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水處理
,涉及一種復合生物濾池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在中水的處理過程中,生物濾池被廣泛使用,它可以處理存在于中水中的有機物,但傳統的生物濾池存在著易堵塞、處理效率低、穩定性差等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傳統生物濾池存在著易堵塞、處理效率低、穩定性差等不足,提供一種具有結構簡單、處理效率高、穩定性高、運行費用低和占地小等多方面優點的復合生物濾池結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復合生物濾池結構,包括池體、進水口、濾床、濾料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池體的頂端,中水從進水口進入池體中,所述的濾床設置在池體的內部,其底角設置為弧形結構,提高了過濾速度,并避免了堵塞,所述的濾料設置在濾床內,濾料采用復合濾料,不僅克服了傳統生物濾池易堵塞等缺點,還極大地提高了反應器的處理效率和穩定性,處理效果好,效率高,所述的出水口設置在池體的底端,經過濾處理的中水從出水口進入下道中水處理工序。所述的池體設置為分層框架式結構。所述的濾床設置為多層結構,數量為8-12層。所述的濾料由火 山巖生物填料以及陶粒、除磷填料混合制作而成。有益效果本技術采用了分層框架式結構和復合濾料,不僅克服了傳統生物濾池易堵塞等缺陷,還極大地提高了復合生物濾池的處理效率和穩定性,使用效果好,結構簡單,節約了建造成本。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池體、2.進水口、3.濾床、4.濾料、5.出水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做詳細描述。一種復合生物濾池結構,包括池體1、進水口 2、濾床3、濾料4和出水口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復合生物濾池結構,包括池體(1)、進水口(2)、濾床(3)、濾料(4)和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口(2)設置在池體(1)的頂端,所述的濾床(3)設置在池體(1)的內部,所述的濾料(4)設置在濾床(3)內,所述的出水口(5)設置在池體(1)的底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復合生物濾池結構,包括池體(I)、進水口(2)、濾床(3)、濾料(4)和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口(2)設置在池體(I)的頂端,所述的濾床(3)設置在池體(I)的內部,所述的濾料⑷設置在濾床⑶內,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錫文,張聯合,汪錫武,徐祖斌,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魯班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