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熱回收裝置,公開了一種生物質電廠廢熱回收供熱系統,包括蒸汽管路、冷卻水循環管路、內循環管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供熱管路,所述的供熱管路連接爐渣換熱器,經過水水換熱器吸收熱量后,連接到熱用戶端。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熱交換方式,回收生物質電廠煙風、爐渣以及循環冷卻水中的余熱,并用以生活生產供熱,具有熱能回收利用率高,節能環保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廢熱回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生物質電廠循環冷卻水、煙氣、爐渣廢熱回收供熱系統。
技術介紹
生物質發電廠的循環冷卻水熱能通過冷卻塔、煙氣熱通過煙 排入大氣形成巨大的熱能損失、爐渣熱能通過灰渣排入環境,是生物質發電廠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不僅造成能量和水或電的浪費,同時也嚴重地污染了環境和大氣。生物質發電廠與燃煤火力發電廠一個重要區別就在于生物質發電廠的燃燒廢氣中含硫量極低,冷凝后也不會形成硫酸,腐蝕設備。所以生物質電廠對其所排放的煙風沒有一定的溫度要求,完全可以將煙風中的熱量加以回收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循環冷卻水、煙氣、爐渣等廢熱難以回收與利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采用熱泵技術、煙氣換熱器、爐渣換熱器回收生物質電廠廢熱的供熱系統。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生物質電廠廢熱回收供熱系統,包括蒸汽管路、循環冷卻水管路、內循環管路,還包括供熱管路,所述的供熱管路連接爐渣換熱器,經過水水換熱器吸收熱量后,連接到熱用戶端。鍋爐爐渣中含有大量余熱,供熱管路通過爐渣換熱器回收爐渣中的余熱,并經過水水換熱器回收鍋爐煙風和冷卻水中的余熱,進而輸送到熱用戶端,實現廢熱回收和供熱。作為優選,本專利技術還包括煙氣換熱管路,所述的煙氣換熱管路設有煙氣換熱器,經過煙氣換熱器獲得的高溫熱水作為吸收式熱泵的驅動熱源,吸收式熱泵吸收循環冷卻水廢熱,通過煙氣換熱器進一步升溫后通過水水換熱器送到熱用戶。所述煙氣換熱管路經過煙氣換熱器進行吸熱,再連接到吸收熱泵進行放熱,而后通過煙氣換熱循環泵的作用,煙氣換熱管路循環回收煙氣中的廢熱,并提供給吸收熱泵做驅動熱源和進一步提升吸內循環管路輸出的熱水溫度。作為優選,所述的內循環管路經過吸收熱泵、煙氣換熱器以及水水換熱器,水水換熱器連接內循環泵,形成循環管路。內循環管路通過循環冷卻水管路上的吸收熱泵以及煙氣換熱管路上的煙氣換熱器進行熱交換獲取熱能,然后通過水水換熱器將獲得的熱能以熱交換的方式傳遞給供熱管路。作為優選,所述的蒸汽管路連接汽輪機與凝汽器。作為優選,所述的蒸汽管路的蒸汽經過汽輪機做功,將汽輪機排出的乏汽輸送至凝汽器,乏汽經過凝汽器將熱能傳遞給循環冷卻水管路中的冷卻水后變成凝結水排出。作為優選,所述的循環冷卻水管路從冷卻循環水池開始,經過冷卻循環泵、凝汽器、吸收式熱泵以后回到冷卻循環水池。所述的冷卻水循環管路中還設有循環冷卻水泵。通過內循環管路將吸收式熱泵吸收的循環冷卻水管路中的熱能傳遞給供熱管路,提高了熱能的利用率。作為優選,所述的內循環管路上還設有內循環泵,所述的內循環泵設置在吸收式熱泵與水水換熱器之間。作為優選,所述的供熱管路上還設有供熱循環泵,所述的供熱循環泵設置在爐渣換熱器與水水換熱器之間。本專利技術通過采用吸收式熱泵技術回收生物質電廠循環冷卻水廢熱、煙氣換熱器回收煙風廢熱、爐渣換熱器回收爐渣中的廢熱,并提供給生活、工作用熱,具有熱能回收利用率高,節能環保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_蒸汽管路、2-循環冷卻水管路、3-煙氣換熱管路、4-內循環管路、5-供熱管路、6-煙氣換熱器、7-吸收式熱泵、9-水水換熱器、10-爐渣換熱器、11-汽輪機、12-凝汽器、21-循環冷卻水池、22-循環冷卻水泵、31-煙氣換熱循環泵、41-內循環泵、52-供熱循環泵、51-終端熱用戶。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一種生物質電廠廢熱回收供熱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蒸汽管路1、循環冷卻水管路2、煙氣換熱管路3、內循環管路4以及供熱管路5。所述的蒸汽管路I連接汽輪機11與凝汽器12 ;循環冷卻水管路2從冷卻循環水池21開始,經過循環冷卻水泵、凝汽器12、吸收熱泵7后回到冷卻循環水池21。蒸汽管路I的蒸汽經過汽輪機11做功后,將汽機11排出的乏汽輸送至凝汽器12,乏汽經過凝汽器12將熱能傳遞給冷卻水循環管路2,帶有熱能的循環冷卻水經過吸收熱泵7吸收并升溫后與內循環管路4進行熱交換,內循環管路4通過經煙氣換熱器6進一步升溫后經水水換熱器9將熱能傳遞給供熱管路5。循環冷卻水管路2經過吸收熱泵7吸收循環冷卻水的熱能并升溫進行進一步的熱能交換,通過內循環管路4將吸收熱泵7吸收循環冷卻水的熱能升溫后經煙氣換熱器6進一步升溫后經水水換熱器9將熱能傳遞給供熱管路5,提高了熱能的利用率。循環冷卻水管路2上設有循環冷卻水泵22,循環冷卻水泵22設置在冷卻循環水池21與凝汽器12之間。循環冷卻水管路2經過吸收熱泵7釋放熱能。蒸汽管路I的蒸汽經過汽輪機11做功后,將汽輪機11排出的乏汽輸送至凝汽器12,乏汽經過凝汽器12將熱能傳遞給冷卻水循環管路2中的冷卻水后變成凝結水排出。鍋爐產生的蒸汽在汽論機中作功,在這個熱媒的循環過程中,需要放出大量的冷凝熱,經汽機作功后的乏汽通過排汽進入凝汽器12,在凝汽器12冷凝的過程中釋放熱能并凝結成水再經加熱后進入鍋爐,此時,經過凝汽器12冷卻水循環管路2中的冷卻水溫度升高。 所述的煙氣換熱管路3設有煙氣換熱器6,煙氣換熱管路3的熱媒水經煙氣換熱器6升溫后作為吸收式熱泵7的驅動熱源,經過吸收熱泵熱吸收后,回到煙氣換熱器6。所述的煙氣換熱管路中還設有循環泵31。所述煙氣換熱管路經過煙氣換熱器6進行吸熱,使煙氣換熱管路3中的水溫達到145°C以上,進而連接到吸收熱泵7做驅動熱源釋放熱量,而后通過循環泵31的作用,煙氣換熱管路3循環回收煙氣中的廢熱。煙氣換熱管路3中的熱水作為吸收式熱泵7的驅動熱源,吸收熱泵7吸收循環冷卻水廢熱并升溫送入內循環管路4,內循環管路4經煙氣換熱器6再升溫后通過水水換熱器9將熱能傳遞給供熱管路5。所述的內循環管路4,經過內循環泵41、吸收式熱泵7、煙氣換熱器6以及水水換熱器9。內循環管路4通過循環冷卻水管路2上的吸收熱泵7、煙氣換熱管路3中的煙氣換熱器6進行熱交換獲取熱能,然后通過水水換熱器9將獲得的熱能以熱交換的方式傳遞給供熱管路5。內循環管路4上設有內循環泵41,內循環泵41設置在吸收式熱泵7與水水換熱器9之間。內循環管路4內的水經過吸收式熱泵7升溫達到90°C左右;然后經過煙氣換熱器6,由于煙氣中的溫度更高,可以將內循環管路4內的水加熱至105°C以上;最后,內循環管路4內的水進入水水換熱器9釋放熱能供熱后回水溫度下降至50°C以下。所述的供熱管路5連接熱用戶端51和爐渣換熱器10,經過水水換熱器9后回到終端熱用戶51。所述的爐渣換熱器10通過熱交換的方式回收鍋爐廢渣中的余熱。供熱管路5上設有供熱循環泵52,供熱循環泵52設置在水水換熱器9與爐渣換熱器10之間。供熱管路5中的熱能通過水水換熱器9和爐渣換熱器10獲得。供熱管路5經過爐渣換熱器10后水溫升高到50°C以上,進而經過水水換熱器9后再次吸收熱能,水溫達到70V以上送到終端熱用戶51。本專利技術通過熱交換方式,回收生物質電廠煙風、爐渣以及冷卻水中的余熱,并用以生活生產供熱,具有熱能回收利用率高,節能環保等優點。以上對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生物質電廠廢熱回收供熱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可依據實際需要做相應變化。綜上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物質電廠廢熱回收供熱系統,包括蒸汽管路(1)、循環冷卻水管路(2)、內循環管路(4),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供熱管路(5),所述的供熱管路(5)經過爐渣換熱器(10)、水水換熱器(9)吸收熱量后,送到終端熱用戶(5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物質電廠廢熱回收供熱系統,包括蒸汽管路(I)、循環冷卻水管路(2)、內循環管路(4),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供熱管路(5),所述的供熱管路(5)經過爐渣換熱器(10)、水水換熱器(9)吸收熱量后,送到終端熱用戶(5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電廠廢熱回收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煙氣換熱管路(3),所述的煙氣換熱管路(3)設有煙氣換熱器¢),煙氣換熱管路(3)經過吸收熱泵(7)進行熱吸收后,通過煙氣換熱循環泵(31)回到煙氣換熱器(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電廠廢熱回收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循環管路⑷吸收熱泵⑵、煙氣換熱器(6)、水水換熱器(9)以及內循環泵(41)形成循環管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電廠廢熱回收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管路(I)連接汽輪機(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同強,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工商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