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越障功能的線路機器人驅動臂,是一種高壓輸電線路巡線及作業機器人驅動臂,尤其是用在沿輸電導線行走、進行檢測、作業的機器人驅動臂。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驅動輪機構、旋轉關節和升降關節,驅動輪機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活動連接有驅動裝置;旋轉關節包括旋轉軸和電磁離合器,電磁離合器套設在旋轉軸上,旋轉軸的中部活動連接有連接件;升降關節包括底板,底板上設有滑動裝置和絲杠裝置,兩者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驅動輪機構通過固定板與旋轉關節的連接件連接,旋轉關節旋轉軸的一端與升降關節的連接板相連。本發明專利技術可根據機器人總體結構進行自由組合,每個驅動臂都可以為機器人提供驅動力,近似于模塊化設計,可互換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器人驅動臂,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越障功能的線路機器人驅動 臂,尤其是用于沿輸電導線行走、進行檢測、作業的機器人驅動臂。屬于機器人
技術介紹
超高壓輸電線路是高壓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證其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和 穩定性,需要定期的開展巡檢工作;由于輸電線路分布點多,遠離城鎮,地形復雜,并且導線 暴漏在野外,長期風吹雨淋,且受到持續的機械張力,電氣閃烙,材料老化的影響,容易引起 磨損,斷股,腐蝕等損傷,若不及時修復更換,易引起嚴重的事故,造成大面積停電及經濟財 產損失。所以,必須對輸電線路進行定期的巡視檢查,隨時掌握和了解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 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預防事故的發生;長期以來,我國對輸電線路的巡檢主要依靠人工,或望遠鏡,或紅外熱成像儀,邊 走邊看,一些特殊的巡檢還需要電力工人攀上高壓線路進行檢查,費時費力,危險性極大, 有些原始森林、山崖線路人工根本無法巡檢。利用機器人帶電巡檢和維護超高壓輸電網絡, 不但可以減輕工人千里巡線和帶電作業的勞動強度,而且可提高檢測精度和檢測效率,取 代人直接工作在高危險的場合,同時大大減少人力資源,對提高電網自動化作業水平、保障 電網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專利ZL200410061316. 8公開了一種沿架空高壓輸電線路行駛的機器人,包 括一對沿輸電線運動的小臂機械手機構,二個小臂機械手的下端分別聯接在一個能改變二 個小臂相對距離的大臂的傳動機構上,各小臂分別具有4個自由度,小臂上方為末端執行 機構,該末端執行機構具有一個掛在輸電線上的驅動輪及其第一驅動機構、一個從動輪和 一個可抓握輸電線的夾緊機構。綜合分析,此專利主要有如下缺點該專利機器人在遇到防 震錘或者絕緣子串時,通過底部的滑臺將前后兩個小臂相互交替,來實現越障的功能。每個 小臂都連接在底部的大臂上,并且每個小臂都分別具有4個自由度,其自由度數過多,機械 結構及控制系統都比較復雜。中國專利201010525761.0公開了一種懸掛型巡線機器人,它由,包括行走和吊艙 兩部分。行走部分由兩節軀干和三個驅動輪爪組成。兩節型軀干成雙平行四邊形結構,保 證三個驅動輪爪朝向相同,軀干上的5臺電機驅動軀干縱擺、橫擺和伸縮,使每一個越障驅 動輪可以實現三自由度平動上下線。每個驅動輪爪包含驅動輪和夾緊裝置,電機帶動驅動 輪使機器人在線上移動。由電機、滾珠絲桿副、彈簧以及夾緊輪等構成的夾緊裝置保證驅動 輪與線之間有足夠的摩擦力。吊艙與行走部分通過兩條鋼帶連接,吊艙上的兩臺電機通過 鋼帶調整自身相對于軀干的重心位置,以保證跨越障礙時機構的靈活性。綜合分析,此專利 主要有如下缺點該專利行走機構由兩節型軀干和三個驅動輪爪組成,兩節型軀干成雙平 行四邊形結構,其機械結構復雜,并且驅動部分的軀干上需要5臺電機來驅動縱擺、橫擺和 伸縮,軀干機械結構復雜,不易控制;在越障過程中需要通過鋼帶帶動吊艙來調整整個機器 人的重心位置,這種方式極易導致機器人在重心調整過程中發生傾覆,控制復雜。中國專利ZL201010580041. 4公開了一種分裂線路移動平臺,主要由行走裝置、驅 動臂裝置、防傾倒裝置以及電源控制箱組成,其中,驅動臂裝置采用4臂結構,分別為驅動 臂1、驅動臂I1、驅動臂III和驅動臂IV,以驅動臂I為例,其包括機械臂、絲杠傳動電機、旋 轉臂和旋轉驅動電機,絲杠傳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齒輪嚙合方式帶動絲杠運動,并進一步 的,帶動機械臂實現豎直方向的移動(抬起或落下),旋轉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齒輪嚙合 方式帶動旋轉臂轉動,由于旋轉臂與機械臂通過螺栓固定,因此能夠進一步的帶動機械臂 轉動。通過以上絲杠傳動裝置和旋轉裝置的配合運動,使移動輪I實現脫離和重新返回導 線的動作。從而實現跨越并避開各種障礙物(防震錘、壓接管、間隔棒、懸垂線夾及絕緣子串 等)。該專利主要有如下缺點雖然采用了升降和旋轉配合的方法,來實現越障的目的,具有 兩個自由度,但在旋轉方式上采用的是垂直旋轉,這種旋轉方式在自適應導線的間距變化 時,驅動輪非常容易發生偏轉,導致行進方向不再與導線軸線方向平行,阻力變大,驅動電 機容易發生堵轉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壓輸電線路巡線及作業 機器人驅動臂,尤其是用在沿輸電導線行走、進行檢測、作業的機器人驅動臂。其結構簡單 緊湊,模塊化設計,互換性強,可互換性強,能夠用在高壓輸電線路地線、單股導線及高壓多 分裂導線巡檢作業機器人上,作為機器人的越障驅動臂。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具有越障功能的線路機器人驅動臂,包括驅動輪機構、旋轉關節和升降關節,所述 驅動輪機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活動連接有驅動裝置;所述旋轉關節包括旋轉軸和電磁 離合器,電磁離合器套設在旋轉軸上,旋轉軸的中部活動連接有連接件;所述升降關節包括 底板,底板上設有滑動裝置和絲杠裝置,兩者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輪機構通過固 定板與旋轉關節的連接件連接,所述旋轉關節旋轉軸的一端與升降關節的連接板相連。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軸,驅動軸鉸接在固定板上,驅動軸的兩端分別設有驅動 輪和傳動裝置,傳動裝置的下端固定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臂通過驅動輪懸掛在分裂導線上。所述傳動裝置是齒輪傳動、同步帶傳動或渦輪蝸桿傳動。所述電磁離合器包括順次設置的電磁離合器法蘭、電磁離合器轉子和電磁離合器 定子,所述電磁離合器法蘭固定在連接件上,電磁離合器轉子與旋轉軸鍵連接。所述旋轉軸的兩端設有旋轉軸承座,一端的旋轉軸承座與升降關節的連接板相 連,另一端的旋轉軸承座內側固定電磁離合器定子,外側固定旋轉電機。所述滑動裝置包括直線導軌,直線導軌上卡設自由滑動的滑塊。所述絲杠裝置包括絲杠,所述絲杠通過軸承座I與底板相連,絲杠的一端與直流 電機連接,所述絲杠設有絲杠螺母,絲杠通過絲杠螺母固定到連接板上。所述直流電機固定在軸承座II上,并通過軸承座II與絲杠連接。絲杠的底部還固定有限位開關。使用的驅動臂個數可根據機器人總體結構來確定。本專利技術可根據機器人總體結構 進行自由組合,每個驅動臂都可以為機器人提供驅動力,并且每個驅動臂都包括結構相同的驅動輪機構、升降關節及旋轉關節,驅動輪機構通過旋轉關節與升降關節相連;近似于模 塊化設計,可互換性強。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本專利技術應用在高壓輸電線路地線、單股導線及高壓多分裂導線巡檢作業機器人 上,可根據機器人總體結構方案自由組合,每個驅動臂都能為機器人提供驅動力,在機器人 遇到防震錘時無需做越障動作即可壓過;在無障礙的導線段上運行時,電磁離合器法蘭和 電磁離合器轉子是分離的,驅動輪機構可通過與之相連的U型連接件圍繞旋轉軸自由轉 動,這樣機器人可有效適應由間隔棒、懸垂絕緣子串引起的導線間距變化;在機器人接近間隔棒、懸垂絕緣子串時,機器人停止前進,驅動臂開始進行越障動 作,旋轉關節上的電磁離合器上電,電磁離合器轉子將電磁離合器法蘭吸合,使兩者牢牢閉 合,在旋轉電機的作用下保持住驅動輪機構的當前位置狀態,然后升降關節的直流電機驅 動絲杠轉動,通過直線導軌和滑塊帶動驅動輪機構向上移動,驅動輪脫離導線后,升降關節 停止動作;此時,旋轉關節上的旋轉電機通過旋轉軸帶動驅動輪機構向導線外側擺動,從而 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具有越障功能的線路機器人驅動臂,包括驅動輪機構、旋轉關節和升降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機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活動連接有驅動裝置;所述旋轉關節包括旋轉軸和電磁離合器,電磁離合器套設在旋轉軸上,旋轉軸的中部活動連接有連接件;所述升降關節包括底板,底板上設有滑動裝置和絲杠裝置,兩者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輪機構通過固定板與旋轉關節的連接件連接,所述旋轉關節旋轉軸的一端與升降關節的連接板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雷,郭銳,張峰,仲亮,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