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溫控型PWM線性恒流LED驅動電路,屬于電源驅動電路領域,包括交流電輸入端、整流橋電路、驅動電路和LED燈組,驅動電路包括線性放大電路、PWM信號發生電路和用于控制PWM信號發生電路的頻率占空比的溫度傳感器電路,線性放大電路的輸入端與整流橋電路電連接,輸出端與LED燈組相連,PWM信號發生電路與線性放大電路的控制端相連,溫度傳感器電路與PWM信號發生電路電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與傳統的線性恒流電路相比,采用線性放大電路與PWM信號發生電路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控制,可有效節省成本,減少電路的發熱,并有效的提高溫控性能、靈敏度調控性能及恒流調控性能,有效的延長LED燈具有使用壽命,實用性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溫控型PWM線性恒流LED驅動電路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源驅動電路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溫控型PWM線性恒流LED驅動電路。技術背景傳統技術中的白熾燈將大量的電能轉化成熱能,能效較低,而熒光燈雖能效的所 改善,但是還是較低,并不理想,而且其色性較差且對環境污染較,調節不容易,設計一種恒 流LED驅動電路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調節靈敏度高、使用壽命長、恒流效果好及控溫性能好的 溫控型PWM線性恒流LED驅動電路。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溫控型PWM線性恒流LED驅動電路,包括交流 電輸入端、與交流電輸入端相連的整流橋電路、與整流橋電路輸出端相連的驅動電路和與 驅動電路輸出端相連的LED燈組,所述驅動電路包括線性放大電路、PWM信號發生電路和用 于控制PWM信號發生電路的頻率占空比的溫度傳感器電路,所述線性放大電路的輸入端與 所述整流橋電路電連接,所述線性放大電路輸出端與所述所述LED燈組相連,所述PWM信號 發生電路與所述線性放大電路的控制端相連,所述溫度傳感器電路與所述述PWM信號發生 電路電連接。所述PWM信號發生電路還包括將交流電轉化為微功率電的電源轉換電路。所述線性放大電路包括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 和光電耦合器,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和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電連接后與LED燈組相連 接,所述LED燈組電連接在整流橋電路的正極上,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經第一電阻電 連接在整流橋電路的負極上,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電連接, 所述光電耦合器的次邊輸入端經所述第二電阻電連接在所述整流橋電路的正極上,所述光 電耦合器的次邊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和第三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三電阻 的另一端與所述整流橋電路的負極電連接,所述光電耦合器的初邊與所述PWM信號發生電 路電連接。所述PWM信號發生電路包括NE555芯片、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三電容 和第四電容,所述NE555芯片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光電I禹合器的初邊輸入端電連接,所述 初邊輸出端經第四電阻與所述NE555芯片的地線端電連接,所述NE555芯片的控制端經所 述第四電容與所述地線端電連接,所述NE555芯片的電源端與所述電源轉換電路電連接, 且NE555芯片的電源端依次經第五電阻、第六電阻和第三電容與所述NE555芯片的地線端 電連接,所述NE555芯片的放電端電連接在第五電阻與所六電阻之間;所述溫度傳感器電 路包括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所述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與所述第六電阻相并聯。所述電源轉換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七電阻、單向二極管、穩壓二極管和第二電 容,所述第一電容與所述第七電阻相并聯且一端電連接在交流輸入端,另一端電連接穩壓二極管上和單向二極管的正極上,所述單向二極管的負極經過第二電容濾波后與NE555芯 片的電源端電連接。所述交流輸入端設有保險絲。本專利技術具有積極的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溫控型PWM線性恒流LED驅動電路與傳統的線 性恒流電路相比,采用線性放大電路與PWM信號發生電路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控制,可以效 的減少二極管的損耗,提聞了電源的效率,而且可有效節省成本,減少電路的發熱,提聞了 本專利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設有溫度傳感器電路,直接針對燈體的溫度進行采樣控制,可有 效的提高溫控性能、靈敏度調控性能及恒流調控性能,由于整個電路發熱量很少,可以有效 的延長LED燈具有使用壽命,實用性好。附圖說明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 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電路原理示意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電路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圖1和圖2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電路原理示 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電路圖。見圖1和圖2,一種溫控型PWM線性恒流LED驅動電路,包括交流電輸入端1、與交 流電輸入端I相連的整流橋電路2、與整流橋電路2輸出端相連的驅動電路3和與驅動電路 3輸出端相連的LED燈組4,驅動電路3包括線性放大電路31、PWM信號發生電路32和用于 控制PWM信號發生電路的頻率占空比的溫度傳感器電路33,線性放大電路31的輸入端與整 流橋電路2電連接,線性放大電路31輸出端與LED燈組4相連,PWM信號發生電路32與線 性放大電路31的控制端相連,溫度傳感器電路33與PWM信號發生電路32電連接。PWM信號發生電路32還包括將交流電轉化為微功率電的電源轉換電路34。線性放大電路31包括第一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 第三電阻R3和光電耦合器Ul,第一三極管Ql的集電極和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電連接后 與LED燈組相連接,LED燈組電連接在整流橋電路2的正極上,第一三極管Ql的發射極經 第一電阻Rl電連接在整流橋電路2的負極上,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與第一三極管Ql的 基極電連接,光電耦合器Ul的次邊輸入端經第二電阻R2電連接在整流橋電路2的正極上, 光電稱合器UI的次邊的輸出端電連接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和第三電阻R3的一端,第三電 阻R3的另一端與整流橋電路2的負極電連接,光電耦合器Ul的初邊與PWM信號發生電路 32電連接。PWM信號發生電路32包括NE555芯片U2、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 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NE555芯片U2的信號輸出端與光電耦合器Ul的初邊輸入端電 連接,初邊輸出端經第四電阻R4與NE555態片U2的地線端電連接,NE555芯片U2的控制 端經第四電容C4與地線端電連接,NE555芯片U2的電源端與電源轉換電路34電連接,且NE555芯片U2的電源端依次經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和第三電容C3與NE555芯片U2的 地線端電連接,NE555芯片U2的放電端電連接在第五電阻R5與所六電阻R6之間;溫度傳 感器電路33包括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RT,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RT與第六電阻R6相并聯。電源轉換電路34包括第一電容Cl、第七電阻R7、單向二極管D1、穩壓二極管D2和 第二電容C2,第一電容Cl與第七電阻R7相并聯且一端電連接在交流輸入端,另一端電連接 穩壓二極管D2上和單向二極管Dl的正極上,單向二極管Dl的負極經過第二電容C2濾波 后與NE555芯片U2的電源端電連接。交流輸入端I設有保險絲FU。其工作原理簡述如下220V交流電經整流橋后變成IOOHz的脈動直流電,一路經 LED串電路、Ql和Rl構成回路,另一路經R2、U1次邊和R3為Q2提供偏置電壓,當輸入電壓 上升至LED串的總電壓值時,LED燈開始發光,此時,Ql和Q2構成的復合管工作在線性狀 態,由于Q2的偏置電路中串聯了光電耦合器Ul的次邊光電管上,光電管的導通程度受Ul 內部的發光二極管的發光強度控制,時基電路構成PWM信號發生電路通過Ul把PWM信號加 至Q2的基極上,由此Ql和Q2同時也工作在開關狀態,PWM信號發生電路的頻率和占空比 取決于R6、RT、R5和C3的取值,其中R6、R5、C3的值是固定不變的,而熱敏電阻的阻值是隨 溫度變化的,當LED其板或散熱器溫度變化時,熱敏電阻的阻值變化導致PWM信號的頻率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溫控型PWM線性恒流LED驅動電路,包括交流電輸入端、與交流電輸入端相連的整流橋電路、與整流橋電路輸出端相連的驅動電路和與驅動電路輸出端相連的LED燈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路包括線性放大電路、PWM信號發生電路和用于控制PWM信號發生電路的頻率占空比的溫度傳感器電路,所述線性放大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整流橋電路電連接,所述線性放大電路輸出端與所述所述LED燈組相連,所述PWM信號發生電路與所述線性放大電路的控制端相連,所述溫度傳感器電路與所述PWM信號發生電路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釗英,周黨培,劉大偉,劉天明,
申請(專利權)人: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