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耐熱肉牛的選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1)通過雜交獲得婆墨云雜交牛;(2)對所述婆墨云雜交牛母牛進行卵母細胞采集;(3)利用操作(2)中采集的卵母細胞和所述婆墨云雜交牛公牛的精子進行體外胚胎生產,得到牛胚胎;(4)將所述牛胚胎移植進入婆墨云及其它黃母牛體內,經發育成熟后生產。經過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選育出的肉牛不僅耐熱抗蜱,而且生長快,繁殖率高,適應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動物育種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耐熱肉牛的育種方法。
技術介紹
耐熱肉牛是指能夠在熱帶、亞熱帶氣候下飼養的肉牛。例如,云南黃牛,其適應性較強,在熱帶、亞熱帶氣候下均能良好生長。但是云南黃牛個體小、產肉量低和育肥性能差,不適應現代市場需求的標準。為此,云南省曾先后從國外引入西門塔爾牛、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婆羅門牛、沙希華牛、短角牛、墨累灰牛等體型較大,產肉率較高的肉牛品種。但不同的肉牛品種是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培育形成的,其生產性能和對環境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上述引進的肉牛在引進后由于生長環境的改變,分別存在繁殖率不高、生長不迅速,難以適應云南省所處的熱帶亞熱帶氣候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通過該選育方法獲得的肉牛耐熱抗蜱、產肉率高且適應性較強。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以下操作(I)通過雜交獲得婆墨云雜交牛;(2)對所述婆墨云雜交牛母牛進行卵母細胞采集;(3)利用操作(2)中采集的卵母細胞和所述婆墨云雜交牛公牛的精子進行體外胚胎生產,得到牛胚胎; (4)將所述牛胚胎移植進入婆墨云牛及其它黃母牛體內,經發育成熟后生產。經過本專利技術方法選育出的肉牛耐熱抗蜱的,生長迅速,繁殖率高,適應性強,且產肉性能好,肌肉間脂肪分布均勻,肉質細嫩,口感好。附圖說明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耐熱肉牛選育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以及圖2為本專利技術耐熱肉牛選育方法中體外胚胎生產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包括以下操作(I)通過雜交獲得婆墨云雜交牛;(2)對所述婆墨云雜交牛母牛進行卵母細胞采集;(3)利用操作(2)中采集的卵母細胞和所述婆墨云雜交牛公牛的精子進行體外胚胎生產,得到牛胚胎;(4)將所述牛胚胎移植進入婆墨云牛及其它黃母牛體內,經發育成熟后生產。圖1示出了本專利技術耐熱肉牛選育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首先通過雜交手段,獲得婆墨云雜交牛品種;接著對所述婆墨云雜交牛母牛進行卵母細胞采集;然后利用采集的卵母細胞與所述婆墨云雜交牛公牛的精子進行體外胚胎生產,得到牛胚胎;所述牛胎盤培育一定時間后,將其移植進入婆墨云雜牛及其它黃母牛體內,在母牛體內經發育成熟后生產,得到的牛即為耐熱肉牛。所述婆墨云雜交牛是指婆羅門牛、墨累灰牛和云南黃牛的雜交品種牛。可以以婆羅門牛為父本,墨云雜交牛為母本進行雜交得到婆墨云雜交牛,也可以以婆墨雜交牛為父本,婆云雜交牛為母本進行雜交得到婆墨云雜交牛。上述墨云雜交牛是指墨累灰牛和云南黃牛雜交得到的雜交品種牛,婆云雜交牛是指婆羅門牛和云南黃牛雜交得到的雜交品種牛O婆羅門牛是由四種印度瘤牛和一些純種英國牛雜交培育而成的肉牛品種,是適于熱帶、亞熱帶飼養的優良肉牛品種,耐熱、抗焦蟲病及抗體內寄生蟲病的能力較強,而且其出肉率高,胴體品質好。據研究資料表明,普通黃牛主要導入50%婆羅門牛血液其后代就能充分體現婆羅門牛的品種特征。婆羅門牛與血緣較遠的普通牛品種間有較好的雜種優勢,尤其在貧瘠、干旱地區條件下,婆羅門牛的生產性能遠遠超過其它品種牛,它們在極端高溫下仍然具備繁殖后代的能力。云南省南部和中部地區屬熱帶亞熱帶氣候類型,比較適于引入婆羅門牛進行雜交改良。因此,本專利技術以婆羅門牛、墨累灰牛與云南黃牛進行雜交,經優選,獲得耐熱抗蜱,繁殖能力高且適應性強的婆墨云雜交牛,并利用現代胚胎工程技術進行選育,以建立耐熱肉牛快速擴繁技術體系。本專利技術所述選育方法中,在對婆墨云雜交牛母牛進行卵母細胞采集時,優選采用活體采卵方法。活體采卵能有效地克服用屠宰卵巢采卵的諸多不足,如從卵巢采集到運至實驗室的時間難以確定以及供體的遺傳背景資料不清楚等。同時,這種方法可對幼齡牛、老齡牛、妊娠牛和繁殖障礙牛進行活體采卵,每周可采卵1-2次,而且,重復采卵對母牛生殖機能和健康不會造成不良影響。活體采卵技術與體外受精等技術結合,可極大地提高優良母牛的利用率,生產系譜齊全、遺傳背景清楚的胚胎及其后代。采集卵母細胞時,選擇年齡3-10歲,健康、中等膘情、體重380_480kg,產后60d以上,性周期正常、經直腸檢查或B超檢查表明卵巢形態和機能正常的經產母牛作為采集對象。采集頻率可以為每周一次、每周兩次或不定期采集。在采集前,可以對母牛注射卵泡刺激素(FSH),以提高采集的卵子數量。采集完卵母細胞后,可以根據卵丘覆蓋度,卵細胞質均勻度對卵母細胞等級進行評價,分為四級1級卵母細胞質色澤均勻,卵母細胞周圍包圍> 4層卵丘細胞,卵丘-卵母細胞復合體(COCs)完整;11級卵母細胞質色澤均勻、卵母細胞周圍包圍3層卵丘細胞,COCs完整;111級卵母細胞質色澤基本均勻、卵母細胞周圍包圍1-2層卵丘細胞,COCs基本完整;IV級卵母細胞質色澤基本均勻,卵丘細胞 擴散或半裸、裸卵和閉鎖卵。可以選擇1、I1、III級及IV級卵質較好的半裸、裸卵用于后續的成熟培養,以提高成熟卵子的質量。本專利技術所述選育方法中,所述體外胚胎生產過程包括對操作(2)中采集的卵母細胞進行體外成熟培養,得到成熟卵母細胞;采用婆莫云雜交牛公牛的精子對所述成熟卵母細胞進行體外受精,得到受精卵;將受精卵進行體外培養。圖2示出體外胚胎生產的流程示意圖。如圖2所示,體外胚胎生產包括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體外受精和受精卵體外培養。本專利技術中,采用微滴培養法對卵母細胞進行成熟培養。例如,在培養皿中做成多個100 μ I的成熟培養液的微滴,在每個微滴中放入20-30枚卵母細胞,覆蓋石蠟油,然后置于38. 5°C、95%空氣、5% CO2、飽和濕度條件的培養箱中培養18-24h,優選為培養20-22h。經成熟培養的卵母細胞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形態判斷其是否成熟。以細胞質均勻、沒有空泡、其周圍的卵丘細胞發生擴展,去掉卵丘細胞后可見到位于卵周間隙的第一極體為成熟標志,或者通過染色后觀察到第一極體排出者為成熟。卵母細胞經培養成熟后,對其進行體外受精以獲得受精卵。在本專利技術中,將培養成熟后的卵母細胞經洗滌3次后放入100 μ I的精子培養液微滴中,每微滴中放入15-20枚卵母細胞,在5% C02、95%空氣、38. 5°C的飽和濕度條件的培養箱內培養5-20h。培養結束后,精卵有效結合,形成受精卵。所述培養時間優選為5-10h,這樣不僅提高體外受精效果,還可以最大程度地縮短體外胚胎生產過程。獲得受精卵后,對其進行體外培養,S卩,將受精卵放入發育培養液中之后置于培養箱中培養7-8d,培養條件為38. 5°C、95%空氣、5% CO2、飽和濕度。分別在第3天和第7天統計卵裂數和囊胚數。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胚胎形態,按國際胚胎移植學會描述的胚胎分級標準分級,選擇質量好的早期囊胚和囊胚供移植。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體外培養過程中,采用的發育培養液是含5%胎牛血清(FCS)的合成輸卵管液(SOF)和含5% FCS的CRlaa培養液。經過本專利技術所述選育方法獲得的肉牛具有耐熱抗蜱,繁殖性能高且適應性強的特點。該耐熱肉牛體型細致緊湊,各部結合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耐熱肉牛的選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1)通過雜交選育獲得婆墨云雜交牛;(2)對所述婆墨云雜交牛母牛進行卵母細胞采集;(3)利用操作(2)中采集的卵母細胞和所述婆墨云雜交牛公牛的精子進行體外胚胎生產,得到牛胚胎;(4)將所述牛胚胎移植進入婆墨云及其它黃母牛體內,經發育成熟后生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耐熱肉牛的選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通過雜交選育獲得婆墨云雜交牛; (2)對所述婆墨云雜交牛母牛進行卵母細胞采集; (3)利用操作(2)中采集的卵母細胞和所述婆墨云雜交牛公牛的精子進行體外胚胎生產,得到牛胚胎; (4)將所述牛胚胎移植進入婆墨云及其它黃母牛體內,經發育成熟后生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I)中,婆墨云牛是以婆羅門牛為父本,墨云雜交牛為母本進行雜交得到的。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I)中,婆墨云雜交牛是以婆墨雜交牛為父本,婆云雜交牛為母本進行雜交得到的。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2)中,采用活體采卵方法對所述婆墨云雜交牛母牛進行卵母細胞采集。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體外胚胎生產過程包括對操作(2)中采集的卵母細胞進行體外成熟培養,得到成熟卵母細胞;采用婆墨云雜交牛公牛的精子對所述成熟卵母細胞進行體外受精,得到受精卵;將受精卵進行體外培養。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必志,楊國榮,王安奎,袁希平,張繼才,和占星,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