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580002 閱讀: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4:09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包括限位機構、異形軌、底座、滾子、滑動座、滑動機構、推動機構。所述限位機構安裝在所述異形軌上,所述異形軌安裝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滾子安裝在滑動座上,所述滑動座通過滑動機構安裝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推動機構與所述滑動座連接并推動所述滑動座在水平方向上滑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適應定位裝置,能夠更精確控制輪對的定位位置,自動化程度高,整體性能穩定可靠,便于裝調與維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車輪車軸探測領域,確切地說是指一種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
    技術介紹
    輪軸作為機車走行部的關鍵部件,其質量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行車安全,而輪軸在高速和高負載運行情況下,容易產生應力疲勞裂紋。隨著中國鐵路的發展,越來越多機車車輛投入運用。中國的重載貨運機車車輛具有牽弓I噸位重,高速客運機車車輛運行速度高的特點,良好的輪軸質量狀態是保障客貨安全運輸的關鍵。目前,一些既有機務段、車輛段用于輪軸的探傷設備,其輪對定位多采用人工手動定位,手工探傷完成之后再人工手動把輪對推走。這種輪對定位方式自動化程度低,降低了檢測效率,并且人為因素影響大。另外,還有一些既有機務段、車輛段也配備有輪軸自動探傷設備,但這些設備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存在占用空間大,裝調過于繁瑣,自動定位誤差大,定位重復性差等缺點,從而導致維護難度大,探傷裝置的自動定位精度差,檢測數據的波動性大等不良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缺陷,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具有自動控制輪對上下料,輪對定位精度高,占用空間小,整體性能穩定可靠,便于裝調與維護等優點,從而減輕了操作員的工作量,節省裝調與維護的人工成本和裝置占地空間,提高了探傷裝置自動定位的精度,確保檢測數據的穩定性。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的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包括限位機構、異形軌、底座(16)、滾子(12)、滑動座(13)、滑動機構和推動機構(11),其中所述限位機構安裝在所述異形軌上,所述異形軌安裝在所述底座(16)上,所述滾子(12)安裝在滑動座上,所述滑動座(13)通過滑動機構安裝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推動機構(11)與所述滑動座(13)連接并推動所述滑動座(13)在水平方向上滑動,所述滑動座(13)與所述異形軌相互配合,實現輪對(7)自動定位至轉輪裝置(6)上。所述異形軌的外側設置兩套所述限位機構,分別設置在靠近進輪一側和靠近出輪一側,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位支架(3)和限位驅動機構(4)。優選地,所述滑動機構包括滑動導軌(15)和滑動塊(14),所述滑動導軌(15)設置在所述底座(16)的上方,所述滑動塊(14)設置在所述滑動導軌(15)的上方,所述滑動導軌(15)和所述滑動塊(14)配合。優選地,所述推動機構(11)為氣缸,所述氣缸推動所述滑動座(13)在水平方向上滑動。優選地,所述推動機構(11)為油缸,所述油缸推動所述滑動座(13)在水平方向上滑動。優選地,所述推動機構(11)為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推動所述滑動座(13)在水平方向上滑動。優選地,所述異形軌包括支撐軌(I)、轉銷軸(2)和升降軌(5),所述支撐軌(I)與所述升降軌(5 )通過轉銷軸(2 )連接,所述支撐軌(I)設置在所述底座(16 )上方,所述支撐軌(I)與所述升降軌(5)配合。優選地,所述升降軌(5)設置在所述滾子(12)上方,所述滾子(12)與所述升降軌(5)接觸,所述滾子(12)滑動推動所述升降軌(5)的上升與下降。優選地,所述升降軌(5)包括低位楔形面(10)、水平楔形面(9)和高位楔形面(8),當所述滾子(12)與所述低位楔形面(10)接觸時,所述升降軌(5)處于低位;當所述滾子與所述水平楔形面(9)接觸時,所述升降軌(5)處于水平位;當所述滾子(12)與所述高位楔形面(8)接觸時,所述升降軌(5)處于高位。優選地,所述限位驅動機構(4)為氣缸,所述氣缸推動所述限位支架(3)。優選地,所述限位驅動機構(4)為油缸,所述油缸推動所述限位支架(3)。優選地,所述限位驅動機構(4)為機械彈簧,所述機械彈簧牽引所述限位支架(3)。優選地,所述限位驅動機構(4)為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推動所述限位支架(3)。本技術提供的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采用了推動機構(11)推動滑動座(13)在水平方向上作直線運動,滾子(12)在滑動座(13)的帶動下分別與升降軌的低位楔形面(10),水平楔形面(9)和高位楔形面(8)相互配合,實現升降軌的升降運動,從而完成輪對自動定位至轉輪裝置、輪對自動退出及自動定位裝置自動復位,實現了自動控制輪對上下料的功能,減輕了操作員的工作量,同時也達到了節省占用空間的目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結構簡單,而且采用整體安裝的方式,有力的保障了整體性能穩定可靠,也節省了裝調與維護的人工成本。在輪對自動定位過程中,由于升降軌帶動輪對進行升降運動,輪對在運動過程中容易晃動,從而導致輪對的定位至轉輪裝置的位置誤差較大,不利于后續的探傷工作。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本技術采用了在異形軌兩側安裝了兩套限位機構,分別設置在靠近進輪一側和靠近出輪一側。一套限位機構包括限位驅動機構(4)和限位支架(3)。在輪對自動定位過程中,異形軌兩側的限位驅動機構(4)分別驅動各自的限位支架(3),從兩側將輪對踏面抵住從而防止了輪對的左右晃動,根據車輪直徑的不同,限位機構可進行自適應調整從而達到適應不同直徑車輪精確定位的目的。綜上所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的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具有自動控制輪對上下料,輪對定位精度高,占用空間小,整體性能穩定可靠,便于裝調與維護等優點,從而減輕了操作員的工作量,節省裝調與維護的人工成本和裝置占地空間,提高了探傷裝置自動定位的精度,確保檢測數據的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中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本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闡述。請參見圖1,該圖為本技術實施例中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提供的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包括支撐軌1、轉銷軸2、限位支架3、限位驅動機構4、升降軌5、高位楔形面8、水平楔形面9、低位楔形面10、推動機構11、滾子12、滑動座13、滑動塊14、滑動導軌15、底座16,其中支撐軌I安裝在底座16上,升降軌5通過轉銷軸2安裝在支撐軌I上,限位支架3安裝在升降軌5外側,限位驅動機構4設置在升降軌5外側,升降軌5設置高位楔形面8、水平楔形面9、低位楔形面10,滑動機構包括滑動塊14和滑動導軌15,滑動塊14安裝在滑動座13兩側,滾子12安裝在滑動座13上,推動機構11與滑動座13連接,滑動導軌15安裝在底座16上,滑動塊14和滑動導軌15配合。在輪對7推入至輪對自動定位裝置之前,推動機構11推動滑動座13,升降軌5上升或下降到水平位時,推動機構11停止推動滑動座13,滾子12與水平楔形面9相接觸,升降軌5自動定位至水平位。靠近進輪一側的限位驅動機構4驅動限位支架3運動至升降軌5的水平面以上。靠近出輪一側的限位驅動機構4驅動限位支架3運動至升降軌5的水平面以上,防止將輪對7推入輪對自動定位裝置時,由于推力過大將輪對7推出輪對自動定位裝直。輪對7推入至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后,異形軌兩側的限位支架3抵住輪對7的踏面,防止輪對7在運動過程中左右晃動。推動機構11推動滑動座13,滾子12沿著水平楔形面9往低位楔形面10的方向緩慢滑動,升降軌5帶動輪對7緩慢下降,當升降軌5下降到低位時,推動機構11停止推動滑動座13,滾子12停止滑動,實現了輪對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機構、異形軌、底座(16)、滾子(12)、滑動座(13)、滑動機構和推動機構(11),其中:所述限位機構安裝在所述異形軌上,所述異形軌安裝在所述底座(16)上,所述滾子(12)安裝在滑動座上,所述滑動座(13)通過滑動機構安裝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推動機構(11)與所述滑動座(13)連接并推動所述滑動座(13)在水平方向上滑動,所述滑動座(13)與所述異形軌相互配合,實現輪對(7)自動定位至轉輪裝置(6)上,所述異形軌的外側設置兩套所述限位機構,分別設置在靠近進輪一側和靠近出輪一側,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位支架(3)和限位驅動機構(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機構、異形軌、底座(16)、滾子(12)、滑動座(13)、滑動機構和推動機構(11),其中所述限位機構安裝在所述異形軌上,所述異形軌安裝在所述底座(16)上,所述滾子(12)安裝在滑動座上,所述滑動座(13)通過滑動機構安裝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推動機構(11)與所述滑動座(13)連接并推動所述滑動座(13)在水平方向上滑動,所述滑動座(13)與所述異形軌相互配合,實現輪對(7)自動定位至轉輪裝置(6)上,所述異形軌的外側設置兩套所述限位機構,分別設置在靠近進輪一側和靠近出輪一側,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位支架(3)和限位驅動機構(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機構包括滑動導軌(15)和滑動塊(14),所述滑動導軌(15)設置在所述底座(16)的上方,所述滑動塊(14)設置在所述滑動導軌(15)的上方,所述滑動導軌(15)和所述滑動塊(14)配合 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機構(11)為氣缸,所述氣缸推動所述滑動座(13 )在水平方向上滑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機構(11)為油缸,所述油缸推動所述滑動座(13)在水平方向上滑動。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自動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機構(11)為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推動所述滑動座(13)在水平方向上滑動。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輪軸檢測系統的輪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朝勇趙全軻趙波張渝楊凱王黎高曉蓉王澤勇黃強輝胡繼東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主導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 777爽死你无码免费看一二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