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布式能源與太陽能海水源熱泵耦合系統,整個系統包括:分布式能源子系統,太陽能海水源熱泵子系統;天燃氣燃燒后一部分能量經過余熱回收后,通過吸收式熱泵直接向供熱末端供熱,排出的尾氣進行換熱再次回收,回收后的能量輸送到熱水蓄水池中,太陽能和海水能源中的熱量也輸送到熱水蓄水池中,熱水蓄水池連接水源熱泵,燃氣機燃燒天燃氣后帶動發電機驅動水源熱泵,最后通過供熱管道向用戶供熱。天燃氣燃燒后余熱的利用解決了太陽能和海水能源的不穩定性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分布式能源和水源熱泵耦合系統,尤其是一種分布式能源與太陽 能海水源熱泵耦合系統。
技術介紹
伴隨著電力需求的增加和世界能源危機的加劇,調整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率, 改善能源安全,解決環境污染己經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點。分布式能源系統是一種建立 在能量梯級利用理念基礎上的多聯供總能系統,通過在需求側根據用戶對能源的不同需 求,實現“溫度對口、梯級利用”的供能模式,將輸送環節的損耗降至最低,從而實現能源利 用效率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利用天然氣為燃料,燃氣機通過燃燒天然氣發電后,產生的 高溫煙氣送入余熱利用設備,冬季可用于取暖,夏季可用于供冷,還可生產生活熱水,驅動 熱量不足部分可由補燃的燃氣進行供應。從而實現對能源的梯級利用,能夠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至80%-90%。太陽能是一種巨大、長久、廣泛、無害的能源,但是收到天氣與黑夜的影響 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太陽能類似,海水能源也由于其不穩定性使得應用困難。這種 常規分布式能源系統存在單一、能源利用率提升受限、經濟欠佳等問題。在新的分布式能源 耦合系統中,它基于常規分布式能源技術耦合了環境、可再生能源、常規能源系統、新型區 域綜合能源規劃、智能電網和智能通信控制技術等,構成了一種新型分布式能源系統,但仍 存在一部分帶有低品位能量的煙氣廢氣直接排放的情況。污染了環境,浪費了能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將天燃氣,太陽能,海水能源綜合利用的耦合系統分布式能源 和太陽能海水源熱泵耦合系統,該系統提高了天燃氣的利用效率,不僅使上網困難的電能 得到充分利用,還補充了太陽能和海水能源的熱量,通過該系統供暖,可以使能源的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本系統的技術方案為,整個耦合系統包括兩個子系統分布式能源子系統,太陽能 海水源熱泵子系統;在分布式能源子系統中,燃氣機燃燒天然氣帶動發電機,發電機發電驅 動發電作為海水源熱泵的電源;同時燃氣機產生的煙氣進入到吸收式熱泵,吸收式熱泵制 備出的熱量通過供熱管道為建筑物供熱;吸收式熱泵排放出的煙氣尾氣進入到冷凝換熱 器;冷凝換熱器換熱后排出的煙氣進入到汽水換熱器,汽水換熱器將冷凝換熱器置換出的 熱量輸送到熱水蓄熱池,換熱過后的廢氣通過廢氣排放管道排出;在太陽能海水源熱泵子 系統中,太陽能集熱板吸收太陽能通過中介水將熱量輸送到熱水蓄熱池,同時海水通過海 水處理站處理后將帶有熱量的低溫海水源輸送到熱水蓄熱池;熱水蓄水池直接連接海水源 熱泵的蒸發器端,將置換出的熱量輸送到供熱管11道為建筑物供熱,供熱管道的中介水換 熱后流回海水源熱泵的冷凝器端,置換熱量后進行再次供熱。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統實現了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煙氣余熱的充分利用,結合太陽能與海水能源提高了水源熱泵蒸發器端的進水水溫,提高了系統整體效率。在 冬季海水溫度過低的時候,太陽能和天燃氣回收的能源能夠補充其熱量,在太陽能不充足 的時候,海水源和天燃氣能源能夠補充其熱量。整個過程中天燃氣能源、太陽能源、海水能 源相互補充,提高了該系統的實用性。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案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圖。圖中,1.燃氣機,2.發電機,3.冷凝換熱器,4.吸收式熱泵,5.汽水換熱器,6.廢 氣排放管道,7.太陽能集熱板,8.海水處理站,9.熱水蓄熱池,10.海水源熱泵,11.供熱管道。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中,整個系統包括兩個子系統分布式能源子系統,太陽能海水源熱泵子系 統;在分布式能源子系統中,燃氣機I燃燒天然氣帶動發電機2,發電機2發電驅動發電作 為海水源熱泵10的電源;同時燃氣機I產生的煙氣進入到吸收式熱泵4,吸收式熱泵4制 備出的熱量通過供熱管道11為建筑物供熱;吸收式熱泵4排放出的煙氣尾氣進入到冷凝換 熱器3 ;冷凝換熱器3換熱后排出的煙氣進入到汽水換熱器5,汽水換熱器5將冷凝換熱器 3置換出的熱量輸送到熱水蓄熱池9,換熱過后的廢氣通過廢氣排放管道6排出;在太陽能 海水源熱泵子系統中,太陽能集熱板7吸收太陽能通過中介水將熱量輸送到熱水蓄熱池9, 同時海水通過海水處理站8處理后將帶有熱量的低溫海水源輸送到熱水蓄熱池9 ;熱水蓄 水池9直接連接海水源熱泵10的蒸發器端,將置換出的熱量輸送到供熱管11道為建筑物 供熱,供熱管道11的中介水換熱后流回海水源熱泵10的冷凝器端,置換熱量后進行再次供 熱。本專利技術不局限與本實施例,任何在本專利技術披露的技術范圍內的等同構思或者改 變,均列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分布式能源與太陽能海水源熱泵耦合系統,整個系統包括分布式能源子系統,太陽能海水源熱泵子系統;分布式能源子系統包括燃氣機(I)、發電機(2)、冷凝換熱器(3)、吸收式熱泵(4)、汽水換熱器(5)、廢氣排放管道(6);太陽能海水源熱泵子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板(7 )、海水處理站(8 )、熱水蓄熱池(9 )、海水源熱泵(IO )供熱管道(11);其特征在于燃氣機(I)燃燒天然氣帶動發電機(2),發電機(2)發電驅動發電作為海水源熱泵(10)的電源;同時燃氣機(I)產生的煙氣進入到吸收式熱泵(4),吸收式熱泵(4)制備出的熱量通過供熱管道(11)為建筑物供熱;吸收式熱泵(4)排放出的煙氣尾氣進入到冷凝換熱器(3);冷凝換熱器(3)換熱后排出的煙氣進入到汽水換熱器(5),汽水換熱器(5)將冷凝換熱器(3 )置換出的熱量輸送到熱水蓄熱池(9 ),換熱過后的廢氣通過廢氣排放管道(6 )排出;太陽能集熱板(7)吸收太陽能通過中介水將熱量輸送到熱水蓄熱池(9),同時海水通過海水處理站(8)處理后將帶有熱量的低溫海水源輸送到熱水蓄熱池(9);熱水蓄水池(9)直接連接海水源熱泵(10)的蒸發器端。全文摘要一種分布式能源與太陽能海水源熱泵耦合系統,整個系統包括分布式能源子系統,太陽能海水源熱泵子系統;天燃氣燃燒后一部分能量經過余熱回收后,通過吸收式熱泵直接向供熱末端供熱,排出的尾氣進行換熱再次回收,回收后的能量輸送到熱水蓄水池中,太陽能和海水能源中的熱量也輸送到熱水蓄水池中,熱水蓄水池連接水源熱泵,燃氣機燃燒天燃氣后帶動發電機驅動水源熱泵,最后通過供熱管道向用戶供熱。天燃氣燃燒后余熱的利用解決了太陽能和海水能源的不穩定性問題。文檔編號F24D3/18GK102997313SQ20121047608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專利技術者姚偉君, 畢海洋, 李猛 申請人:大連眾瑞供熱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分布式能源與太陽能海水源熱泵耦合系統,整個系統包括:分布式能源子系統,太陽能海水源熱泵子系統;分布式能源子系統包括:燃氣機(1)、發電機(2)、冷凝換熱器(3)、吸收式熱泵(4)、汽水換熱器(5)、廢氣排放管道(6);太陽能海水源熱泵子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板(7)、海水處理站(8)、熱水蓄熱池(9)、海水源熱泵(10)供熱管道(11);其特征在于:燃氣機(1)燃燒天然氣帶動發電機(2),發電機(2)發電驅動發電作為海水源熱泵(10)的電源;同時燃氣機(1)產生的煙氣進入到吸收式熱泵(4),吸收式熱泵(4)制備出的熱量通過供熱管道(11)為建筑物供熱;吸收式熱泵(4)排放出的煙氣尾氣進入到冷凝換熱器(3);冷凝換熱器(3)換熱后排出的煙氣進入到汽水換熱器(5),汽水換熱器(5)將冷凝換熱器(3)置換出的熱量輸送到熱水蓄熱池(9),換熱過后的廢氣通過廢氣排放管道(6)排出;太陽能集熱板(7)吸收太陽能通過中介水將熱量輸送到熱水蓄熱池(9),同時海水通過海水處理站(8)處理后將帶有熱量的低溫海水源輸送到熱水蓄熱池(9);熱水蓄水池(9)直接連接海水源熱泵(10)的蒸發器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偉君,畢海洋,李猛,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眾瑞供熱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