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包括:床體;支撐于所述床體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設置于所述床體上的第一床板、大腿部床板和小腿部床板,所述大腿部床板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小腿部床板,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床體或第一床板;第一驅動裝置,安裝于所述大腿部床板和床體之間,以驅動所述大腿部床板轉動;腳部固定裝置,安裝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上方,包括垂直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表面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腳部固定裝置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使患者能夠根據自身康復需要進行主動式屈伸訓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包括:床體;支撐于所述床體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設置于所述床體上的第一床板、大腿部床板和小腿部床板,所述大腿部床板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小腿部床板,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床體或第一床板;第一驅動裝置,安裝于所述大腿部床板和床體之間,以驅動所述大腿部床板轉動;腳部固定裝置,安裝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上方,包括垂直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表面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腳部固定裝置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使患者能夠根據自身康復需要進行主動式屈伸訓練。【專利說明】
本申請屬于醫療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醫療床是病房護理的重要醫療設備之一。傳統的醫療床的結構包括:床體,床體上依次支承有背部床板、腰部床板、腿部床板,所述的腰部床板固定安裝在床架上,背部床板與腿部床板分別鉸接在腰部床板的兩端,在背部床板與床架之間設置有背板驅動裝置,在背板驅動裝置的驅動下背部床板能繞著其與腰部床板的連接端向上傾斜,腿部床板與床架之間設置有腿部床板驅動裝置,在腿部床板驅動裝置的驅動下腿部床板能繞著其與腰部床板的連接端整體向上或向下傾斜。傳統的醫療床通過分別使背部床板和腿部床板傾斜為患者提供了多個不同的體位,從而幫助患者克服長期單一臥床姿勢的不適。但因偏癱、腦血栓、外傷等造成的腿部運動障礙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腿部康復訓練的輔助治療。而目前傳統的醫療床無法滿足患者腿部康復訓練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決傳統醫療床無法滿足患者腿部訓練的要求。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包括:床體;支撐于所述床體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設置于所述床體上的第一床板、大腿部床板和小腿部床板,所述大腿部床板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小腿部床板,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床體或第一床板;第一驅動裝置,安裝于所述大腿部床板和床體之間,以驅動所述大腿部床板轉動;腳部固定裝置,安裝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上方,包括垂直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表面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于所述第一驅動>J-U ρ?α裝直。優選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中,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兩側設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為繩帶或擋板。優選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中,所述腳部固定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定位板呈L型設置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貼近所述小腿部床板的表面設置。優選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中,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兩側設有繩帶。優選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中,所述小腿部床板上還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方安裝有滑軌,所述腳部固定裝置滑動于所述滑軌上。 優選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中,所述腳部固定裝置和床體之間還設有伺服電極,所述伺服電機位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下方。優選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中,所述大腿部床板包括并列設置的大腿部第一床板和大腿部第二床板,所述小腿部床板包括并列設置的小腿部第一床板和小腿部第二床板,所述大腿部第一床板和小腿部第一床板轉動連接,所述大腿部第二床板和小腿部第二床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設有兩個,分別安裝于所述大腿部第一床板與床體之間以及大腿部第二床板與床體之間,所述腳部固定裝置設有兩個,分別安裝于所述小腿部第一床板和小腿部第二床板的上方。優選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中,所述小腿部第一床板和小腿部第二床板的下方分別設有滾輪,所述床體上對應所述滾輪的下方設有滑軌。優選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中,所述第一床板包括背部床板和臀部床板,所述背部床板轉動連接于所述臀部床板或床體,所述腿部康復訓練床還包括連接于所述背部床板和床體之間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第二手柄、第二絲桿、第三推桿和第三推桿套筒,所述第三推桿滑動設于第三推桿套筒內,所述第三推桿套設于所述第二絲桿的外側,所述第二絲桿與第二推桿之間配合設有螺紋表面,所述第三推桿的末端轉動連接于所述背部床板。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的訓練方法,壓力傳感器檢測使用者腳部對第一定位板壓力的大小,并將壓力信息實時反饋給第一驅動裝置,第一驅動裝置根據壓力信息的周期變化驅動大腿部床板在一定的角度范圍內同步作周期性的往復運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腳部固定裝置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使患者能夠根據自身康復需要進行主動式屈伸訓練。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康復訓練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康復訓練床的使用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康復訓練床底部的結構示意圖;圖4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康復訓練床底部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5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的側視圖;圖6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的俯視圖;圖7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電動缸的剖視圖;圖8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手臂訓練組件的立體放大圖;圖9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控制裝置的立體爆炸圖;圖10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中康復訓練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中腳部固定裝置的立體放大圖;圖1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中康復訓練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3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中踝關節訓練裝置的立體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參圖1和圖2所示,康復訓練床包括床體11、床板12、護欄13、支架14、手臂訓練組件15、控制裝置16和支腳組件17。床體11為一矩形框架,定義其長邊位于第一方向,短邊位于第二方向。床板12支撐于床體11上,包括沿第一方向上依次設置的背部床板121、臀部床板122、大腿部床板123和小腿部床板124。大腿部床板123和小腿部床板124均為分體式設置,其中,大腿部床板123包括并列設置的大腿部第一床板1231和大腿部第二床板1232,小腿部床板124包括并列設置的小腿部第一床板1241和小腿部第二床板1242,大腿部第一床板1241的兩端分別與小腿部第一床板1241以及臀部床板122相鉸接,大腿部第二床板1242的兩端分別與小腿部第二床板1242以及臀部床板122相鉸接,臀部床板122的另一端與背部床板121相鉸接。易于想到的是,大 腿部第一床板1231和大腿部第二床板1232靠近臀部床板122的一側也可以直接與床體11鉸接。背部床板121靠近臀部床板122的一側也可以直接與床體11鉸接。參圖3所示,床體11對應于臀部床板122下方的兩側分別設有安裝部111,安裝部111上沿第二方向上開設有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腿部主動康復訓練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體;支撐于所述床體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設置于所述床體上的第一床板、大腿部床板和小腿部床板,所述大腿部床板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小腿部床板,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床體或第一床板;第一驅動裝置,安裝于所述大腿部床板和床體之間,以驅動所述大腿部床板轉動;腳部固定裝置,安裝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上方,包括垂直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表面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立勛,董一龍,徐金隨,張永發,韓亮,趙向東,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永發醫用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