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注塑件澆口切割裝置,被該切割裝置加工的注塑半成品由至少2個注塑成品和與注塑成品相連的澆口構成,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刀、上模、設于該上模下方的下模,所述下模上固設有至少2根導桿,所述上模上對應于導桿的位置開設有導向孔,所述導桿對應地插設于導向孔內;所述下模的上側開設有用于容納注塑半成品的容腔,且該容腔下方開設有落料孔;所述上模上正對于每一所述注塑成品與澆口的連接位置固設有一把切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用于切割由至少2個注塑成品和澆口構成的注塑半成品,適用于小尺寸、多模穴注塑件,生產效率高,節約人力資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切刀正對于注塑成品與澆口的連接位置,切割尺寸精確,切口整齊。(*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注塑件澆口切割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切割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注塑件澆口切割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各種注塑元件因其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等優點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電 子、機械及日用輕工產品等領域中。在注塑成型中,成型一個塑料產品都是注塑模具實現 的,而在大部分的注塑模具中,澆口是完成注塑充填過程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部分產品 的澆口由于其自身設計的限制,不能在注塑過程中直接切除,需要在注塑完成后予以切除; 而對于透明注塑產品,如鏡框等,對外觀要求比較高,因此,在注塑完成后必須及時剪切澆 口并在表面貼上保護膜,以防止產品出現表面刮花等缺陷。因此,注塑產品的生產中,澆口 的切除是完成注塑產品的必要而且重要的工序。目前,一般的注塑廠主要采用如下兩種注 塑件澆口剪切方式(I)人工剪切,存在如下缺點①人工剪切后產品的澆口殘留高度難 以控制,剪切后高度參差不齊;②批量剪切的效率慢,工作效率低產品存在被劃傷的風 險,產品不良率高;④高強度塑料件,人工剪切費力,甚至不能人工剪切。(2)借助半自動設 備剪切,如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注塑產品的切割裝置,包括固定底板、可調高度電動馬 達、切割鋸片、產品定位滑板、滑板底座、行程開關、氣動吸塵器、粉塵收集袋,切割鋸片固定 在高速馬達的轉軸上,高速馬達固定在固定底板上,產品定位滑板固定在滑板底座上方。切 割澆口時,首先將產品按正確的位置放入到產品定位滑板上,然后用雙手分別安裝產品的 兩端用力向下壓,使高速轉動的切割鋸片與產品的澆口接觸,從而將澆口切斷。該專利技術切割 尺寸準確,可以很好的控制澆口殘留的高度,批量生產時工作效率高,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防 止人為原因造成的不良品的出現。但是該專利技術一次只能切割一個注塑件的澆口,而針對一些小的注塑件,為提高注 塑效率及單位時間內的產量,常在一副注塑模具上設計多個模穴,如2模、4模、6模、8模等, 一次注塑就可產生多個注塑件,對于這樣注塑出來的、多個注塑件通過一個澆口連接的注 塑產品,就不能采用該注塑產品的切割裝置進行澆口的切割,所以該專利技術不能適用于多個 注塑件同時切除澆口的情況。為解決上述問題,能更大話地節約人力資源、適用于多個注塑件同時切除澆口的 情況、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注塑件澆口切割裝置已成為本
內技術人員的設計任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注塑件澆口切割裝置,本結構適用于多個注塑件同時 切除澆口,節約人力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注塑件澆口切割裝置,被該 切割裝置加工的注塑半成品由至少2個注塑成品和與注塑成品相連的澆口構成,所述切割 裝置包括切刀、上模、設于該上模下方的下模,所述下模上固設有至少2根導桿,所述上模上對應于導桿的位置開設有導向孔,所述導桿對應地插設于導向孔內;所述下模的上側開設有用于容納注塑半成品的容腔,且該容腔下方開設有落料 孔;所述上模上正對于每一所述注塑成品與澆口的連接位置固設有一把切刀。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容腔下方正對于所述注塑成品和澆口的位置分別開設有 不連通的注塑成品落料孔和澆口落料孔。優選的,所述注塑半成品由8個注塑成品和與每一注塑成品均相連的澆口構成, 且8個注塑成品分為2組對稱地分布于所述澆口的兩側。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落料孔由一長條形澆口落料孔和設于該澆口落料孔兩側的 8個注塑成品落料孔構成;每一所述注塑成品和澆口的連接位置位于所述澆口落料孔的正 上方。上述技術方案中,方形的所述下模的四個角上分別固設有I根導桿。本技術的切割步驟如下所述(I)將注塑半成品按照正確的位置放于下模上的容腔內;(2)啟動與上模相連的驅動裝置,推動上模下移,使各切刀與其對應的澆口接觸, 將澆口切斷;(3)注塑成品和澆口分別自注塑成品落料孔和澆口落料孔落下;(4)上模驅動裝置的輸出軸縮回,帶動上模遠離下模,完成一件注塑件的澆口切 割。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1.本技術可用于切割由至少2個注塑成品和澆口構成的注塑半成品,適用于 小尺寸、多模穴注塑件,生產效率高,節約人力資源。2.本技術的切刀位置固定,正對于注塑成品與澆口的連接位置,切割尺寸精 確,切口整齊,無不良產品。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的主視圖;圖2是圖1中沿線A-A的剖視圖;圖3是實施例一中注塑半成品放于下模的容腔內時的主視圖;圖4是實施例一中注塑半成品被切割前的主視圖;圖5是實施例一中注塑半成品被切割后的主視圖;其中1、注塑半成品;10、注塑成品;11、澆口 ;2、切刀;3、上模;30、導向孔;4、下 模;40、導桿;41、容腔;42、注塑成品落料孔;43、澆口落料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參見圖4和圖5所示,一種注塑件澆口切割裝置,被該切割裝置加工的 注塑半成品I由8個注塑成品10和與每一注塑成品均相連的澆口 11構成,且8個注塑成 品10分為2組對稱地分布于所述澆口 11的兩側。如圖1 圖3所示,所述切割裝置包括8把切刀2、上模3、設于該上模3下方的下 模4,所述下模4的四個角上分別固設有I根導桿40,所述上模3上對應于導桿40的位置 開設有4個導向孔30,所述導桿40對應地插設于導向孔30內。所述下模4的上側開設有用于容納注塑半成品I的容腔41,且該容腔41下方正對 于所述注塑成品10和澆口 11的位置分別開設有不連通的注塑成品落料孔42和澆口落料 孔43,所述注塑成品落料孔42和澆口落料孔43構成該切割裝置的落料孔。本實施例中,所述落料孔由一長條形澆口落料孔43和對稱地設于該澆口落料孔 43兩側的8個注塑成品落料孔42構成。每一所述注塑成品10和澆口 11的連接位置位于所述澆口落料孔43的正上方。所 述上模3上正對于每一所述注塑成品10與澆口 11的連接位置固設有一把切刀2。本技術的切割步驟如下所述(I)將注塑半成品按照正確的位置放于下模上的容腔內;(2)啟動與上模相連的驅動裝置,推動上模下移,使各切刀與其對應的澆口接觸, 將澆口切斷;(3)注塑成品和澆口分別自注塑成品落料孔和澆口落料孔落下;(4)上模驅動裝置的輸出軸縮回,帶動上模遠離下模,完成一件注塑件的澆口切 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注塑件澆口切割裝置,其特征是:被該切割裝置加工的注塑半成品(1)由至少2個注塑成品(10)和與注塑成品相連的澆口(11)構成,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刀(2)、上模(3)、設于該上模(3)下方的下模(4),所述下模(4)上固設有至少2根導桿(40),所述上模(3)上對應于導桿(40)的位置開設有導向孔(30),所述導桿(40)對應地插設于導向孔(30)內;?所述下模(4)的上側開設有用于容納注塑半成品(1)的容腔(41),且該容腔(41)下方開設有落料孔;?所述上模(3)上正對于每一所述注塑成品(10)與澆口(11)的連接位置固設有一把切刀(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注塑件澆口切割裝置,其特征是被該切割裝置加工的注塑半成品(I)由至少2個注塑成品(10)和與注塑成品相連的澆口(11)構成,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刀(2)、上模(3)、設于該上模(3)下方的下模(4),所述下模(4)上固設有至少2根導桿(40),所述上模(3)上對應于導桿(40)的位置開設有導向孔(30),所述導桿(40)對應地插設于導向孔(30)內; 所述下模(4)的上側開設有用于容納注塑半成品(I)的容腔(41),且該容腔(41)下方開設有落料孔; 所述上模(3)上正對于每一所述注塑成品(10)與澆口(11)的連接位置固設有一把切刀⑵。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件澆口切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容腔(41)下方正對于所述注塑成品(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慶銅,
申請(專利權)人:奇多精密塑膠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