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凈化器,它包括生物除臭裝置,在所述生物除臭裝置下部設有多孔布氣管道,在所述多孔布氣管道上方依次設有第一多孔承載板、第一微生物菌劑填料區、第一多孔噴淋管道、第二多孔承載板、第二微生物菌劑填料區、第二多孔噴淋管道、第三多孔承載板和活性炭填料區,所述生物除臭裝置底部通過管道與循環液槽相通,所述生物除臭裝置頂部設有排氣口,在所述排氣口上設有除霧器,所述第一多孔噴淋管道和第二多孔噴淋管道與空氣壓縮機、高壓泵相連,所述高壓泵通過管道與所述循環液槽相通,所述循環液槽通過管道與生物菌劑儲存槽相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占地面積小,投資成本低,方便操作,除臭效率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凈化器
本技術涉及一種生物處理廢氣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去除生活垃圾、污水 和污泥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氣味物質的臭氣生物除臭凈化器。
技術介紹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污水和污泥處理過程中散發出惡臭氣體直接影響到周邊居民 生活健康,其中的危害逐步被人們認識和理解,并把它認為全球七大危害之一。惡臭作為一 種感觀污染,其成分復雜,各個成分濃度較低,污染源眾多,難以確定,而且受生理習慣、主 觀感受、氣候條件以及重要惡臭物質相互作用等復雜因素的影響,難以分析監測和建立國 家標準。研究學者主要把他們劃分五大類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鹵素及衍生物,烴類及 芳香烴,含氧有機物。目前,國內外惡臭污染控制技術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法主要 包括吸附法、掩蔽法和擴散法,具有操作簡單、見效快等優點,但該法僅適合處理低濃度、小 范圍的惡臭物質,且成本較高、存在二次污染;化學方法主要包括化學洗滌法、氧化法和焚 燒法,具有效率高、適用范圍廣,但該方法存在除臭設施投資高、運行費用貴、持續時間短; 生物除臭法是酶制品除臭劑、植物除臭劑和微生物除臭劑等制劑去除惡臭氣體,其中微生 物除臭劑很多應用在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湖泊、食品廠、養殖場等不同場所,但由于成 本較高,操作困難,還未得到廣泛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占地面積 小,投資成本低,方便操作,除臭效率高的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凈化器。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凈 化器,它包括生物除臭裝置,在所述生物除臭裝置下部設有多孔布氣管道,在所述多孔布氣 管道上方依次設有第一多孔承載板、第一微生物菌劑填料區、第一多孔噴淋管道、第二多孔 承載板、第二微生物菌劑填料區、第二多孔噴淋管道、第三多孔承載板和活性炭填料區,所 述生物除臭裝置底部通過管道與循環液槽相通,所述生物除臭裝置頂部設有排氣口,在所 述排氣口上設有除霧器,所述第一多孔噴淋管道和第二多孔噴淋管道與空氣壓縮機、高壓 泵相連,所述高壓泵通過管道與所述循環液槽相通,所述循環液槽通過管道與生物菌劑儲 存槽相通。所述生物除臭裝置的底部為漏斗狀。在所述多孔布氣管道的進氣端設有高壓風機。在所述第一多孔噴淋管道和第二多孔噴淋管道上設有霧化噴頭。在所述空氣壓縮機前端設有第一閥門,在所述高壓泵前端設有第二閥門,在所述 生物菌劑儲存槽前端設有第三閥門。在所述活性炭填料區相對應的生物除臭裝置外壁上設有換料窗門。[0011 ] 在所述循環液槽下部設有排空口。所述活性炭填料區分為三層,逐級凈化余氣。有益效果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是本技術占地面積小, 設備投資運行成本低,便于管理,對臭味氣體采用兩級生物滴濾處理和三級活性炭吸附處 理,提高了生物除臭的效率和空氣凈化質量;在系統中配置有空氣壓縮機,提高噴淋的水 中補充大量的氧氣,為生物滴濾區內部供應足夠氧氣,為好氧和兼性厭氧除臭微生物菌群 生長提供充分的條件,同時抑制了區域內部厭氧微生物菌群的生長,避免二次惡臭氣體產 生。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生物除臭裝置;2、多孔布氣管道;3、第一多孔承載板;4、第一微生物菌劑填料 區;5、第一多孔噴淋管道;6、第二多孔承載板;7、第二微生物菌劑填料區;8、第二多孔噴 淋管道;9、第三多孔承載板;10、活性炭填料區;11、循環液槽;12、排氣口 ;13、除霧器;14、 空氣壓縮機;15、高壓泵;16、生物菌劑儲存槽;17、高壓風機;18、霧化噴頭;19、第一閥門; 20、第二閥門;21、第三閥門;22、換料窗門;23、排空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凈化器,它包括生物除臭 裝置1,在所述生物除臭裝置I下部設有多孔布氣管道2,在所述多孔布氣管道2上方依次 設有第一多孔承載板3、第一微生物菌劑填料區4、第一多孔噴淋管道5、第二多孔承載板6、 第二微生物菌劑填料區7、第二多孔噴淋管道8、第三多孔承載板9和活性炭填料區10,所 述生物除臭裝置I底部通過管道與循環液槽11相通,所述生物除臭裝置I頂部設有排氣口 12,在所述排氣口 12上設有除霧器13,所述第一多孔噴淋管道5和第二多孔噴淋管道8與 空氣壓縮機14、高壓泵15相連,所述高壓泵15通過管道與所述循環液槽11相通,所述循 環液槽11通過管道與生物菌劑儲存槽16相通;所述生物除臭裝置I的底部為漏斗狀;在 所述多孔布氣管道2的進氣端設有高壓風機17 ;在所述第一多孔噴淋管道5和第二多孔噴 淋管道8上設有霧化噴頭18 ;在所述空氣壓縮機14前端設有第一閥門19,在所述高壓泵 15前端設有第二閥門20,在所述生物菌劑儲存槽16前端設有第三閥門21 ;在所述活性炭 填料區10相對應的生物除臭裝置I外壁上設有換料窗門22 ;在所述循環液槽11下部設有 排空口 23 ;惡臭氣體通過高壓風機進入生物除臭裝置下部,然后經底部的多孔玻璃鋼格柵 板承載BM微生態制劑生物填料,同時高壓水泵和空氣壓縮機運行,把循環液槽的水分和空 氣充分混合,通過裝有霧化噴頭的噴淋管道進行噴淋,與進入臭氣分子逆向流動,充分加濕 臭氣,補充足夠的氧氣,讓BM微生態填料區充分降解臭氣分子,殘留不能降解的臭氣分子 過多孔格柵板承載的活性炭填料盒吸附過濾后,經過安裝在排氣口上的除霧器排出,活性 炭填料盒采用玻璃鋼制作而成,填料盒在生物除臭裝置中放置的排列方向與臭氣分子流動 的方向垂直,達到充分吸附未降解臭氣物質的效果,在生物除臭裝置上設置換料窗口,對于活性炭吸附能力較差時,可以通過換料窗口隨水更換任何一個填料盒,BM微生態制劑儲存 槽與循環液槽構架整個工藝中BM微生態制劑投加系統,按照一定的比例通過布水管道投 入生物填料區,保證生物填料區有益細菌的除臭優勢。本技術占地面積小,設備投資運 行成本低,便于管理,對臭味氣體采用兩級生物滴濾處理和三級活性炭吸附處理,提高了生 物除臭的效率和空氣凈化質量;在系統中配置有空氣壓縮機,提高噴淋的水中補充大量的 氧氣,為生物滴濾區內部供應足夠氧氣,為好氧和兼性厭氧除臭微生物菌群生長提供充分 的條件,同時抑制了區域內部厭氧微生物菌群的生長,避免二次惡臭氣體產生。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思路及方法,具體實現該技術方案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以 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 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 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凈化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生物除臭裝置(1),在所述生物除臭裝置(1)下部設有多孔布氣管道(2),在所述多孔布氣管道(2)上方依次設有第一多孔承載板(3)、第一微生物菌劑填料區(4)、第一多孔噴淋管道(5)、第二多孔承載板(6)、第二微生物菌劑填料區(7)、第二多孔噴淋管道(8)、第三多孔承載板(9)和活性炭填料區(10),所述生物除臭裝置(1)底部通過管道與循環液槽(11)相通,所述生物除臭裝置(1)頂部設有排氣口(12),在所述排氣口(12)上設有除霧器(13),所述第一多孔噴淋管道(5)和第二多孔噴淋管道(8)與空氣壓縮機(14)、高壓泵(15)相連,所述高壓泵(15)通過管道與所述循環液槽(11)相通,所述循環液槽(11)通過管道與生物菌劑儲存槽(16)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凈化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生物除臭裝置(1),在所述生物除臭裝置(I)下部設有多孔布氣管道(2),在所述多孔布氣管道(2)上方依次設有第一多孔承載板(3)、第一微生物菌劑填料區(4)、第一多孔噴淋管道(5)、第二多孔承載板(6)、第二微生物菌劑填料區(7)、第二多孔噴淋管道(8)、第三多孔承載板(9)和活性炭填料區(10),所述生物除臭裝置(I)底部通過管道與循環液槽(11)相通,所述生物除臭裝置(I)頂部設有排氣口( 12),在所述排氣口( 12)上設有除霧器(13),所述第一多孔噴淋管道(5)和第二多孔噴淋管道(8)與空氣壓縮機(14)、高壓泵(15)相連,所述高壓泵(15)通過管道與所述循環液槽(11)相通,所述循環液槽(11)通過管道與生物菌劑儲存槽(16 )相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凈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南華,李春燕,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碧程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