。本專利技術具體提供一種富活性鈣馬骨蛋白粉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如下(I)制備脫脂馬骨粉,完成生馬骨前處理;(2)采用堿性蛋白酶酶解馬骨粉,獲得水解液,備用;(3)骨渣通過高溫煅燒,乙醇活化,制得活性鈣;(4)將水解蛋白液與活性鈣混合后均質,冷凍干燥獲得活性鈣馬骨蛋白粉。進一步,本專利技術詳細提供了富活性鈣馬骨蛋白粉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方法步驟如下(I)經去肉的生馬骨,破碎至10cm,浸泡去血,50°C烘干,獲得塊狀馬骨;(2)制備脫脂馬骨以正己烷為脫脂試劑,總蛋白質含量為指標,選擇塊狀馬骨與正己烷的料液比1: 3g/mL至1: 5g/m L,脫脂溫度40°C _45°C,脫脂時間8_10h,獲得脫脂馬骨;(3)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富活性鈣馬骨蛋白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制備方法步驟如下:(1)經去肉后的生馬骨,破碎至10cm,浸泡去血,50℃烘干,獲得塊狀馬骨;(2)制備脫脂馬骨:以正己烷為脫脂試劑,總蛋白質含量為指標,選擇塊狀馬骨與正己烷的料液比1∶3g/mL至1∶5g/mL,脫脂溫度40℃~45℃,脫脂時間8~10h,獲得脫脂馬骨;(3)馬骨粉水解液的制備:將上述步驟(2)制備的脫脂馬骨經過粉碎,120目過篩;選擇堿性蛋白酶,酶解溫度45℃~55℃,骨粉水溶液的濃度按m/m計為8%?10%,酶解pH值為9,加酶量5000U/g~6000U/g,酶解時間3h~5h,酶解后90℃,10min滅酶,冷卻,4000r/min~6000r/min離心,過濾,上清液即為可溶性馬骨粉酶解液;(4)富鈣蛋白粉的制備:將上述步驟(3)制備的馬骨粉酶解液經過濾得骨渣,50℃干燥,850℃~900℃煅燒2h~3h,乙醇活化溫度為110℃~120℃,活化時間1h~2h,骨粉與酒精比例為1∶4g/mL至1∶6g/mL;制備獲得活性鈣;將馬骨酶解上清液與活化后的鈣混合,膠體磨均質,冷阱溫度控制在?40℃,真空度≤20Pa進行冷凍干燥;包裝,制得富活性鈣馬骨蛋白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富活性鈣馬骨蛋白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制備方法步驟如下(1)經去肉后的生馬骨,破碎至10cm,浸泡去血,50°C烘干,獲得塊狀馬骨;(2)制備脫脂馬骨以正己烷為脫脂試劑,總蛋白質含量為指標,選擇塊狀馬骨與正己烷的料液比1: 3g/mL至1: 5g/mL,脫脂溫度40°C 45°C,脫脂時間8 10h,獲得脫脂馬骨;(3)馬骨粉水解液的制備將上述步驟(2)制備的脫脂馬骨經過粉碎,120目過篩;選擇堿性蛋白酶,酶解溫度45°C 55°C,骨粉水溶液的濃度按m/m計為8% -10%,酶解pH值為9,加酶量5000U/g 6000U/g,酶解時間3h 5h,酶解后90°C,IOmin滅酶,冷卻,4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海燕,秦娜娜,侯偉偉,
申請(專利權)人:新疆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