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包括固定架、升降桿和試驗鉗;所述升降桿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之上,所述試驗鉗固定于所述升降桿的頂端。所述升降桿包括外套管、內套管和中心絲杠。所述試驗鉗設置于升降桿的頂部。通過固定架將接線鉗裝置緊固于地面上,通過升降桿實現接線鉗高度的調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有可避免誤入試驗區域的人員觸電、提高試驗現場的安全性、提高高壓帶電試驗的安全可靠性、操作簡單方便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電力系統高空設 備的檢測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
技術介紹
在電力系統中,很多需要檢測的高壓電器設備的接線位置距離地面都很高。在測 試的時候,需要操作人員爬高,要爬到被測設備上進行高空作業,這樣操作不僅繁瑣,而且 也存在安全隱患,工作效率也很低。申請號為CN00236467. O、名稱為“多功能高空接線鉗”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了 一種高空接線鉗,包括支架、定鉗口、動鉗口、滑道、滑輪和鋼絲繩等,通過鋼絲繩拉扯動鉗 口,使得動鉗口上下移動,實現高空接線,無需技術人員爬高,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鋼絲繩容 易拉毛,使得鋼絲繩被卡住或斷裂而失控,可操作性比較差,操作不方便而且費時費力;而 且工作人員需要用手舉著接線鉗進行操作,在風大的時候操作很不方便,工作效率比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避免上述已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升降式高壓試驗 高空接線鉗裝置,以提高高空接線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技術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其結構特點是,包括固定架、升降桿和試驗鉗; 所述升降桿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之上,所述試驗鉗固定于所述升降桿的頂端。本技術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固定架為三腳架,包括立桿、三個連接桿、三個支腿、套管、調節旋鈕和操作 桿;所述套管套裝在所述立桿的頂端,所述操作桿固定插裝于所述套管的上端管口之內; 所述調節旋鈕套設于所述套管的外周面上;所述支腿的上端與所述調節旋鈕相鉸接,所述 支腿的下端鉸接在所述連接桿上;所述連接桿的一端鉸接在所述立桿的下端。所述連接桿的遠離所述立桿的一端設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內設置有地角螺釘。所述升降桿的下端部的外周面上設有多個卡角,所述操作桿的頂端設有卡槽,通 過將所述卡角卡接在所述卡槽內而將所述升降桿固定于所述操作桿的頂端;所述升降桿包括外套管、內套管和中心絲杠;所述內套管同軸地設于外套管的內 腔之中且可在外套管的內腔之中軸向上下移動;所述中心絲杠設于所述內套管的內腔之中 且與所述內套管同軸設置,并可帶動內套管沿軸向在外套管之內上下運動;所述外套管的 下端設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端伸出于所述外套管之外,所述手柄的內端部設置于所述 外套管的內腔之中;所述手柄內端部設置有第一錐齒輪,所述外套管內腔的底端設置有第 二錐齒輪,所述第一錐齒輪與所述第二錐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二錐齒輪的中心開有內螺紋 孔,所述中心絲杠的下端插入于所述第二錐齒輪的內螺紋孔之內,由所述第二錐齒輪帶動 所述中心絲杠轉動;所述中心絲杠轉動時,帶動內套管沿著軸向上下移動,實現升降桿的升降功能。所述內套管的頂端內部設有內螺紋;所述試驗鉗包括主桿,所述主桿的下端設有 外螺紋,主桿的下端旋入內套管頂部,將主桿和內套管相固定連接;所述主桿上設置有定鉗口、動鉗口、鋼絲繩、定滑輪、動滑輪、復位彈簧、棘爪、棘爪 架、棘爪控制拉線、動鉗口拉線和與所述棘爪相配合的孔齒;所述定鉗口固定于主桿的頂 端,在主桿上位于定鉗口的下方設置有滑道,所述動鉗口設于所述滑道之內且可沿所述滑 道上下滑動;所述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主桿的頂端,另一端依次通過定滑輪、動滑輪、復位 彈簧后與所述孔齒相固定連接;所述棘爪設于所述孔齒的一側,棘爪前端插入與所述孔齒 的齒孔內;所述動鉗口拉線固定于所述孔齒的下端。與已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有益效果體現在本技術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通過固定架將接線鉗裝置緊固于 地面上以免風吹使得試驗鉗來回晃動,通過升降桿實現試驗鉗高度的調整,通過試驗鉗的 棘爪控制拉線、動鉗口拉線實現鉗口的鎖緊和打開,操作方便快捷,適宜于對高壓線進行接 線操作,可避免高空接線鉗倒入帶電間隔、提高試驗現場的安全性、提高高壓帶電試驗的安 全可靠性等優點。本技術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有可避免誤入試驗區域的人員觸 電、提高試驗現場的安全性、提高高壓帶電試驗的安全可靠性、操作簡單方便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的固定架的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的固定架的主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的升降桿的主視圖。圖4為圖3中的A-A剖面圖。圖5為圖3中的B-B剖面圖。圖6為本技術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的試驗鉗的結構圖。圖7為本技術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的升降桿與操作桿卡接示 意圖。附圖1 附圖7中標號1固定架,101立桿,102連接桿,103支腿,104套管,105 調節旋鈕,106操作桿,107地角螺釘,108卡槽,2升降桿,201卡角,202外套管,203內套管, 204中心絲杠,205手柄,206第一錐齒輪,207第二錐齒輪,3試驗鉗,301主桿,302定鉗口, 303動鉗口,304鋼絲繩,305定滑輪,306動滑輪,307復位彈簧,308棘爪,309棘爪架,310 棘爪控制拉線,311動鉗口拉線,312孔齒。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 圖7,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包括固定架1、升降桿2和試驗 鉗3 ;所述升降桿2固定于所述固定架I之上,所述試驗鉗3固定于所述升降桿2的頂端。需要接線操作時,將固定架固定于地面上,通過升降桿的升降控制位于升降桿頂 端的試驗鉗的高度,然后將試驗鉗調整到合適的高度,而后操作試驗鉗,進行高空接線操作。由于采用固定架將接線鉗裝置固定于地面上,因而可避免在風力較大的時候升降桿晃 動而影響接線操作,通過升降桿可快速而有效地調整試驗鉗的高度,從而可以快速進行接 線操作,提高了高空接線工作的效率,避免了工作人員爬高,提高了接線工作的安全可靠 性,解決了因爬高而導致的安全隱患問題。所述固定架I為三腳架,包括立桿101、三個連接桿102、三個支腿103、套管104、 調節旋鈕105和操作桿106 ;所述套管104套裝在所述立桿101的頂端,所述操作桿106固 定插裝于所述套管104的上端管口之內;所述調節旋鈕105套設于所述套管104的外周面 上;所述支腿103的上端與所述調節旋鈕105相鉸接,所述支腿103的下端鉸接在所述連接 桿102上;所述連接桿102的一端鉸接在所述立桿101的下端。采用三腳架為固定架,通過 調節旋鈕可以調整支腿的位置,三腳架收放方便快捷,因而工作人員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接 線工作,三腳架穩固可靠,提高了接線工作的穩定可靠性。所述連接桿102的遠離所述立桿101的一端設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內設置有地角 螺釘107。當需要固定支架,通過地角螺釘將所述連接桿固定于地面上,或者固定于地面上 的固定底座上,以將支架穩固地固定在地面上,從而防止升降桿在風力的作用下發生晃動, 可以快速地進行接線操作。所述升降桿2的下端部的外周面上設有多個卡角201,所述操作桿106的頂端設有 卡槽108,通過將所述卡角201卡接在所述卡槽108內而將所述升降桿2固定于所述操作桿 106的頂端;所述升降桿2包括外套管202、內套管203和中心絲杠204 ;所述內套管203同軸 地設于外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架(1)、升降桿(2)和試驗鉗(3);所述升降桿(2)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之上,所述試驗鉗(3)固定于所述升降桿(2)的頂端。
【技術特征摘要】
1.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架(I)、升降桿(2)和試驗鉗(3);所述升降桿(2)固定于所述固定架(I)之上,所述試驗鉗(3)固定于所述升降桿(2)的頂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I) 為三腳架,包括立桿(101 )、三個連接桿(102)、三個支腿(103)、套管(104)、調節旋鈕(105) 和操作桿(106);所述套管(104)套裝在所述立桿(101)的頂端,所述操作桿(106)固定插裝于所述套管(104)的上端管口之內;所述調節旋鈕(105)套設于所述套管(104)的外周面上;所述支腿(103)的上端與所述調節旋鈕(105)相鉸接,所述支腿(103)的下端鉸接在所述連接桿(102)上;所述連接桿(102)的一端鉸接在所述立桿(101)的下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連接桿 (102)的遠離所述立桿(101)的一端設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內設置有地角螺釘(107)。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高壓試驗高空接線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桿(2) 的下端部的外周面上設有多個卡角(201),所述操作桿(106)的頂端設有卡槽(108),通過將所述卡角(201)卡接在所述卡槽(108)內而將所述升降桿(2)固定于所述操作桿(106) 的頂端;所述升降桿(2)包括外套管(202)、內套管(203)和中心絲杠(204);所述內套管(203) 同軸地設于外套管(202)的內腔之中且可在外套管(202)的內腔之中軸向上下移動;所述中心絲杠(204)設于所述內套管(203)的內腔之中且與所述內套管(203)同軸設置,并可帶動內套管(203)沿軸向在外套管(202)之內上下運動;所述外套管(202)的下端設置有手柄 (205);所述手柄(2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慶,沈淼,袁則紅,汪雷,邵滌球,宋毅,宋根華,徐照民,葉文顏,李志娟,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省電力公司宣城供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