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腿部康復性輔助運動機,屬于保健與康復醫療器械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由機架、變頻器、電機、軸、帶輪、腳蹬、腳架、齒輪、雙聯齒輪、錐齒輪、搖桿、撥叉組成的,它是以電動機為原動機,通過變頻器變速,帶輪傳動,用撥叉撥動不同齒輪嚙合實現不同功能之間的切換。具有球殼的錐齒輪、搖桿、腳架組成一種工作機構,帶動腳踝活動;曲柄、腳蹬組成另一種工作機構,帶動腿部運動。(*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腿部康復性輔助運動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腿部康復性輔助運動機,屬于保健與康復醫療器械領域。
技術介紹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心情舒暢。但對于長期臥床的病人、行動不便的老人及腿腳長期酸痛、麻木的人來說,進行體育鍛煉便成了一種奢望,如果長期不活動會使其情況更加惡化,甚至失去活動能力。除了上述人群,對于腿部受傷后恢復性階段的運動員來說,受傷后,在休養期間,還無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一些康復性運動,而這些運動對其恢復又非常重要,因為這可以幫助腿部血液循環,肌肉恢復功能,關節保持靈活。經調研,目前保健器材市場上多以健身器材和按摩器材為主,而主動輔助腿部活動的器材非常匱乏,加之目前市場上的保健器材產品價格高,不適宜家用,體積大,占用較大空間, 所以很需要一種腿部康復性輔助運動機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腿部康復性輔助運動機。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腿部康復性輔助運動機針對人體腿部三大關節,即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以及腿部肌肉的主要運動方式設計的運動機構,其運動軌跡可以充分滿足腿部活動的要求,使腿部肌肉、關節可得到全方位的鍛煉、活動、放松。本技術采用電動機為原動機,電動機的變速采用變頻器以減輕整體重量,且可以獲得無級變速。為實現不同運動功能之間的切換,設置三根軸,一根為中軸,另外兩根為前軸和后軸,電動機將動力通過帶傳動傳遞到中軸上,中軸上裝有雙聯齒輪,通過撥叉撥動可使雙聯齒輪與另外兩·根軸上的齒輪分別嚙合,前軸將動力傳至腳架,后軸將動力傳至腳蹬,由此實現了功能切換。腳架主要輔助腳踝的運動,為使腳踝獲得充分的運動,此處設計讓腳架輔助腳做以腳跟為頂點,腳長度為母線的圓錐運動。為實現此運動,設置一搖桿, 桿兩端及中部為球頭,一端的球頭與腳架前部球殼形成球鉸,中部球頭與固定在機架上的球殼組成球鉸,搖桿另一端端部上的球頭與腳架前部的球殼配合,腳架后部上的球頭與底板上的球殼配合,機架和底板固定不動,當加工有球殼的錐齒輪轉動時,腳架即被帶動做圓錐運動,帶動腳踝活動。為調節腳架運動幅度和適應腳尺寸大小,腳架的長度可調。為實現對腿部的輔助運動,受人騎自行車的啟發,反其道行之,讓腳蹬帶動腿活動。為實現此功能,設置曲柄與腳蹬,使后軸傳來的動力帶動曲柄轉動,曲柄上裝著腳蹬,當腳搭在腳蹬上, 則可帶著腿運動。為使機構功能多樣化,將曲柄設計成可拆卸的,腳蹬設計成可掰動的,當拆下一組曲柄與腳蹬時,便可將整機放倒,側面著地,利用未拆的腳蹬帶動小腿做以膝為頂點,小腿為母線的圓錐運動。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幫助使用者腿部進行充分活動,且幅度、速度均可調, 促進使用者腿部的血液循環,保持或有利于恢復腿部關節、肌肉機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傳動部分放大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輔助腿部活動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輔助腳踝運動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的另一種輔助腿部活動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的腳架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的專門加工有球殼的錐齒輪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技術的腳蹬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電動機,2、帶輪,3、皮帶,4、底板,5、機架,6、后軸,7、前軸直齒輪,8、撥叉軸,9、中軸,10、后軸直齒輪,11、曲柄,12、腳蹬,13、撥桿,14、撥叉,15、雙聯齒輪,16、導向平鍵,17、錐齒輪軸系,18、專門加工有球殼的錐齒輪,19、錐齒輪,20、前軸,21、支撐環,22、軸承,23、搖桿,24、變頻器,25、腳架具體實施方式在附圖1中,整體的結構為框架式,以充分利用空間,縮小尺寸,框架由機架5與底板4組成。整個框架 分為三層,第一層放置電動機1,第二層放置變頻器24,第三層安裝傳動機構,并架設撥叉軸8的滑動軌道。用電動機作為整機的原動機,電動機的變速完全由用變頻器4實現,以減輕整體重量,且可以獲得無級變速,適應使用者的多樣要求。電動機轉軸輸出的動力經皮帶3、帶輪2傳遞到位于第三層中間位置的中軸9上,中軸9上套有一個雙聯齒輪15,二者通過導向平鍵16連接,雙聯齒輪15上兩齒輪之間可卡入撥叉14,撥叉14 由撥叉軸8帶動,可撥動雙聯齒輪15,撥叉軸15又由撥桿13撥動。當撥動雙聯齒輪15與前軸直齒輪7嚙合時,前軸20即被帶動。前軸20兩端各安裝有一個錐齒輪19,這兩個錐齒輪19正好分別與兩個專門加工有球殼的錐齒輪18嚙合,這兩個錐齒輪18軸線與水平面成45°且連同其軸系17被固定在第三層上專門為其豎起的立柱上。其上的球殼與搖桿23 一端端部的球頭配合組成球鉸,搖桿中部球頭與機架5上的球殼配合,搖桿23另一端端部上的球頭與腳架25前部的球殼配合,腳架后部上的球頭與底板4上的球殼配合,由于機架 5和底板4固定不動,所以當專門加工有球殼的錐齒輪18轉動時,腳架25即被帶動做圓錐運動。使用者坐在椅子上,把腳放在腳架25上時便可活動腳踝,當撥動雙聯齒輪15與后軸直齒輪10嚙合時,后軸6即被帶動,后軸兩端安裝的是兩個可拆卸的曲柄11,曲柄上裝有腳蹬12,使用者把雙腳放在腳蹬上便可活動雙腿,動作如騎自行車一般。當拆下一組曲柄與腳蹬時,便可將整機放倒,側面著地,利用未拆的腳蹬帶動小腿做以膝為頂點,小腿為母線的圓錐運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腿部康復性輔助運動機,主要是由機架、底板、電機、變頻器、前軸、中軸、后軸、前軸直齒輪、后軸直齒輪、帶輪、腳蹬、腳架、齒輪、雙聯齒輪、錐齒輪、搖桿、撥叉組成的,其特征在于:具有球殼的錐齒輪、搖桿、腳架組成一種工作機構,曲柄、腳蹬組成一種工作機構,通過撥叉撥動雙聯齒輪與不同齒輪的嚙合以及通過改變整機的放置方式和掰動腳蹬實現運動功能之間的切換。
【技術特征摘要】
1.腿部康復性輔助運動機,主要是由機架、底板、電機、變頻器、前軸、中軸、后軸、前軸直齒輪、后軸直齒輪、帶輪、腳蹬、腳架、齒輪、雙聯齒輪、錐齒輪、搖桿、撥叉組成的,其特征在于具有球殼的錐齒輪、搖桿、腳架組成一種工作機構,曲柄、腳蹬組成一種工作機構,通過撥叉撥動雙聯齒輪與不同齒輪的嚙合以及通過改變整機的放置方式和掰動腳蹬實現運動功能之間的切換。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康復性輔助運動機,其特征在于通過撥叉撥動套在中軸上的雙聯齒輪與前軸直齒輪或后軸直齒輪嚙合,實現中軸帶動前軸運動或中軸帶動后軸運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康復性輔助運動機,其特征在于錐齒輪上具有專門加工的球殼,其上的球殼與搖桿一端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純修,靳同紅,王曉偉,
申請(專利權)人:呂純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