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將齒桿(11)壓緊到與齒桿(11)嚙合的小齒輪上的裝置(10),該裝置特別是用于汽車的轉向系統,該裝置包含在齒桿(11)方向上可被加載的、在殼體(13)中可移動地引導的受壓件(12)并且包含調節裝置(14),以用于補償在轉向系統中出現的間隙。在這種已知的裝置中,必須利用調節螺釘調節受壓件的間隙。這種設計是麻煩的且有問題的。為此,該裝置具有調節螺栓(15),其中在調節螺栓(15)和調節裝置(14)之間設置彈性盤(18),并且調節裝置(14)具有凸肩(100)且調節螺栓(15)具有凹部(101),或者調節裝置具有所述凹部并且調節螺栓具有所述凸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根據DE 10 2008 054 782. 4的用于將齒桿壓緊在與齒桿嚙合的小齒輪上的裝置,該裝置特別是用于汽車的轉向系統,該裝置包含在齒桿方向上可被加載的在殼體中可移動地引導的受壓件和調節裝置用于補償在轉向系統中出現的間隙。
技術介紹
在由現有技術中已知的同類型的裝置中受壓件的間隙必須利用調節螺栓進行調節。間隙的設定或調節通常帶來問題,因為調節螺栓必須被固定以防止無意的松脫。為此調節螺栓通常在其最終的設定中被斂縫(verstemmt)。通過斂縫和也通過在運行中的力作用,受壓件的間隙可能非期望地發生改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在于相應改善開頭所述類型的裝置,使得以后可以取消麻煩的且出現問題的間隙調節或設定。本專利技術利用一種同類型的裝置解決上述任務,其根據本專利技術具有調節螺栓,其中在調節螺栓和調節裝置之間設置彈性盤,并且調節裝置具有凸肩并且調節螺栓具有凹部,或者調節裝置具有所述凹部并且調節裝置具有所述凸肩。調節裝置或調節螺栓的凸肩構成一個間隙,其至少如此大,以便補償在小齒輪和齒桿之間的嚙合齒上的不平度、小齒輪的非圓度、關于齒桿的齒部和其背面的平行度誤差和另外的由誤差引起的偏差。調節螺栓或調節裝置中的凹部使得彈性盤能夠實現一個彈性位移,彈性盤需要該彈性位移,以便補償上述的間隙。因此所需要的間隙僅僅通過凸肩和凹部的結構設計確保。也取消了對螺釘的麻煩和出問題的調節。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進一步構造中,調節螺栓或調節裝置可以具有另外一個凹部用于容納彈性盤。通過這種方式彈性盤在調節螺栓或在調節裝置上被保持在規定的位置上。彈性盤的外邊緣可以貼靠在所述另外的凹部的內邊緣上并且所述凸肩在彈性盤的貫通孔的邊緣的區域內貼靠在彈性盤上。通過這種方式彈性盤可以被保持在規定的位置上并且同時所需要的間隙被確保了。在一個另外的實施方式中一個凸肩可以被導入彈性盤的貫通孔中,該凸肩設置在調節螺栓或調節裝置的中部區域內。通過這種方式彈性盤同樣被保持在其規定的位置上。為了確保所需要的間隙,一個凸肩可以貼靠在彈性盤的外邊緣的區域內。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調節裝置可以具有兩個彼此貼靠的調節盤,其中在受壓件上貼靠的調節盤和受壓件設計成一體的。通過受壓件和調節盤的一體性,可以顯著減小安裝費用。本專利技術此外涉及一種根據DE 10 2008 054 782. 4的、用于將齒桿壓緊到與齒桿嚙合的小齒輪上的裝置,該裝置特別是用于汽車的轉向系統,該裝置包含在齒桿方向上可被加載的、在殼體中可移動地引導的受壓件和調節裝置以用于補償在轉向系統中出現的間隙,其中根據本專利技術在調節裝置和受壓件之間設置彈性盤,調節裝置在其外部區域內具有凹部并且受壓件對置地具有凸肩,或者在彈性盤的區域內調節裝置具有所述凸肩并且受壓件具有所述凹部。受壓件或調節裝置上的凸肩確保了待補償的間隙。它至少應當等于所述可能的間隙。受壓件中的或調節裝置中的凹部使得彈性盤可以實現彈性位移,彈性盤需要該位移以補償間隙。為了使得彈性盤被保持在為其設置的位置上,調節裝置可以具有一個環繞的可導入彈性盤的貫通孔中的凸肩。為了減小安裝費用,貼靠在調節螺栓上的調節盤和所述調節螺栓可以設計成一體的。環繞的可被導入彈性盤的貫通孔中的凸肩可以被斂縫。由此附加固定了彈性盤。此外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其具有根據權利要求1至9之一項所述的裝置。其可以優選配備電動轉向系統。該裝置可以設置用于電動轉向系統。附圖說明接下來本專利技術的裝置的幾個實施例借助于附圖詳細闡述。附圖示出圖1該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剖視圖;圖2該裝置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剖視圖;圖3該裝置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用于將齒桿11壓緊到一個與齒桿11嚙合的在此未示出的小齒輪上的裝直10。受壓件12在殼體13中可移動地引導。在受壓件12上貼靠一個調節裝置14,其具有兩個彼此貼靠的調節盤16和17。在調節裝置14的右側設置一個調節螺栓15,其被擰入殼體13中。在調節螺栓15和調節裝置14之間設置一個彈性盤18。彈性盤18具有一個貫通孔19,在該貫通孔的邊緣上貼靠調節盤17的環繞的凸肩100。凸肩100的高度至少等于一個間隙,該間隙例如對應于在小齒輪和齒桿11之間的嚙合齒上的不平度、小齒輪的非圓度、關于齒桿11的齒部和其背面的平行度誤差和另外的由誤差引起的偏差。貫通孔19然而不是必須需要的。彈性盤18的對置的一側貼靠在調節螺栓15上。在彈性盤18和調節螺栓15之間設置一個凹部101。彈性盤18在一個另外的凹部102中靜止。彈性盤18的外邊緣貼靠在所述另外的凹部102的內邊緣上。當受壓件12被向右壓動以補償間隙時,彈性盤18而后同樣被向右壓入凹部101中。凹部101為彈性盤18的彎曲提供空間。圖2示出裝置20,其具有調節螺栓21和調節裝置24,該調節裝置具有調節盤25和26。在調節螺栓21的中部區域內設置一個凸肩22。凸肩22可以被導入彈性盤18的貫通孔19中。彈性盤18的外部區域貼靠在調節盤26的一個環繞的凸肩23上。凸肩23確保了待補償的間隙。與凸肩23對置地在調節螺栓21中設置一個同樣環繞的凹部28。當受壓件12被向右移動時,彈性盤18和凸肩23被壓入凹部28中。凹部27給凸肩22提供空間。圖3示出了裝置30,其中彈性盤31設置在一個受壓件32和一個調節裝置33之間。調節裝置33具有兩個調節盤34和35,其中調節盤35在其中部區域內具有一個環繞的凸肩36。該凸肩36被導入彈性盤31的貫通孔37中,由此彈性盤31被保持在一個為其確定的位置上。受壓件32在彈性盤31的外邊緣處具有一個環繞的凸肩38,該凸肩確保了待補償的間隙。與凸肩38對置地設置一個環繞的凹部300。當受壓件32被向右移動時,彈性盤31的外部區域向右彎曲到凹部300中。受壓件32中的凹部39給凸肩36提供空間。環繞的凸肩36可以被斂縫,以便附加地固定彈性盤31。附圖標記清單10 裝置11 齒桿12受壓件13 殼體14調節裝置15調節螺栓16調節盤17調節盤18彈性盤19貫通孔20 裝置21調節螺栓22 凸肩23 凸肩24調節裝置25調節盤26調節盤27 凹部28 凹部30 裝置31彈性盤32受壓件33調節裝置34調節盤35調節盤36 凸肩37貫通孔38 凸肩39 凹部100 凸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4.28 DE 102010028308.81.一種根據DE 10 2008 054 782. 4的、用于將齒桿(11)壓緊到與齒桿(11)嚙合的小齒輪上的裝置(10,20),該裝置特別是用于汽車的轉向系統,該裝置包含在齒桿(11)方向上可被加載的、在殼體(13)中可移動地引導的受壓件(12)并且包含調節裝置(14,24),以用于補償在轉向系統中出現的間隙,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具有調節螺栓(15,21),其中在調節螺栓(15,21)和調節裝置(14,24)之間設置彈性盤(18),并且調節裝置(14,24)具有凸肩(23,100)且調節螺栓(15,21)具有凹部(101,28),或者調節裝置具有所述凹部并且調節螺栓具有所述凸肩。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10),其特征在于,調節螺栓(15)或調節裝置包含一個另外的凹部(102)以容納彈性盤(18)。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10),其特征在于,彈性盤(18)的外邊緣貼靠在所述另外的凹部(102)的內邊緣上并且凸肩(100)在彈性盤(18)的貫通孔(19)的邊緣的區域內貼靠在彈性盤(18)上。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20),其特征在于,一個設置在調節螺栓(21)或調節裝置的中部區域中的凸肩(22)能夠被導入彈性盤(18)的貫通孔(19)中。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H·巴賴斯,
申請(專利權)人:ZF操作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