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營養塊人參栽培方法是以營養塊為基質,同時利用大棚人工創造一個人參生長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每年可延長人參生長期兩個月,使人參三年半即可作貨。大棚營養塊人參栽培模式可實現人參育苗與栽培一步完成,在節約大量的林地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同時,大幅提高人參的產量和質量。該項人參栽培新技術可在非林地上大規模推廣,可有效解決林地及農田地栽參不能重茬和連作的瓶頸問題,有利于人參規范化、標準化栽培與新品種選育,降低人參非生理性病害,消除早春的緩陽凍和氣溫大幅度波動對人參生長不利影響。該技術符合國內外藥用植物種植業及設施農業生產的發展方向,是人參栽培上的一次技術革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植物栽培方法,具體涉及。該方法是以營養塊為基質,同時利用大棚人工創造一個人參生長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人參育苗與栽培一步完成,是一種生態平衡參業新模式。技術背景人參屬于五加科人參屬,為雙子葉多年生宿根陰性草本植物。人工栽培的人參稱為園參(又名家參)。人參生長受到嚴格的地理位置限制,隨著氣候的變化,人參是一直北移的典型植物,從古代上黨(今山西省長治市一帶),到遼東,再移至到今天的長白山區。目前山參大致分布在北緯40° 48。,東經117° 134°范圍內的山林地帶。栽培人參區域主要以吉林省東部的長白山地區為主,人參產業已成為吉林省一些地區的支柱產業,對吉林省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國人參栽培沿用傳統伐林栽參(新林土栽參)、參后還林的栽培方式,加上參地多位于交通不便山中,傳統人參栽培模式浪費了大量的林地資源和人力資源,增加了人參生產成本,限制了優質人參的產量和質量。此外,人參和其他宿根植物一樣,忌地性很強,不能重茬,不能連作。人參連作、輪作會出現嚴重病害,燒須、爛根嚴重。傳統的人參栽培方式雖然產量較高,卻嚴重破壞了林區、山區的生態環境,綜合效益并不高。韓國、日本、 加拿大、美國等人參、西洋參生產國采用的農田栽參對生態沒有破壞,缺點是產量低,病害嚴重;農田地改良成本高,周期長;且農田栽參同樣存在不能重茬和連作問題。人參栽培,從板棚、油租紙棚到塑料拱棚,隨著栽培人參的森林土壤枯竭,人參栽培向林下參和設施化人參栽培方向發展。設施化人參栽培是指大棚、日光溫室栽培人參。管理方式與拱棚式栽培管理方式截然不同。大棚作為克服多邊氣候的一種手段,能夠有效避免自然災害、有效地延長作物生育期,改善作物生長環境,大幅提高產量和質量,保證產品按期上市或交貨,具有風險低、收入穩定等優點。設施栽培技術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加收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吉林省很多地區采用農田遮蔭棚下栽參的方法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這種方法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多,有時由于早春的緩陽凍和氣溫的大幅度波動等問題,造成凍害和蟲害,不能適應人參種植現代化的要求。建立利用農業設施的人參栽培方法一大棚營養塊栽培,能滿足人參對生產環境的嚴格要求,提高人參質量和產量,可在非林地上大面積推廣使用。由于人參具有休眠的特點,在東北地區冬季可以不加溫的條件下使人參安全越冬,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東北師范大學功能材料化學研究所根據人參生長需要,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可降解淀粉基強吸水材料添加到混配原料中,研制成一種壓縮式人參專用育苗營養塊 (ZL201010164887. X),不僅滿足了人參苗期生長所需用的各種營養成份,而且能夠有效預防人參苗期的各種病害。該營養塊為一直徑5. O厘米,高度6. O厘米的圓柱體,采用的基質, 以發酵好的牲畜糞便、桔桿、泥炭(草炭)為主要原料,科學摻入人參生長所需用的中微量元素,具有便于運輸、具有使用簡單,相對伐林栽參成本低,產量高等優點。我國是世界上人參栽培`面積最大的國家,實行科學的種植方法既能保護好森林資源,又有利于人參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近年來人參種植中的參林用地矛盾越發尖銳,人參生產用地短缺問題日漸突出。2012年我國正式批準人參(人工種植)為新資源食品,對于人參巨大的市場需求促使我們采用新式人參栽培技術,實現人參規范化、標準化種植,提高人參產量與質量,降低農殘,是中國人參產業可持續化發展必由之路。大棚營養塊人參栽培模式可以實現人參工廠化育苗,人參育苗與栽培一步完成, 保證人參質量和產量的穩定性和可控性,3年半即可做貨,相比傳統園參栽培模式縮短人參栽培周期2年,為參農帶來可觀經濟效益。該項人參栽培新技術可在非林地上大規模推廣, 能夠為國家節約大量林地和人力資源,不但可以實現人參規范化、標準化栽培,而且可有效解決林地及農田栽參不能重茬和連作的瓶頸問題,符合國內外藥用植物種植業及設施農業生產的發展方向,推廣應用前景廣闊,是人參栽培上的一次技術革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傳統伐林栽參和農田栽參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規范化、標準化大棚營養塊人參栽培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I)土地選擇與處理;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排水良好,沒有土壤傳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對土壤表土深翻,進行土壤消毒。(2)大棚建設及附屬設施;大棚選擇適當高度,安裝蓄水池,在棚內安裝通風、遮陽、調濕、降溫系統,機械噴霧打藥設備。(3)基底土處理與作畦1:基底土配制向粉碎后的草炭中加入適量生石灰,混合物PH數值調在6. 2-6. 8。風干稻草粉碎至1-2厘米;將泥炭、稻草,其中泥炭所占質量百分數為50%-70%,攪拌混合均勻, 密閉發酵,物料發酵水分為30-45%,發酵溫度25°C,濕度80%,發酵時間15-30天,發酵好的混合物再經烘干過篩后放于通風干燥處待用。f作畦基底土作成寬150-200厘米,長1000-1500厘米,高10-20厘米,床與床間作業道寬度30-40厘米,作業道鋪設30-60目消毒河沙,畦床上均勻敷在10-15厘米厚的粉碎并發酵后的稻草與泥炭混合物。(4)人參栽培專用營養塊的使用;1:在基底土上整齊擺放人參育苗專用營養塊,塊間距1-2厘米,按照5X5 —組方式擺放,組間距8-10厘米,每平方米擺放200-300塊。%營養塊上先噴一遍小水,致使表面濕潤,再用小水流從參床邊緣灌水使水淹沒營養塊體,直到營養塊完全吸足吸透水,疏松膨脹,無硬芯。 -1.大棚規格為8米寬,長100米,大棚內規劃四條寬150厘米參串,參串間距40厘米。(5)點籽I在營養塊的預置孔穴內點入經過催芽處理后的人參種子,每塊點籽1-2粒 %'然后覆蓋2-3厘米厚處理過的基底土。1點籽時間在3月I日-4月I日。(£營養塊基底土覆蓋后,用噴壺將覆蓋土潤濕。(6)水分管理灌溉水質滿足GB5084 二級標準,灌溉水溫要保持在在15-20°C,若水溫低于15°C,需采用加溫措施。用靜置2日以上水進行澆灌。(7)病蟲害防治1.在通風口和入口如安裝防蟲網進行害蟲防治。f打藥,8-10天打藥一次,優選低殘、高效生物殺菌農藥。(8)扣棚與撤棚I扣棚時間在2月20- 3月15日間。f每年室外最高溫度連續3日低于零度即撤棚。f撤棚前做好防寒準備,在畦面上覆蓋厚度為4-8厘米厚稻草簾來防寒。第二年 2月20日后清理凈參串內積雪并苫棚封閉,注意觀測地溫和棚溫,待地溫達到5°C時可以撤掉稻草簾。棚內地溫達到10°C即可進行人參點籽。(9)棚膜和遮陰網規格2采用透光率80-85%、厚度O. 08-0. 12厘米人參專用藍色無滴棚膜。f 6月下旬至8月上旬覆蓋透光率30%遮陰網,立秋后短期回熱天氣適當延長遮陰網覆蓋時間。( 10)大棚溫度與濕度管理X棚內溫度高于27°C時開啟棚內通風降溫設備。2:扣棚后,待人參開始出苗時,棚內溫度保持在18-25°C,溫度高于30°C就要揭棚通風降溫,調溫時要循序漸進。I控制大棚濕度在70%_80%。(11)移栽:+1: —年苗期后,第二年5月下旬將育苗棚按照每串橫縱各移一留一苗,保留25%參苗繼續栽培。Z確保移栽不散塊,移栽前要澆水一次,帶塊碼放到塑料箱中并移栽至基底土上;亦可在9月下旬開始移栽。本專利技術的主要優點是1 、可在非林地上大規模推廣,節約大量森林資源只要地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棚營養塊人參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具體步驟如下:?(1)土地選擇與處理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排水良好,沒有土壤傳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對土壤表土深翻,進行土壤消毒;(2)大棚建設及附屬設施大棚選擇適當高度,安裝蓄水池,在棚內安裝通風、遮陽、調濕、降溫系統,機械噴霧打藥設備;(3)基底土處理與作畦基底土配制:向粉碎后的草炭中加入適量生石灰,使混合物pH數值調在6.2?6.8,風干稻草粉碎至1?2厘米;將泥炭和稻草,其中泥炭所占質量百分數為50%?70%,攪拌混合均勻,密閉發酵,物料發酵水分為30?45%,發酵溫度25℃,?濕度80%,發酵時間15?30天,發酵好的混合物再經烘干過篩后放于通風干燥處待用;作畦:基底土作成寬150?200厘米,長1000?1500厘米,高10?20厘米,?床與床間作業道寬度30?40厘米,畦床上均勻敷在10?15厘米厚的粉碎并發酵后的稻草與泥炭混合物;(4)人參栽培專用營養塊的使用在基底土上整齊擺放人參育苗專用營養塊,塊間距1?2厘米,?按照5×5一組方式擺放,組間距8?10厘米,每平方米擺放200?300塊;營養塊上先噴一遍小水,致使表面濕潤,再用小水流從參床邊緣灌水使水淹沒營養塊體,直到營養塊完全吸足吸透水,疏松膨脹,無硬芯;大棚規格為8米寬,長100米,?大棚內規劃四條寬150厘米參串,參串間距40厘米;(5)點籽??在營養塊的預置孔穴內點入經過催芽處理后的人參種子,每塊點籽1?2粒;然后覆蓋2?3厘米厚處理過的基底土;點籽時間在3月1日?4月1日;營養塊基底土覆蓋后,用噴壺將覆蓋土潤濕;(6)水分管理灌溉水質滿足GB5084二級標準,灌溉水溫要保持在在15?20℃,若水溫低于15℃,需采用加溫措施,用靜置2日以上水進行澆灌;?(7)病蟲害防治在通風口和入口如安裝防蟲網進行害蟲防治;打藥,8?10天打藥一次,優選低殘、高效生物殺菌農藥;(8)扣棚與撤棚扣棚時間在2月20??3月15日間;每年室外最高溫度連續3日低于零度即撤棚;撤棚前做好防寒準備,在畦面上覆蓋厚度為4?8厘米厚稻草簾來防寒,第二年2月20日后清理凈參串內積雪并苫棚封閉,待地溫達到5℃時可以撤掉稻草簾,棚內地溫達到10℃即可進行人參點籽;(9)棚膜和遮陰網規格采用透光率80?85%、厚度0.08?0.12厘米人參專用藍色無滴棚膜;6月下旬至8月上旬覆蓋透光率30%遮陰網,立秋后短期回熱天氣適當延長遮陰網覆蓋時間;(10)大棚溫度與濕度管理棚內溫度高于27℃時開啟棚內通風降溫設備;??扣棚后,待人參開始出苗時,棚內溫度保持在18?25℃,溫度高于30℃就要揭棚通風降溫,調溫時要循序漸進;控制大棚濕度在70%?80%;(11)移栽一年苗期后,第二年5月下旬將育苗棚按照每串橫縱各移一留一苗,保留25%?參苗繼續栽培。350216dest_path_image001.jpg,205040dest_path_image002.jpg,984777dest_path_image001.jpg,317669dest_path_image002.jpg,132041dest_path_image003.jpg,892187dest_path_image001.jpg,159220dest_path_image002.jpg,358120dest_path_image003.jpg,469077dest_path_image004.jpg,462441dest_path_image001.jpg,154453dest_path_image002.jpg,891465dest_path_image001.jpg,352533dest_path_image002.jpg,782378dest_path_image003.jpg,24003dest_path_image001.jpg,236810dest_path_image002.jpg,880281dest_path_image001.jpg,651665dest_path_image002.jpg,380587dest_path_image003.jpg...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棚營養塊人參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具體步驟如下(1)土地選擇與處理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排水良好,沒有土壤傳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對土壤表土深翻,進行土壤消毒;(2)大棚建設及附屬設施大棚選擇適當高度,安裝蓄水池,在棚內安裝通風、遮陽、調濕、降溫系統,機械噴霧打藥設備;(3)基底土處理與作畦X基底土配制向粉碎后的草炭中加入適量生石灰,使混合物PH數值調在6. 2-6. 8,風干稻草粉碎至1-2厘米;將泥炭和稻草,其中泥炭所占質量百分數為50%-70%,攪拌混合均勻,密閉發酵,物料發酵水分為30-45%,發酵溫度25°C,濕度80%,發酵時間15-30天,發酵好的混合物再經烘干過篩后放于通風干燥處待用;S作畦基底土作成寬150-200厘米,長1000-1500厘米,高10-20厘米,床與床間作業道寬度30-40厘米,畦床上均勻敷在10-15厘米厚的粉碎并發酵后的稻草與泥炭混合物;(4)人參栽培專用營養塊的使用:1在基底土上整齊擺放人參育苗專用營養塊,塊間距1-2厘米,按照5X5 —組方式擺放,組間距8-10厘米,每平方米擺放200-300塊;I營養塊上先噴一遍小水,致使表面濕潤,再用小水流從參床邊緣灌水使水淹沒營養塊體,直到營養塊完全吸足吸透水,疏松膨脹,無硬芯;$大棚規格為8米寬,長100米,大棚內規劃四條寬150厘米參串,參串間距40厘米;(5)點籽X在營養塊的預置孔穴內點入經過催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忠民,趙亮,劉曉明,李光哲,李鹿,
申請(專利權)人:東北師范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