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哨子,具體是一種壓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口哨使用不便、以及哨音不夠響亮的問題。壓哨包括活塞腔;活塞腔的頂面中央貫穿有活塞桿;活塞桿的頂端固定有手柄;活塞桿的上部套設有彈簧,且彈簧位于活塞腔的外頂面與手柄之間;活塞桿的底端固定有活塞,且活塞的側面與活塞腔的內側面密封接觸;活塞腔的內底面上設有內哨嘴;活塞腔的外底面上固定有外哨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基于全新結構,有效解決了現有口哨使用不便、以及哨音不夠響亮的問題,適用于各種場所,尤其適用于交通指揮、呼叫求助、野外訓練等。(*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哨子,具體是一種壓哨。
技術介紹
哨子廣泛應用于交通指揮、呼叫求助、野外訓練等。現有哨子通常為口哨。在用于交通指揮或野外訓練時,口哨掛在指揮人員的脖子上,指揮人員或訓練人員需要頻繁地拿起口哨吹哨,導致其使用不便。而在用于呼叫求助時,求助者通過吹口哨發出呼叫求助信號,但吹出的哨音通常不夠響亮,往往無法起到呼叫求助的作用。為此有必要專利技術一種全新的哨子,以解決現有口哨使用不便、以及哨音不夠響亮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現有口哨使用不便、以及哨音不夠響亮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壓哨。本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壓哨,包括活塞腔;活塞腔的頂面中央貫穿有活塞桿;活塞桿的頂端固定有手柄;活塞桿的上部套設有彈簧,且彈簧位于活塞腔的外頂面與手柄之間;活塞桿的底端固定有活塞,且活塞的側面與活塞腔的內側面密封接觸;活塞腔的內底面上設有內哨嘴;內哨嘴的底端與活塞腔的內底面固定,內哨嘴的頂端位于活塞的底面與活塞腔的內底面之間;內哨嘴的兩端分別與活塞腔的內部和外部連通;活塞腔的外底面上固定有外哨嘴;外哨嘴的頂端與活塞腔的外底面固定,外哨嘴的底端位于活塞腔的外部;外哨嘴的兩端分別與活塞腔的內部和外部連通。具體使用過程如下當使用者按下手柄時,手柄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活塞由此將活塞腔內的空氣擠壓排出,活塞腔內的空氣通過內哨嘴和外哨嘴排出活塞腔外,并使得外哨嘴發出哨音。當使用者松開手柄時,手柄在彈簧彈力作用下復位,并帶動活塞向上運動,活塞由此向活塞腔內抽吸空氣,活塞腔外的空氣通過內哨嘴和外哨嘴進入活塞腔內,并使得內哨嘴發出哨音。基于上述過程,本技術所述的壓哨無需借助嘴吹,即可實現發出哨音。同時,本技術所述的壓哨設置了一內一外兩個哨嘴,無論使用者按下還是松開手柄,均可發出哨音,由此實現了發出雙響哨音,使得哨音更加響亮。與現有口哨相比,本技術所述的壓哨在用于交通指揮或野外訓練時,指揮人員或訓練人員只需將其握在手中按壓手柄即可發出雙響哨音,而無需將其頻繁地拿起和放下,提高了使用方便性。在用于呼叫求助時,求助者同樣只需按壓手柄即可發出雙響哨音,使得發出的哨音更加響亮,因而更有效地起到了呼叫求助作用。綜上所述,本技術所述的壓哨徹底解決了現有口哨使用不便、以及哨音不夠響亮的問題。進一步地,活塞腔的外側面上部固定有固定耳。在用于交通指揮、呼叫求助、野外訓練時,指揮人員或求助者或訓練人員用手摳住固定耳,便能夠將壓哨更牢靠地握在手中。本技術基于全新結構,有效解決了現有口哨使用不便、以及哨音不夠響亮的問題,適用于各種場所,尤其適用于交通指揮、呼叫求助、野外訓練等。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活塞腔,2-活塞桿,3-手柄,4-彈簧,5-活塞,6-內哨嘴,7_外哨嘴,8_固定耳。具體實施方式壓哨,包括活塞腔I ;活塞腔I的頂面中央貫穿有活塞桿2 ;活塞桿2的頂端固定有手柄3 ;活塞桿2的上部套設有彈簧4,且彈簧4位于活塞腔I的外頂面與手柄3之間;活塞桿2的底端固定有活塞5,且活塞5的側面與活塞腔I的內側面密封接觸;活塞腔I的內底面上設有內哨嘴6 ;內哨嘴6的底端與活塞腔I的內底面固定,內哨嘴6的頂端位于活塞5的底面與活塞腔I的內底面之間;內哨嘴6的兩端分別與活塞腔I的內部和外部連通;活塞腔I的外底面上固定有外哨嘴7 ;外哨嘴7的頂端與活塞腔I的外底面固定,外哨嘴7的 底端位于活塞腔I的外部;外哨嘴7的兩端分別與活塞腔I的內部和外部連通;活塞腔I的外側面上部固定有固定耳8 ;具體實施時,手柄的上表面為微弧形,保證了使用者按壓手柄的舒適度。權利要求1.一種壓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腔(I);活塞腔(I)的頂面中央貫穿有活塞桿(2);活塞桿(2)的頂端固定有手柄(3);活塞桿(2)的上部套設有彈簧(4),且彈簧(4)位于活塞腔(I)的外頂面與手柄(3)之間;活塞桿(2)的底端固定有活塞(5),且活塞(5)的側面與活塞腔(I)的內側面密封接觸;活塞腔(I)的內底面上設有內哨嘴(6);內哨嘴(6)的底端與活塞腔(I)的內底面固定,內哨嘴(6)的頂端位于活塞(5)的底面與活塞腔(I)的內底面之間;內哨嘴(6)的兩端分別與活塞腔(I)的內部和外部連通;活塞腔(I)的外底面上固定有外哨嘴(7);外哨嘴(7)的頂端與活塞腔(I)的外底面固定,外哨嘴(7)的底端位于活塞腔Cl)的外部;外哨嘴(7)的兩端分別與活塞腔(I)的內部和外部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哨,其特征在于活塞腔(I)的外側面上部固定有固定耳(8)。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哨子,具體是一種壓哨。本技術解決了現有口哨使用不便、以及哨音不夠響亮的問題。壓哨包括活塞腔;活塞腔的頂面中央貫穿有活塞桿;活塞桿的頂端固定有手柄;活塞桿的上部套設有彈簧,且彈簧位于活塞腔的外頂面與手柄之間;活塞桿的底端固定有活塞,且活塞的側面與活塞腔的內側面密封接觸;活塞腔的內底面上設有內哨嘴;活塞腔的外底面上固定有外哨嘴。本技術基于全新結構,有效解決了現有口哨使用不便、以及哨音不夠響亮的問題,適用于各種場所,尤其適用于交通指揮、呼叫求助、野外訓練等。文檔編號G10K5/00GK202758604SQ201220311458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專利技術者琚燎原 申請人:琚燎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壓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腔(1);活塞腔(1)的頂面中央貫穿有活塞桿(2);活塞桿(2)的頂端固定有手柄(3);活塞桿(2)的上部套設有彈簧(4),且彈簧(4)位于活塞腔(1)的外頂面與手柄(3)之間;活塞桿(2)的底端固定有活塞(5),且活塞(5)的側面與活塞腔(1)的內側面密封接觸;活塞腔(1)的內底面上設有內哨嘴(6);內哨嘴(6)的底端與活塞腔(1)的內底面固定,內哨嘴(6)的頂端位于活塞(5)的底面與活塞腔(1)的內底面之間;內哨嘴(6)的兩端分別與活塞腔(1)的內部和外部連通;活塞腔(1)的外底面上固定有外哨嘴(7);外哨嘴(7)的頂端與活塞腔(1)的外底面固定,外哨嘴(7)的底端位于活塞腔(1)的外部;外哨嘴(7)的兩端分別與活塞腔(1)的內部和外部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琚燎原,
申請(專利權)人:琚燎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