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動車的驅動電機,更確切地說是涉及一種自帶寬范圍變速的直流永磁無刷編碼式變速電機。
技術介紹
電動車對電機的速度及轉矩的技術要求起步時需要大轉矩低速度,正常行駛時候轉矩需求低但要有很高的速度,在最低速和最高速之間要求有很寬的范圍。目前,公知的國內外電動車的驅動電機方式有如下幾種一、采用繞組圈數和繞組線徑固定或繞組圈數可以改變但線徑固定的內轉子電機,通過機械變速箱,再經過后橋內左右傳動軸將動力傳遞給車輪。 缺點是需要配備昂貴的機械變速箱,增加了機械損耗,增加了車的重量,占據車內的空間,同時生產和裝配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二、采用繞組線徑固定而繞組匝數根據速度需要改變即繞組抽頭式的驅動電機,不用變速箱,直接裝在后橋上驅動車輪行駛。缺點只能改變繞組的匝數,不能改變繞組導線的截面積,從而使繞組的額定電流受到了限制,額定功率也就受到了限制,不能滿足汽車起步爬坡和高速行駛的要求。在使用少量匝數運行時,其余大部分繞組閑置,既占用了線槽的有限空間也浪費了銅線,要想使電機功率和轉矩達到汽車的技術要求則電機體積就要增大數倍乃至數十倍,這樣的體積和重量已經不適于裝在汽車上。三、繞組圈數和繞組線徑固定的驅動電機,利用三項繞組“Y”接法和“ Λ ”接法轉換來改變速度。缺點調速范圍窄,調速梯度大,若要滿足“ △”接法時候對繞組導線大直徑的需求勢必要將全部繞組用大直徑的絕緣導線,浪費了有限的線槽空間也浪費了銅線。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電動車的驅動電機仍存在有諸多的缺陷。有鑒于上述現有的電動車的驅動電機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多年的產品設計制造經驗及專業知識,積極加以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直流永磁無刷編碼式變速電機,是內轉子多速電機,包括有定子、永磁轉子、用于變速的磁保持繼電器、電機軸、端蓋,其特征在于:轉子由外表面裝有一組永磁體(12)的固定在電機軸(15)上的圓柱體構成,定子由定子外殼(16)和安裝在定子外殼內部的開有線槽(14)的定子鐵芯(13)構成,定子繞組裝在定子線槽內并用槽楔(11)將線槽口封堵,在電機內部的定子鐵芯(13)與端蓋(21)之間裝有第一磁保持繼電器(7)、第二磁保持繼電器(8)、第三磁保持繼電器(9)作為變速控制器件,第一磁保持繼電器(7)、第二磁保持繼電器(8)、第三磁保持繼電器(9)中又分別包含有三個同時動作的觸點組,三相定子繞組中的每相定子繞組均由兩個總匝數相同、繞組導線直徑相同、繞組導線總截面積相同的相繞組單元組成,各相繞組單元之間及整個相繞組與定子線槽之間均設有絕緣層,每一個相繞組單元都能獨立作為完整的相繞組使用,通過輸入一組不同值的六位二進制編碼即六個高低電平組合的數據組,控制三個磁保持繼電器或六個電磁繼電器的不同開關狀態,實現對每相繞組中的兩個相繞組單元的串聯、并聯以及對三相繞組總的接成星形或三角形的連接方式的變換,實現電機三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直流永磁無刷編碼式變速電機,是內轉子多速電機,包括有定子、永磁轉子、用于變速的磁保持繼電器、電機軸、端蓋,其特征在于轉子由外表面裝有一組永磁體(12)的固定在電機軸(15)上的圓柱體構成,定子由定子外殼(16)和安裝在定子外殼內部的開有線槽(14)的定子鐵芯(13)構成,定子繞組裝在定子線槽內并用槽楔(11)將線槽口封堵, 在電機內部的定子鐵芯(13)與端蓋(21)之間裝有第一磁保持繼電器(7)、第二磁保持繼電器(8)、第三磁保持繼電器(9)作為變速控制器件,第一磁保持繼電器(7)、第二磁保持繼電器(8)、第三磁保持繼電器(9)中又分別包含有三個同時動作的觸點組,三相定子繞組中的每相定子繞組均由兩個總匝數相同、繞組導線直徑相同、繞組導線總截面積相同的相繞組單元組成,各相繞組單元之間及整個相繞組與定子線槽之間均設有絕緣層,每一個相繞組單元都能獨立作為完整的相繞組使用,通過輸入一組不同值的六位二進制編碼即六個高低電平組合的數據組,控制三個磁保持繼電器或六個電磁繼電器的不同開關狀態,實現對每相繞組中的兩個相繞組單元的串聯、并聯以及對三相繞組總的接成星形或三角形的連接方式的變換,實現電機三個速度級別的變換,整個變速動作過程中由機外的管理系統預先切斷電機動力電源,待變速完成后自動恢復供電,以免磁保持繼電器觸電燒毀,一速運行時, 每相繞組中的兩個相繞組單元分別串聯,并且三相繞組接成星形;二速運行時,每相繞組中的兩個相繞組單元分別并聯,并且三相繞組接成星形;三速運行時,每相繞組中的兩個相繞組單元分別并聯,并且三相繞組接成三角形,直流永磁無刷編碼式變速電機由多個轉子和相對應的多個定子構成多單元直流永磁無刷編碼式變速電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永磁無刷編碼式變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保持繼電器與相繞組單元的組合關系是第一磁保持繼電器(7)、第二磁保持繼電器(8)、第三磁保持繼電器(9)中的第一磁保持繼電器觸點組(7a、7b、7c)中的觸頭二和三分別接通,其余觸頭斷開,第二磁保持繼電器觸點組(8a、8b、8c)中的觸頭一和二均為斷開狀態,第三磁保持繼電器觸點組(9a、9b、9c)中的觸頭二和三分別接通,其余觸頭斷開,各相繞組單元的連接狀態為A相第一繞組(2a)、B相第一繞組(2b)、C相第一繞組(2c)的首頭分別與A、B、 C三相電源連接,A相第一繞組(2a)的尾頭與A相第二繞組(3a)的首頭連接,B相第一繞組(2b)的尾頭與B相第二繞組(3b)的首頭連接,C相第一繞組(2c)的尾頭與C相第二繞組(3c)的首頭連接,即A相第一繞組(2a)與A相第二繞組(3a)串聯、B相第一繞組(2b) 與B相第二繞組(3b)串聯、C相第一繞組(2c)與C相第二繞組(3c)串聯,同時A相第二繞組(3a)、B相第二繞組(3b)、C相第二繞組(3c)的尾端連接在一起,即三相繞組總的連接方式為星形,此時為第一速;第一磁保持繼電器(7)、第二磁保持繼電器(8)、第三磁保持繼電器(9)中的第一磁保持繼電器觸點組(7a、7b、7c)中的觸頭一和二分別接通,第二磁保持繼電器觸點組(8a、8b、8c)中的觸頭一和二分別接通,第三磁保持繼電器觸點組(9a、9b、 9c)中的觸頭二和三分別接通時,各相繞組單元的連接狀態為A相第一繞組(2a)、B相第一繞組(2b...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