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成膜性優(yōu)異的光學膜制造用的組合物及由該組合物形成的光學膜。提供一種含有以下的(A)、(B)及(C)的組合物以及由該組合物形成的光學膜。(A):式(A)表示的化合物[式中,Y1表示芳香族雜環(huán)基等。D1及D2表示-C(=O)-O-等。G1及G2表示脂環(huán)式烴基等。L1及L2中至少一個表示具有聚合性基團的有機基團。](B):具有巰基的化合物(C):光聚合引發(fā)劑。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光學膜用組合物及光學膜
本專利技術涉及組合物及光學膜。
技術介紹
在平板顯示裝置(FPD)中采用偏振光板及相位差板等的含有光學膜的構件。作為這樣的光學膜,已知有將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光聚合引發(fā)劑及溶劑的組合物涂布在基材上制造得到的光學膜。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由含有式(ix-1)表示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光聚合引發(fā)劑及溶劑的組合物形成的光學膜。
技術介紹
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31223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將所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組合物涂布在基材上時,根據(jù)其涂布條件的不同,有時在涂布膜中有部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發(fā)生結晶化。因此,該組合物在成膜性方面還有改善的余地。解決課題的手段本專利技術包括以下專利技術。[1]一種組合物,其含有以下的(A)、(B)及(C),(A):式(A)表示的化合物式(A)中,X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NR1-;R1表示氫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Y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6~12的1價芳烴基,或者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3~12的1價芳香族雜環(huán)基;Q3及Q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1~20的1價脂肪族烴基、碳原子數(shù)3~20的脂環(huán)式烴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6~20的1價芳烴基、鹵原子、氰基、硝基、-NR2R3或者-SR2,或者Q3及Q4可以相互鍵合而與它們各自鍵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芳香環(huán)或者芳香族雜環(huán);R2及R3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6的烷基;D1及D2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C(=O)-O-、-C(=S)-O-、-CR4R5-、-CR4R5-CR6R7-、-O-CR4R5-、-CR4R5-O-CR6R7-、-CO-O-CR4R5-、-O-CO-CR4R5-、-CR4R5-O-CO-CR6R7-、-CR4R5-CO-O-CR6R7-或者-NR4-CR5R6-或者-CO-NR4-;R4、R5、R6及R7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氟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G1及G2各自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shù)5~8的2價脂環(huán)式烴基,構成該脂環(huán)式烴基的亞甲基可以被氧原子、硫原子或者-NH-替換,構成該脂環(huán)式烴基的次甲基可以被叔氮原子替換;L1及L2各自獨立地表示1價有機基團,L1及L2中至少一個是具有聚合性基團的有機基團,(B):具有巰基的化合物(C):光聚合引發(fā)劑[2]根據(jù)所述[1]記載的組合物,其中,所述(B)是具有2個以上的巰基的化合物。[3]根據(jù)所述[1]或者[2]記載的組合物,其中,所述(A)是所述式(A)中L1為式(A1)表示的基團且L2為式(A2)表示的基團時的化合物,P1-F1-(B1-A1)k-E1-(A1)P2-F2-(B2-A2)1-E2-(A2)式(A1)及式(A2)中,B1、B2、E1及E2各自獨立地表示-CR4’R5’-、-CH2-CH2-、-O-、-S-、-CO-O-、-O-CO-O-、-CS-O-、-O-CS-O-、-CO-NR1’-、-O-CH2-、-S-CH2-或者單鍵;A1及A2各自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shù)5~8的2價脂環(huán)式烴基或者碳原子數(shù)6~18的2價芳烴基,構成該脂環(huán)式烴基的亞甲基可以被氧原子、硫原子或者-NH-替換,構成該脂環(huán)式烴基的次甲基可以被叔氮原子替換;k及1各自獨立地表示0~3的整數(shù),k為2以上的整數(shù)時,多個B1相互之間相同或者不相同,多個A1相互之間相同或者不相同。1為2以上的整數(shù)時,多個B2相互之間相同或者不相同,多個A2相互之間相同或者不相同。F1及F2表示碳原子數(shù)1~12的2價脂肪族烴基。P1表示聚合性基團。P2表示氫原子或者聚合性基團。R1’表示氫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R4’及R5’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氟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4]一種光學膜,由所述[1]~[3]中任一項記載的組合物中所含的式(A)表示的化合物聚合而形成。[5]根據(jù)所述[4]記載的光學膜,其具有相位差性。[6]一種偏振光板,其含有所述[4]或者[5]記載的光學膜。[7]一種平板顯示裝置,其具有所述[4]或者[5]記載的光學膜。專利技術效果根據(jù)本專利技術,可以提供用于制造成膜性優(yōu)異的光學膜的組合物及由該組合物形成的光學膜。附圖說明圖1是顯示本專利技術涉及的偏振光板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圖。圖2是顯示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圖。圖3是顯示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圖。符號說明1、1’、12:本專利技術的光學膜、2、2’:偏振光膜層、3、3’:膠粘劑層、4a、4b、4c、4d、4e、4、4’:本專利技術的偏振光板、5、5’:粘結層、6:液晶面板、7:有機EL面板、10a、10b:液晶顯示裝置、11:有機EL顯示裝置具體實施方式1.組合物(以下,根據(jù)情況,將本專利技術的組合物稱作“本組合物”)本組合物含有式(A)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根據(jù)情況,稱作“化合物(A)”)、(B)具有硫醇基的化合物及(C)光聚合引發(fā)劑。本專利技術提供本組合物、使用本組合物形成的光學膜等,以下,根據(jù)需要,參考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的說明。另外,圖面中的尺寸等是為了容易看而任意為之的。1-1.化合物(A)本組合物含有化合物(A)。[式(A)中,X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NR1-。R1表示氫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Y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6~12的1價芳烴基,或者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3~12的1價芳香族雜環(huán)基。Q3及Q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1~20的1價脂肪族烴基、碳原子數(shù)3~20的脂環(huán)式烴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6~20的1價芳烴基、鹵原子、氰基、硝基、-NR2R3或者-SR2,或者Q3及Q4可以相互鍵合而與它們各自鍵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芳香環(huán)或者芳香族雜環(huán)。R2及R3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6的烷基。D1及D2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C(=O)-O-、-C(=S)-O-、-CR4R5-、-CR4R5-CR6R7-、-O-CR4R5-、-CR4R5-O-CR6R7-、-CO-O-CR4R5-、-O-CO-CR4R5-、-CR4R5-O-CO-CR6R7-、-CR4R5-CO-O-CR6R7-或者-NR4-CR5R6-或者-CO-NR4-。R4、R5、R6及R7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氟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G1及G2各自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shù)5~8的2價脂環(huán)式烴基,構成該脂環(huán)式烴基的亞甲基可以被氧原子、硫原子或者-NH-替換,構成該脂環(huán)式烴基的次甲基可以被叔氮原子替換;L1及L2各自獨立地表示1價有機基團,L1及L2中至少一個是具有聚合性基團的有機基團。]R1表示的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舉例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及仲丁基等。其中,優(yōu)選碳原子數(shù)1~3的烷基,更優(yōu)選甲基及乙基,特別優(yōu)選甲基。Y1表示的芳烴基舉例有苯基等單環(huán)芳烴基;萘基、蒽基、菲基及聯(lián)苯基等多環(huán)芳烴基(包括稠環(huán)芳烴基)。其中,優(yōu)選苯基及萘基,更優(yōu)選苯基。Y1表示的芳香族雜環(huán)基舉例有呋喃基、吡咯基、噻嗯基、吡啶基及噻唑基等的單環(huán)芳香族雜環(huán)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及苯并噻嗯基等的多環(huán)芳香族雜環(huán)基(包括稠環(huán)芳香族雜環(huán)基)等含有至少一個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等雜原子的芳香族雜環(huán)基。其中,優(yōu)選呋喃基、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合物,其含有式(A)表示的化合物A、具有巰基的化合物B及光聚合引發(fā)劑C,式(A)中,X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NR1?;R1表示氫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Y1表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6~12的1價芳烴基,或者表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3~12的1價芳香族雜環(huán)基;Q3及Q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1~20的1價脂肪族烴基、碳原子數(shù)3~20的脂環(huán)式烴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6~20的1價芳烴基、鹵原子、氰基、硝基、?NR2R3或者?SR2,或者Q3及Q4可以相互鍵合而與它們各自鍵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芳香環(huán)或者芳香族雜環(huán);R2及R3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6的烷基;D1及D2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C(=O)?O?、?C(=S)?O?、?CR4R5?、?CR4R5?CR6R7?、?O?CR4R5?、?CR4R5?O?CR6R7?、?CO?O?CR4R5?、?O?CO?CR4R5?、?CR4R5?O?CO?CR6R7?、?CR4R5?CO?O?CR6R7?或者?NR4?CR5R6?或者?CO?NR4?;R4、R5、R6及R7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氟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G1及G2各自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shù)5~8的2價脂環(huán)式烴基,構成該脂環(huán)式烴基的亞甲基被或不被氧原子、硫原子或者?NH?替換,構成該脂環(huán)式烴基的次甲基被或不被叔氮原子替換;L1及L2各自獨立地表示1價有機基團,L1及L2中至少一個是具有聚合性基團的有機基團。FSA00000789673200011.tif...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9.27 JP 2011-2102831.一種組合物,其含有式(A)表示的化合物A、具有2個以上巰基的化合物B及光聚合引發(fā)劑C,式(A)中,X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NR1-;R1表示氫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Y1表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6~12的1價芳烴基,或者表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3~12的1價芳香族雜環(huán)基;Q3及Q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1~20的1價脂肪族烴基、碳原子數(shù)3~20的脂環(huán)式烴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數(shù)6~20的1價芳烴基、鹵原子、氰基、硝基、-NR2R3或者-SR2,或者Q3及Q4相互鍵合而與它們各自鍵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芳香環(huán)或者芳香族雜環(huán);R2及R3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6的烷基;D1及D2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C(=O)-O-、-C(=S)-O-、-CR4R5-、-CR4R5-CR6R7-、-O-CR4R5-、-CR4R5-O-CR6R7-、-CO-O-CR4R5-、-O-CO-CR4R5-、-CR4R5-O-CO-CR6R7-、-CR4R5-CO-O-CR6R7-或者-NR4-CR5R6-或者-CO-NR4-;R4、R5、R6及R7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氟原子或者碳原子數(shù)1~4的烷基;G1及G2各自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shù)5~8的2價脂環(huán)式烴基,構成該脂環(huán)式烴基的亞甲基被或不被氧原子、硫原子或者-NH-替換,構成該脂環(huán)式烴基的次甲基被或不被叔氮原子替換;L1及L2各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小林忠弘,樸美阿布拉博,
申請(專利權)人:住友化學株式會社,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