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藥用磺胺脒的生產工藝,屬于醫藥化工領域。
技術介紹
磺胺脒(S ulfaguanidine)為白色針狀結晶粉末。無臭無味,遇日光照射顏色逐漸變深。熔點190 193°C。微溶于水、乙醇、丙酮,溶于稀無機酸和沸水,不溶于冷氫氧化鈉溶液,能治療各種細菌性痢疾、腸炎,也可用于防止在腸道手術前的細菌感染等。磺胺脒的工業合成方法是由磺胺和硝酸胍在純堿中熔融,減壓縮合制得,申請人在生產中發現,利用已公開的技術存在這樣的缺陷(I)磺胺和硝酸胍的反應難以完全,導致產品收率不高。原工藝成品雜質含量較高,尤其內毒素含量較高。以現有技術生產出的成品不符合藥用級質量標準。磺胺脒(Sulfaguanidine)的結構式如下所示
【技術保護點】
一種藥用磺胺脒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A:將磺胺,碳酸鈉和硝酸胍以摩爾比為1.2?1.5:1.0:1.5?1.8的比例投料,并加入催化劑和助催化劑;B:溫度升至120℃時,開真空,減壓抽氨和二氧化碳;C:繼續升溫至125~145?℃之間,至物料完全熔融,密閉反應體系,保溫反應1~3小時;D:加原料等重量純化水,攪拌,自然冷卻到50℃,加NaOH水溶液,冷卻至20~30℃,過濾,粗品用水洗至pH為7.0~7.5;E:向溶液中加入活性炭,煮沸、吸附、脫色,經0.45μm濾膜粗濾,0.22μm濾膜精濾、再經過中空纖維超濾,收集濾液;F:濾液冷卻至室溫、離心、流化床干燥、內包、外包。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藥用磺胺脒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A :將磺胺,碳酸鈉和硝酸胍以摩爾比為1. 2-1. 5:1.0:1. 5-1. 8的比例投料,并加入催化劑和助催化劑;B :溫度升至120°C時,開真空,減壓抽氨和二氧化碳;C :繼續升溫至125 145 °C之間,至物料完全熔融,密閉反應體系,保溫反應I 3小時;D :加原料等重量純化水,攪拌,自然冷卻到50°C,加NaOH水溶液,冷卻至20 30°C,過濾,粗品用水洗至pH為7. O 7. 5 ;E 向溶液中加入活性炭,煮沸、吸附、脫色,經O. 45 μ m濾膜粗濾,O. 22 μ m濾膜精濾、再經過中空纖維超濾,收集濾液;F :濾液冷卻至室溫、離心、流化床干燥、內包、外包。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的磺胺,碳酸鈉和硝酸胍的投料摩爾比為1. 2-1. 5:1.0:1. 5-1. 8,最優為1. 26:1.0:1. 7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催化劑為二氯化鐵、三氯化鐵、二氯化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帥放文,王向峰,章家偉,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爾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