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光盤生產的
,特指于一種用于自動調整基片厚薄的伺服>J-U ρ α裝直。
技術介紹
傳統光盤基片厚薄度的調整需要技術人員定期抽檢生產出的產品,再根據產品狀況判定是否對注塑哥林柱進行手動調整,從而改變光盤基片的厚薄度,但是人工手動進行調整所花費的時間較長,而且精確度不夠高,調整效果穩定性不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自動調整基片厚薄的伺服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用于自動調整基片厚薄的伺服裝置,主要包括開合馬達、模具、受力感應器、哥林柱、伺服馬達、傳動輪、皮帶、皮帶輪;開合馬達通過傳動輪帶動皮帶,皮帶帶動皮帶輪,皮帶輪通過波絲軸承與模具相連;模具通過導柱和導套安裝固定在哥林柱上,模具后側設置受力感應器,受力感應器與伺服馬達聯結并進行信號的傳送。所述的受力感應器、伺服馬達以電腦的PLC模塊為中樞系統,進行脈沖信號的反饋與行動指令的發布。所述的伺服馬達 優選數量為四個。本技術通過伺服馬達與注塑機電腦連接,由PLC模塊的閉環進行控制,實現光盤基片生產過程中厚薄程度自動進行反饋與調整,解決了手動調整花費時間長,調整效果不好、準確度不高等問題,而且減少了人工的檢查頻率,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反而提高了產品的均勻度,使產品質量更加穩定。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審查委員能對本技術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進一步了解,茲舉較佳實施例子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附圖1所示,系為本技術各部分結構示意圖,本技術是用于自動調整基片厚薄的伺服裝置,主要包括開合馬達 ...
【技術保護點】
用于自動調整基片厚薄的伺服裝置,主要包括開合馬達(1)、模具(2)、受力感應器(3)、哥林柱(4)、伺服馬達(5)、傳動輪(6)、皮帶(7)、皮帶輪(8);開合馬達(1)通過傳動輪(6)帶動皮帶(7),皮帶(7)帶動皮帶輪(8),皮帶輪(8)通過波絲軸承與模具(2)相連,模具(2)通過導柱和導套安裝固定在哥林柱(4)上,其特征在于:模具(2)后側設置受力感應器(3),受力感應器(3)與伺服馬達(5)聯結并進行信號的傳送。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自動調整基片厚薄的伺服裝置,主要包括開合馬達(I)、模具(2)、受力感應器(3)、哥林柱(4)、伺服馬達(5)、傳動輪(6)、皮帶(7)、皮帶輪(8);開合馬達(I)通過傳動輪(6 )帶動皮帶(7 ),皮帶(7 )帶動皮帶輪(8 ),皮帶輪(8 )通過波絲軸承與模具(2 )相連,模具(2)通過導柱和導套安裝固定在哥林柱(4)上,其特征在于模具(2)后側設置受力感應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燦明,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省粵東磁電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