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隨著1999年物聯網的概念的提出,與物聯網的相關技術已經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且發展非常迅速。本產品其組成包括:殼體(1),所述的殼體內裝有微處理器(2),所述的微處理器同時連接以太網接口(3)、液晶顯示裝置(4)、帶有芯片的無線傳輸器(5)、鍵盤接口(6)和閃存卡讀取裝置(7),所述的以太網接口連接總線協議與管理系統的服務器(8)。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用于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1999年物聯網的概念 的提出,與物聯網的相關技術已經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且發展非常迅速。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監測、食品溯源、敵情偵查和情報搜集等多個領域。傳感網是物聯網諸多相關技術中較關鍵的技術。《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年)》和“新一代寬帶移動無線通信網”重大專項中均將傳感網列入重點研究領域。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是傳感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本世紀初新興的,低速率信息交互的無線通信技術,適合在惡劣的工業現場環境使用,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超低能耗、實時通信等技術特征。隨著工業無線技術進入工業自動化領域,各級制造廠商及終端用戶開始把無線技術引入市場,進行更深入的監視和控制整個物理世界。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基于短程無線通信IEEE 802. 15. 4標準,使用符合中國無委會規定的自由頻帶,解決工廠環境下遍布的各種大型器械、金屬管道等對無線信號的反射、散射造成的多徑效應,以及馬達、器械運轉時產生電磁噪聲對無線通信的干擾,提供能夠滿足工業應用需求的高可靠、實時無線通信服務。將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應用于監測領域,其在監測準確度和監測靈活性等方面都具有傳統監控手段難以比擬的優勢,不僅可以提供更大的靈活性、流動性、省去花在綜合布線上的費用和精力,而且通過自適應的組網和無線通信技術使得整個無線傳感器節點之間通過分布式協作,實現統計采樣、數據融合、查詢式監控和動態功能升級等先進的監測措施。現有監測系架構在監測現場的數據采集到傳輸還是采用有線的例傳輸到監控中心,這種以現場工業總線為基礎的采集傳輸系統在系統擴展性、布線復雜度、維護方便性上都有不足之處。OPC 全稱是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OLE) for Process Control,它的出現為基于Windows的應用程序和現場過程控制應用建立了橋梁。在過去,為了存取現場設備的數據信息,每一個應用軟件開發商都需要編寫專用的接口函數。由于現場設備的種類繁多,且產品的不斷升級,往往給用戶和軟件開發商帶來了巨大的工作負擔。通常這樣也不能滿足工作的實際需要,系統集成商和開發商急切需要一種具有高效性、可靠性、開放性、可互操作性的即插即用的設備驅動程序。在這種情況下,OPC標準應運而生。OPC標準以微軟公司的OLE技術為基礎,它的制定是通過提供一套標準的0LE/C0M接口完成的,在OPC技術中使用的是OLE 2技術,OLE標準允許多臺微機之間交換文檔、圖形等對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線傳感器網絡和遠程管理系統方便連接的中間協議轉換裝置,無線傳感器網絡針對通信距離幾百米至幾公里、傳輸速率低于250kbps、單個節點功耗小于IOmW的雙向無線監測,使系統更加靈活,節省成本的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ー種可用于エ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其組成包括殼體,所述的殼體內裝有微處理器,所述的微處理器同時連接以太網接ロ、液晶顯示裝置、帶有芯片的無線傳輸器、鍵盤接口和閃存卡讀取裝置,所述的以太網接ロ連接總線協議與管理系統的服務器。所述的可用于エ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所述的微處理器包括第一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和第二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所述的第一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連接所述的第二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所述的第二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連接所述的無線傳輸器,所述的第一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所述的可用于エ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由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所述的鍵盤接ロ、所述的閃存卡讀取裝置構成無線網關。所述的可用于エ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所述的微處理器包括以太網控制接ロ,所述的以太網控制接ロ連接芯片。有益效果1.本技術以太網則針對エ業的特殊需要,設計標準的Modbus TCP協議,通過該協議以及管理中心機器上的OPC服務器,可以提供標準的控制接ロ。2.本技術可用于エ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無線數據傳輸器基于短程無線通信標準,可用于エ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通過以太網與上位機相連,通過ModeBus協議與上位機的OPC服務器通信,這樣,現在流行的組態軟件都可以很方便的與無線基站通信,増加了系統的通用性。3.本技術可用于エ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采用流行的短程無線通信標準,裝置節點通過無線例連接,免去布線的繁瑣,維護簡單方便。4.本技術可用于エ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可以部分代替目前監測系統中所使用的RS485、CAN、エ業以太網等組成的系統,由于其無線的特性,使系統更加靈活,節省成本。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產品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附圖1的串ロ電路圖。附圖3是附圖1的SPI FLASH電路圖。附圖4是附圖1的電源電路圖。附圖5是附圖1的信號轉換U1-2電路圖。附圖6是附圖1的信號轉換U1-3電路圖。具體實施例實施例1 :ー種可用于エ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其組成包括殼體1,所述的殼體內裝有STM32F107VC微處理器2,所述的STM32F107VC微處理器同時連接以太網接ロ 3、液晶顯示裝置4、帶有CC2430芯片的無線傳輸器5、鍵盤接ロ 6和FLASH/SD閃存卡讀取裝置7,所述的以太網接ロ連接Modbus TCP總線協議與管理系統的OPC服務器80實施例2:實施例1所述的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所述的STM32F107VC微處理器包括第一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和第二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所述的第一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連接所述的第二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所述的第二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連接所述的無線傳輸器,所述的第一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實施例3 實施例1或2所述的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由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所述的鍵盤接口、所述的FLASH/SD閃存卡讀取裝置構成無線網關。實施例4 實施例1或2所述的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所述的STM32F107VC微處理器包括以太網控制接口,所述的以太網控制接口連接DP83848CVV 芯片。實施例5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包括附圖1中的無線傳輸器、以太網接口、STM32F107VC微處理器;STM32F107VC微處理器的第一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與以太網接口的數據信號輸入輸出相連,STM32F107VC微處理器的第二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與無線傳輸器的數據信號輸入輸出相連,無線傳輸器米用CC2430 芯片。實施例6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結合附圖1說明本實施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5不同點在于它還增加了 FLASH/SD卡,FLASH/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其組成包括:殼體,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內裝有微處理器,所述的微處理器同時連接以太網接口、液晶顯示裝置、帶有無線傳輸器、鍵盤接口和閃存卡讀取裝置,所述的以太網接口連接總線協議與管理系統的服務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其組成包括殼體,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內裝有微處理器,所述的微處理器同時連接以太網接口、液晶顯示裝置、帶有無線傳輸器、鍵盤接口和閃存卡讀取裝置,所述的以太網接口連接總線協議與管理系統的服務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工業控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以太網協議轉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處理器包括第一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和第二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所述的第一個數據信號輸出輸入端連接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永欣,孫凱明,吳岡,何艷,石磊,費磊,楊洋,楊喆,王剛,甄海濤,高鳳嬌,
申請(專利權)人:黑龍江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