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包括并列設置的至少兩個哨體和兩個面板,哨體設置在兩個面板之間,哨體包括中上部設置有出氣口的哨管、哨心以及聲腔調節塞,聲腔調節塞封閉設置在哨管底端,哨心設置在出氣口上端的哨管內,哨體內哨心的下端面與聲腔調節塞上端面之間形成聲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的獨立多音柱發聲結構,有利于口哨聲波的疊加與共振,從而使得口哨更易吹響并且更省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口哨,特別是一種省力口哨。
技術介紹
口哨是一種常用的發聲工具,利用空氣在發聲腔內共振、疊加并且放大從而發出聲音,聲音的強弱高低由使用者根據需要調節吹氣的強弱決定。一般通常被用作教學訓練的發令工具、登山運動員或者野外生存訓練者的求生工具,除此之外還被大量地用作玩具。現有的口哨大多采用共享聲腔或者音室的結構形式,聲波在聲腔中共振疊加程度相對較弱,口哨對聲音的加強能力較弱,不易發出較強的聲音并且吹響比較費力。同時由于共振腔長度大小的限定,口哨在使用中不便于變化發聲頻率,還不易達到響度峰值,從而限定了口哨的應用范圍。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省力口哨,通過設置的獨立多音柱發聲結構,有效地改善了口哨對聲音的疊加和共振能力,提升了口哨的發聲性能,使得口哨更易于吹響并且更易于達到響度峰值。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包括并列設置的至少兩個哨體和兩個面板,所述哨體設置在兩個面板之間,所述哨體包括中上部設置有出氣口的哨管、哨心以及聲腔調節塞,所述聲腔調節塞封閉設置在哨管底端,所述哨心設置在出氣口上端的哨管內,所述哨體內哨心的下端面與聲腔調節塞上端面之間形成聲腔。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通過設置的獨立多音柱發聲結構,有效地增強了聲波在口哨聲腔中的共振和疊加,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口哨的發聲能力,改善口哨的發聲效率,使得口哨的發音更為省力,更易于達到口哨發聲的響度峰值。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的一種改進,所述的一種省力口哨為同向并列設置有兩個哨體的雙音柱口哨,所述哨體的聲腔的長度分別為LI = 23-25mm和L2 =24-26mm,所述聲腔的內徑為Rl = R2 = 6_7mm。本改進通過設置的聲腔長度和直徑,有效地提高了口哨的發聲效果和音效,從而有效地提升了 口哨的質量。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的又一種改進,所述兩個哨體的出氣口等高設置。本改進通過將雙音柱口哨的兩個哨體的出氣口相背設置,有效地避免了 口哨氣流之間的相互干擾和出口氣流擾動,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口哨的發聲質量。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的又一種改進,所述的一種省力口哨為同向并列設置有三個哨體的三音柱口哨并且中間的哨體的長度短于兩邊的兩個哨體的長度,所述哨體的聲腔的長度分別為L3 = 22-25mm、L4 = 20_24mm和L5 = 23_26mm,所述聲腔的內徑為R3 = R4 = R5 = 6-7mm。本改進通過設置的聲腔長度和直徑,有效地提高了 口哨的發聲效果和音效,從而有效地提升了 口哨的質量。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的又一種改進,所述三個哨體的出氣口等高設置。本改進通過將三音柱口哨的哨體的出氣口設置方向不同,有效地避免了 口哨氣流之間的相互干擾和出口氣流擾動,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口哨的發聲質量和使用效果。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的又一種改進,還包括通管和螺絲,所述面板上還設置有連接螺孔,所述通管對應于連接螺孔設置在兩個面板之間,所述螺絲通過通管連接固定兩個面板。本改進通過設置的通管、螺絲和連接螺孔,方便了口哨的組裝維護,在使用中能夠對損壞部分進行快速更換而不影響口哨的正常使用,從而延長了口哨的使用壽命和降低了生產使用成本。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的又一種改進,所述相鄰哨管之間以及哨管與面板之間焊接連接。本改進通過將相鄰哨管之間以及哨管與面板之間采用焊接連接,有效地提高了口哨的牢固程度,避免在使用中因碰撞而損壞,提高了口哨對使用環境的適應性,從而延長了 口哨的使用壽命。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的又一種改進,還包括加強桿,所述加強桿設置在相鄰兩個哨管之間。本改進通過設置的加強桿,有效地避免了口哨的哨管在使用中相互影響,提高了口哨的發聲質量、發聲效果、音色和音質,并且有效降低了口哨的發聲難度,使得口哨的使用更為省力。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通過設置的獨立多音柱發聲結構,有利于聲波在聲腔中共振和置加,從而提聞了 口哨的首色首質,提升了口哨的發聲效率和發聲效率,使得口哨更易吹響,更容易達到響度峰值,經測定本技術公開的省力口哨比同類產品省力約30%。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公開的雙音柱口哨的剖面圖;圖2、本技術公開的三音柱口哨的剖面圖;圖3、本技術公開的螺接型雙音柱口哨的出氣口對開成180度的結構示意圖;圖4、圖3的主視圖;圖5、圖3的左視圖;圖6、圖3的俯視圖;圖7、本技術公開的焊接型雙音柱口哨的出氣口對開成180度的結構示意圖;圖8、圖7的主視圖;圖9、圖7的左視圖;圖10、圖7的俯視圖;圖11、本技術公開的螺接型“一”字型三音柱口哨的出氣口呈90度的結構示意圖;圖12、圖11的主視圖;圖13、圖11的左視圖;圖14、圖11的俯視圖;圖15、本技術公開的焊接型“一”字型三音柱口哨的出氣口呈90度的結構示意圖;圖16、圖15的主視圖;圖17、圖15的左視圖;圖18、圖15的俯視圖;圖19、本技術公開的雙音柱口哨的出氣口同側成90度設置的主視圖;圖20、圖19的左視圖;圖21、圖19的右視圖;圖22、圖19的后視圖;圖23、圖19的俯視圖;圖24、本技術公開的“山”字型的三音柱口哨的出氣口同側成60度設置的主視圖;圖25、圖24的左視圖;圖26、圖24的右視圖;圖27、圖24的后視圖;圖28、圖24的俯視圖;圖29、圖24的仰視圖;附圖標記列表1、哨體,2、面板,3、出氣口,4、哨管,5、哨心,6、聲腔調節塞,7、通管,8、螺絲,9、連接螺孔,10、加強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技術,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如圖1至圖29所示,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包括并列設置的至少兩個哨體I和兩個面板2,所述哨體I設置在兩個面板2之間,所述哨體I包括中上部設置有出氣口 3的哨管4、哨心5以及聲腔調節塞6,所述聲腔調節塞6封閉設置在哨管4底端,所述哨心5設置在出氣口 3上端的哨管4內,所述哨體I內哨心5的下端面與聲腔調節塞6上端面之間形成聲腔。作為一種優選,所示哨心5半封閉設置在哨管4內并且哨心5與哨管4之間的開口設置在出氣口 3所在的一側。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省力口哨,通過設置的獨立多音柱發聲結構,有效地增強了聲波在口哨聲腔中的共振和疊加,從而有效地提升了 口哨的發聲能力,改善口哨的發聲效率,使得口哨的發音更為省力,更易于達到口哨發聲的響度峰值。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一種省力口哨為同向并列設置有兩個哨體I的雙音柱口哨,所述哨體I的聲腔的長度分別為LI = 23-25mm和L2 = 24_26mm,所述聲腔的內徑為Rl=R2 = 6-7mm,如圖1所示。作為一種優選,LI為23mm、24mm、25mm或者23_25mm范圍內的任一值。作為一種優選L2為24mm、25mm、26mm或者24-26mm范圍內的任一值。作為一種優選聲腔的內徑Rl、R2為6mm、6. 5mm、7mm或者6_7mm范圍內的任一值。本實用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省力口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設置的至少兩個哨體和兩個面板,所述哨體設置在兩個面板之間,所述哨體包括中上部設置有出氣口的哨管、哨心以及聲腔調節塞,所述聲腔調節塞封閉設置在哨管底端,所述哨心設置在出氣口上端的哨管內,所述哨體內哨心的下端面與聲腔調節塞上端面之間形成聲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省力口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設置的至少兩個哨體和兩個面板,所述哨體設置在兩個面板之間,所述哨體包括中上部設置有出氣口的哨管、哨心以及聲腔調節塞,所述聲腔調節塞封閉設置在哨管底端,所述哨心設置在出氣口上端的哨管內,所述哨體內哨心的下端面與聲腔調節塞上端面之間形成聲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省力口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種省力口哨為同向并列設置有兩個哨體的雙音柱口哨,所述哨體的聲腔的長度分別為LI = 23-25mm和L2 =24-26mm,所述聲腔的內徑為Rl = R2 = 6_7mm。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省力口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哨體的出氣口等高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省力口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種省力口哨為同向并列設置有三個哨體的三音柱口哨并且中間的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勝森,
申請(專利權)人:劉勝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