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輔助制動及輔助啟動系統,其特征是:包括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所述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上設有機械能輸入部件,所述機械能輸入部件通過離合裝置與一動力輸入軸聯接,所述的動力輸入軸與汽車的車輪驅動軸之間通過錐齒輪傳動連接;所述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通過能量輸出部件對所述車輪驅動軸輸出輔助啟動用的機械能。該系統能把每次制動時車輛損失的動能轉化為某種能量儲存起來,在啟動時再把這部分能量轉化為汽車的動能,減少車輛啟動時能量的消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制動及啟動
,尤其是一種可以輔助汽車制動及啟動的系統。
技術介紹
汽車在行駛中尤其是在鬧市區往往需要頻繁的制動、啟動,每一次啟動都要消耗能量。假設汽車在穩定行駛時擁有的動能是Ek,那么制動時這部分能量將因制動轉化為熱能。再次啟動時要想達到制動前的速度,那仍需要發動機輸出能量最少Ek。如果多次制動、啟動,就要消耗多個Ek的能量。而這些能量在現有條件下都轉化為熱能損失了。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輔助制動及輔助啟動系統,把每次制動時車輛損失的動能轉化為某種能量儲存起來,在啟動時再把這部分能量轉化為汽車的動能,減少車輛啟動時能量的消耗。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汽車輔助制動及輔助啟動系統,包括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所述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上設有機械能輸入部件,所述機械能輸入部件通過離合裝置與一動力輸入軸聯接,所述的動力輸入軸與汽車的車輪驅動軸之間通過錐齒輪傳動連接;所述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通過能量輸出部件對所述車輪驅動軸輸出輔助啟動用的機械能。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包括發電機、儲電池、電動機、變速器;所述的機械能輸入部件為該發電機的輸入軸;所述發動機的輸入軸與所述動力輸入軸之間的離合裝置記為第一離合裝置;所述的能量輸出部件包括電動機、變速器及第二離合裝置;所述電動機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變速器的輸入端,變速器的輸出端通過第二離合裝置聯接動力輸出軸的輸入端,所述動力輸出軸的輸出端通過錐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所述的車輪驅動軸;所述蓄電池儲存由發電機獲取的電能并為所述電動機提供電源;該系統還設有用于控制電動機接通蓄電池的電源開關。作為上述方案的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蓄電池與所述發電機之間串聯有穩壓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包括渦卷彈簧;所述的機械能輸入部件為固定渦卷彈簧的自由端的卷簧軸;渦卷彈簧的另一端為固定端;所述卷簧軸與所述動力輸入軸之間的離合裝置記為第一離合裝置;與所述卷簧軸配合設置有可控制卷簧軸轉動的鎖定裝置;所述的能量輸出部件包括動力輸出軸、第二離合裝置、中間傳動軸;所述的動力輸出軸的輸入端通過所述第二離合裝置與所述中間傳動軸的輸出端聯接,所述動力輸出軸的輸出端通過錐齒輪傳動裝置與所述車輪驅動軸連接;所述中間傳動軸的輸入端通過機械傳動裝置與所述卷簧軸傳動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包括可以通過直線運動儲存能量的彈簧;所述的機械能輸入部件為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自由端的推拉桿,所述彈簧的另一端為固定端;所述的機械能輸入部件為第一傳動軸,該第一傳動軸與所述動力輸入軸之間的離合裝置記為第一離合裝置;該第一傳動軸通過機械傳動機構連接并驅動所述推拉桿沿所述彈簧的伸縮方向運動;與所述推拉桿配合設置有可控制推拉桿運動的鎖定裝置;所述的能量輸出部件包括動力輸出軸、第二離合裝置、中間傳動軸;所述動力輸出軸的輸入端通過所述第二離合裝置與所述中間傳動軸的輸出端聯接,所述動力輸出軸的輸出端通過錐齒輪傳動裝置與所述車輪驅動軸連接;所述中間傳動軸的輸入端通過機械傳動裝置與所述第一傳動軸傳動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它把每次制動時車輛損失的動能Ek轉化為某種能量儲存起來,在啟動時再把這部分能量轉化為汽車的動能,減少車輛啟動時能量的消耗;不會因為每次的制動、啟動再耗費Ek的能量。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二中鎖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三中鎖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發動機,101發動機的輸入軸,2蓄電池,3電動機,4變速器,5動力輸入軸,6第一離合裝置,7車輪驅動軸,8錐齒輪傳動裝置,10第二離合裝置,11電源開關,12穩壓器,13動力輸出軸,14錐齒輪傳動機構,15渦卷彈簧,151固定端,16卷簧軸,17鎖定裝置,171鎖定輪,172鎖定銷,18中間傳動軸,19直齒輪傳動裝置,191第一直齒輪,192第二直齒輪,20螺旋彈簧,201固定端,21推拉桿,22第一傳動軸,23齒輪,24齒條,25鎖定裝置,251鎖定齒條,252鎖定銷。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汽車輔助制動及輔助啟動系統,包括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所述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上設有機械能輸入部件,所述機械能輸入部件通過離合裝置與一動力輸入軸5聯接,所述的動力輸入軸5與汽車的車輪驅動軸7之間通過錐齒輪傳動裝置8連接;所述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通過能量輸出部件對所述車輪驅動軸7輸出輔助啟動用的機械能。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該系統中,所述的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包括發電機1、儲電池2、電動機3、變速器4。所述的機械能輸入部件為該發電機的輸入軸101。發動機的輸入軸101與所述動力輸入軸5之間的離合裝置記為第一離合裝置6。所述的能量輸出部件包括電動機3、變速器4及第二離合裝置10 ;電動機3的輸出端連接變速器4的輸入端,變速器4的輸出端通過第二離合裝置10聯接動力輸出軸13的輸入端,所述動力輸出軸13的輸出端通過錐齒輪傳動機構14連接所述的車輪驅動軸7。所述蓄電池2儲存由發電機I獲取的電能并為電動機3提供電源。該系統還設有用于控制電動機3接通蓄電池2的電源開關11。當踩下制動踏板時,通過第一離合裝置6將動力輸入軸5與車輪驅動軸7傳動連接,將汽車的動能Ek轉化為電能利用蓄電池2儲存起來,同時利用發電機I本身的電磁阻力,起到制動作用。啟動時,閉合電源開關11,第二離合裝置10嚙合,第一離合裝置6脫開;利用蓄電池2儲存的這部分電能供給電動機3,電動機3啟動,輸出動力經變速器4,動力經動力輸出軸13、錐齒輪傳動機構14傳遞至車輪驅動軸7,輔助車輛啟動。在車輛達到勻速行駛(或電動機3不再有效驅動即儲存的能量釋放完)后,第二離合裝置10脫開。由于車輛在制動過程中速度逐漸下降,那么發電機輸出的電流也將逐漸下降,該實施例中,在蓄電池2與發電機I之間串聯有穩壓器12。如果應用在電動汽車上,則可以直接采用電動汽車的蓄電池作為本系統的蓄電池2,啟動時直接用電動汽車本身的電動機進行啟動。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該系統的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包括渦卷彈簧15 ;所述的機械能輸入部件為固定渦卷彈簧15的自由端的卷簧軸16 ;渦卷彈簧15的另一端為固定端151 ;該固定端151與車體相對固定。可以根據安裝位置選擇合適的固定位置。其卷簧軸16與動力輸入軸5之間的離合裝置記為第一離合裝置6 ;與卷簧軸16配合設置有可控制卷簧軸轉動的鎖定裝置17。所述的能量輸出部件包括動力輸出軸13、第二離合裝置10、中間傳動軸18。動力輸出軸13的輸入端通過第二離合裝置10與中間傳動軸18的輸出端聯接,動力輸出軸13的輸出端通過錐齒輪傳動機構14與車輪驅動軸7連接;中間傳動軸18的輸入端通過直齒輪傳動裝置19與卷簧軸16傳動連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常規技術手段的選擇,也可以采用鏈傳動等其他傳動裝置代替直齒輪傳動裝置,而達到相同的技術目的。在此不再一一詳細說明。正常行駛狀態時,第一離合裝置6、第二離合裝置10均處于分離狀態。制動時,第一離合裝置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汽車輔助制動及輔助啟動系統,其特征是:包括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所述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上設有機械能輸入部件,所述機械能輸入部件通過離合裝置與一動力輸入軸聯接,所述的動力輸入軸與汽車的車輪驅動軸之間通過錐齒輪傳動連接;所述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通過能量輸出部件對所述車輪驅動軸輸出輔助啟動用的機械能。
【技術特征摘要】
1.汽車輔助制動及輔助啟動系統,其特征是包括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所述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上設有機械能輸入部件,所述機械能輸入部件通過離合裝置與一動力輸入軸聯接,所述的動力輸入軸與汽車的車輪驅動軸之間通過錐齒輪傳動連接;所述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通過能量輸出部件對所述車輪驅動軸輸出輔助啟動用的機械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輔助制動及輔助啟動系統,其特征是 所述的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包括發電機、儲電池、電動機、變速器; 所述的機械能輸入部件為該發電機的輸入軸;所述發動機的輸入軸與所述動力輸入軸之間的離合裝置記為第一離合裝置; 所述的能量輸出部件包括電動機、變速器及第二離合裝置;所述電動機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變速器的輸入端,變速器的輸出端通過第二離合裝置聯接動力輸出軸的輸入端,所述動力輸出軸的輸出端通過錐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所述的車輪驅動軸; 所述蓄電池儲存由發電機獲取的電能并為所述電動機提供電源; 該系統還設有用于控制電動機接通蓄電池的電源開關。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輔助制動及輔助啟動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蓄電池與所述發電機之間串聯有穩壓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輔助制動及輔助啟動系統,其特征是 所述的能量轉換及儲存裝置包括渦卷彈簧;所述的機械能輸入部件為固定渦卷彈簧的自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勇,韓麗麗,趙錫剛,
申請(專利權)人:李勇,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