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太陽能元件的太陽能設備,所述太陽能元件附裝至支撐結構。
技術介紹
太陽能設備(例如,太陽能熱電站或光伏設備)通常包括支撐結構及許多太陽能元件。由太陽能元件覆蓋的表面隨太陽能設備的總輸出而成比例地增大。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建造在能接收到強烈太陽光的地區,例如沙漠地區。當太陽能發電站的輸出增大時,建造及維修費用也會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易于組裝且易于維修的高輸出太陽能設備??赏ㄟ^根據如權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具有運送裝置的太陽能設備來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具有支撐結構的太陽能設備中,在所述支撐結構的區域中設置有軌道,其中太陽能元件(例如菲涅耳(Fresnel)太陽能發電站的定日鏡)可附裝至所述支撐結構。無驅動器的運送裝置在所述軌道上被運送至太陽能元件的位置,所述軌道優選地包含導軌(rail)。“支撐結構”是指在所述太陽能設備中所構造的機械框架,所述機械框架被設計成用于載送及支承所述太陽能設備的結構組件-尤其是太陽能元件。一般而言,所述支撐結構的尺寸對應于所述太陽能設備的尺寸或在所述太陽能設備的太陽能元件的區域周圍形成細小的邊緣(margin)。因此,所述支撐結構的尺寸實質上模擬所述太陽能設備的尺寸。本文所述的“太陽能元件”是指如下組件其作為太陽能設備的一部分被設計成用于反射太陽光及/或聚集、保存太陽光中所含的能量及/或立即將所述能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太陽能設備的太陽能元件附裝至所述支撐結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無驅動器的運送裝置是如下運載工具其可沿軌道進行運送并被運送至太陽能元件的位置,而無需使用位于運送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4.13 DE 102010014789.31.一種太陽能設備(15),其具有支撐結構(17),太陽能元件(19)可固定至所述支撐結構(17),所述太陽能設備(15)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撐結構(17)的區域中設置有軌道(track),以沿所述軌道將無驅動器的運送裝置(I)移動至太陽能元件(19)的所述位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至少部分地呈導軌 (rail)系統(5,11,23,25)的形式。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系統(5,11,23,25)的至少一個區段固定至所述支撐結構(17)或被設計成與所述支撐結構(17)形成一體。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系統(5)設計有兩個軌道及/或所述運送裝置(I)以自所述導軌系統懸置的方式移動。5.如權利要求2至4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運送裝置(I)或所述導軌系統(5)配備有滾輪(7),以在所述導軌系統(5)的所述導軌上運送所述運送裝置(I)。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運送裝置 (I)包括用于所述運送裝置(I)的驅動器(drive)的能量供應系統(13)。7.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運送裝置 Cl)包括驅動器、尤其是電性驅動器(electric drive)。8.如權利要求2至7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運送裝置(I)及/或所述導軌系統(5)包括至少一個傳感器(29),以用于確定所述運送裝置(I)的位置。9.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運送裝置 (I)至少與排列于所述太陽能設備(15)中的所述太陽能元件(19) 一樣長。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運送裝置 (I)是由至少兩個相互獨立的可驅動的運送裝置部(3,3a)構成。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運送裝置部是用于運送所述第二運送裝置部的主滑架(3a),所述第二運送裝置部是所述副滑架(3)。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架(3a)包括用于太陽能元件(19)的存儲設施,且所述副滑架(3)被構造成沿不同于所述主滑架(3a)的所述移動方向的方向來運送各別所述太陽能元件(19 )。13.如權利要求2至12所述的太陽能設備(15),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導軌切換裝置,以使所述運送裝置(I)或所述運送裝置(I)的一部分能夠自一個導軌區段切換至另一導軌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J·格拉夫·德拉蘭,J·阿爾斯特斯,J·丘瓦斯·伊達爾戈,G·賴歇特,
申請(專利權)人:太陽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