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包括:至少為四排的雙數(shù)電池串,其中每排電池串由若干個電池片相互串聯(lián),每排電池串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排列在前的奇數(shù)排電池串與緊鄰其后的偶數(shù)排電池串兩端的匯流條兩兩同極性并排排列、并且兩兩相互并聯(lián)為一組,相鄰兩組電池串的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相互交錯設置,并聯(lián)而成的各組電池串再相互串聯(lián)。上述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單體的電池片電流為I,光伏組件整體的輸出電流為2I,對于獨立的光伏系統(tǒng),能更快地完成對光伏系統(tǒng)中儲能蓄電池的充電。(*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常用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參見圖1所示,包括若干排電池串——圖1中共有八排電池串即電池串1、電池串2、電池串3、電池串4、電池串5、電池串6、 電池串7、電池串8,其中每排電池串由若干個電池片相互串聯(lián),并且電池串I和電池串2、電池串3、電池串4、電池串5、電池串6、電池串7、以及電池串8也形成相互串聯(lián)結構,每排電池串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即電池串I的兩端設置有正極匯流條 11和負極匯流條12,電池串2的兩端設置有正極匯流條21和負極匯流條22,電池串3的兩端設置有正極匯流條31和負極匯流條32,電池串4的兩端設置有正極匯流條41和負極匯流條42,電池串5的兩端設置有正極匯流條51和負極匯流條52,電池串6的兩端設置有正極匯流條61和負極匯流條62,電池串7的兩端設置有正極匯流條71和負極匯流條72,電池串8的兩端設置有正極匯流條81和負極匯流條82 ;相鄰兩排電池串的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相互交錯設置,以便于串聯(lián)連接,即把負極匯流條22和正極匯流條31、以及負極匯流條42和正極匯流條51、以及負極匯流條62和正極匯流條71相互連接;把負極匯流條 12和正極匯流條21、以及負極匯流條32和正極匯流條41、以及負極匯流條52和正極匯流條61、以及負極匯流條72和正極匯流條81相互連接。正極匯流條11和負極匯流條82則分別接入到光伏組件的輸出接線盒中。·上述結構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單體的電池片電流為I,光伏組件整體的輸出電流仍為I,對于獨立的光伏系統(tǒng),對系統(tǒng)中的儲能蓄電池的充電比較緩慢。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較快地對儲能蓄電池充電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包括至少為四排的雙數(shù)電池串,其中每排電池串由若干個電池片相互串聯(lián),每排電池串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其特點是排列在前的奇數(shù)排電池串與緊鄰其后的偶數(shù)排電池串兩端的匯流條兩兩同極性并排排列、并且兩兩相互并聯(lián)為一組,相鄰兩組電池串的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相互交錯設置,并聯(lián)而成的各組電池串再相互串聯(lián)。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其中共設置有八排電池串。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所述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 單體的電池片電流為I,光伏組件整體的輸出電流為21,對于獨立的光伏系統(tǒng),能更快地完成對光伏系統(tǒng)中儲能蓄電池的充電。附圖說明圖1是
技術介紹
中所述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作進一步的說 明。參見圖2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包括至少為四排的雙數(shù)電池串——本實施例中采用8排電池串即電池串1、電池串2、電池串3、電池串4、電池串5、電池串6、電池串7、電池串8,其中每排電池串由若干個電池片相互串聯(lián),每排電池串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排列在前的奇數(shù)排電池串與緊鄰其后的偶數(shù)排電池串兩端的匯流條兩兩同極性并排排列、并且兩兩相互并聯(lián)為一組,即電池串I和電池串2兩端的匯流條同極性并排排列、并且相互并聯(lián)為第一組電池串,第一組電池串的兩端匯合有正極匯流條121和負極匯流條122 ;電池串3和電池串 4兩端的匯流條同極性并排排列、并且相互并聯(lián)為第二組電池串,第二組電池串的兩端匯合有正極匯流條34和負極匯流條341 ;電池串5和電池串6兩端的匯流條同極性并排排列、 并且相互并聯(lián)為第三組電池串,第三組電池串的兩端匯合有正極匯流條56和負極匯流條 561 ;電池串7和電池串8兩端的匯流條同極性并排排列、并且相互并聯(lián)為第四組電池串,第四組電池串的兩端匯合有正極匯流條78和負極匯流條781 ;相鄰兩組電池串的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相互交錯設置,并聯(lián)而成的各組電池串再相互串聯(lián),即第一組電池串再和第二組電池串、第三組電池串、以及第四組電池串相互串聯(lián),即把負極匯流條341和正極匯流條56相互連接;把負極匯流條122和正極匯流條34、以及負極匯流條561和正極匯流條78 相互連接,正極匯流條121和負極匯流條781則分別接入到光伏組件的輸出接線盒中。本技術所述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單體的電池片電流為I,光伏組件整體的輸出電流為21,對于獨立的光伏系統(tǒng),能更快地完成對光伏系統(tǒng)中儲能蓄電池的充電。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包括至少為四排的雙數(shù)電池串,其中每排電池串由若干個電池片相互串聯(lián),每排電池串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其特征在于排列在前的奇數(shù)排電池串與緊鄰其后的偶數(shù)排電池串兩端的匯流條兩兩同極性并排排列、并且兩兩相互并聯(lián)為一組,相鄰兩組電池串的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相互交錯設置,并聯(lián)而成的各組電池串再相互串聯(lián)。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其特征在于共設置有八排電池串。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包括至少為四排的雙數(shù)電池串,其中每排電池串由若干個電池片相互串聯(lián),每排電池串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排列在前的奇數(shù)排電池串與緊鄰其后的偶數(shù)排電池串兩端的匯流條兩兩同極性并排排列、并且兩兩相互并聯(lián)為一組,相鄰兩組電池串的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相互交錯設置,并聯(lián)而成的各組電池串再相互串聯(lián)。上述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單體的電池片電流為I,光伏組件整體的輸出電流為2I,對于獨立的光伏系統(tǒng),能更快地完成對光伏系統(tǒng)中儲能蓄電池的充電。文檔編號H01L31/042GK202839636SQ20122041268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20日專利技術者劉振波, 張宏飛, 馬健衛(wèi) 申請人:江蘇永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光伏組件中電池的排列結構,包括:至少為四排的雙數(shù)電池串,其中每排電池串由若干個電池片相互串聯(lián),每排電池串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其特征在于:排列在前的奇數(shù)排電池串與緊鄰其后的偶數(shù)排電池串兩端的匯流條兩兩同極性并排排列、并且兩兩相互并聯(lián)為一組,相鄰兩組電池串的正極匯流條和負極匯流條相互交錯設置,并聯(lián)而成的各組電池串再相互串聯(lián)。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振波,張宏飛,馬健衛(wèi),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永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