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公開了一種銀漿中銀含量的測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取銀漿,加熱烘干成固體,并研磨成粉;加入硝酸,低溫加熱使粉末溶解;加入淀粉,用氯化鈉溶液使用電位滴定的方法測出銀含量。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所述的測量方法能準確測定銀漿中的銀含量,方便快捷,試劑用量少,測定成本低,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適用范圍廣。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化學分析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
技術(shù)介紹
一般而言,導(dǎo)電銀漿由金屬銀顆粒、玻璃粉和有機載體這3部分組成。銀作為導(dǎo)電 相,玻璃作為粘結(jié)相,它們均勻地分布在有機載體中,形成一種具有觸變性和印刷性的分散 體系。金屬銀微粒是導(dǎo)電銀漿的主要成份,在漿料中的含量直接與導(dǎo)電性能有關(guān)。從某 種意義上講,銀的含量高,對提高它的導(dǎo)電性是有益的,但當它的含量超過臨界體積濃度 時,其導(dǎo)電性并不能得到提高。一般情況下,銀漿中銀的含量在55 70%之間。目前直接測定銀含量的方法主要有3種硫氰酸鹽滴定法,電位滴定法,氯化鈉沉 淀、原子吸收補正法。其中,硫氰酸鹽滴定法應(yīng)用最廣,該法采用Fe3+作為指示終點,憑經(jīng)驗 判斷終點顏色,分析相對誤差±0.4%。電位滴定法采用銀電極作為指示終點,指示終點準 確客觀,但受滴定管精度的限制,分析相對誤差±0.3%。上述兩法準確度較差。氯化鈉沉 淀、原子吸收補正法采用定量加入NaCl標準溶液,使大部分Ag生成AgCl沉淀,經(jīng)振蕩澄清 后用原子吸收光譜儀測定上清液中銀離子含量。該法操作煩瑣,不易掌握,又需要使用電感 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ICP)、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進行測試。其中電感耦合等離子體 發(fā)射光譜儀測試需要將樣品溶解稀釋,對于55 70%含量的銀,測試結(jié)果誤差較大;同時, 前處理也比較麻煩。而X-射線熒光光譜法需要標準樣品才能進行測試,需要對銀漿中溶劑 的影響進行校正,成本較高。因此如何快速準確地測量出銀漿中銀元素的含量成為化學分 析領(lǐng)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shù)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準確測定銀漿 中的銀含量,測定方法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試劑用量少,且測定成本低,而且適用范 圍廣的。本專利技術(shù)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具體包括以下步 驟I)配制O. lmol/L氯化鈉標準滴定溶液將工作基準試劑氯化鈉于500 600°C的 高溫爐中灼燒O. 3 Ih至氯化鈉重量恒重,準確稱取5. 8442g,溶于去離子水,移入IOOO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線,保存?zhèn)溆茫?)銀漿中銀的固含量的測定稱取質(zhì)量為Hi1的銀漿置于質(zhì)量為Hitl陶瓷坩堝中, 放入馬弗爐,在10 60min內(nèi)升溫至200 600°C,然后保溫10 60min,取出冷卻至常 溫得到固體顆粒,稱量陶瓷坩堝和固體顆粒的總質(zhì)量為m2,得到銀漿中的銀的固含量為A= (Hl1-Hltl)/ (Hl2-Hlci),再將固體顆粒置于研缽中研磨得到銀粉;3)稱取步驟2)中已研磨均勻的O. 3g、. 5g銀粉,溶于4 SmL稀硝酸,蓋上表面皿,加熱溶解;待冷卻后,加入90mL水以及IOmL濃度為10g/L的淀粉溶液,以216型銀電極作指示電極,217型雙鹽橋飽和甘汞電極作參比電極,用配置好的氯化鈉標準溶液滴定,記錄下每次滴加標準滴定溶液后滴定管的讀數(shù)及所測得的電位,用二級微商法確定滴定終點時消耗氯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Vtl ;4)按下列公式計算銀漿中銀含量的質(zhì)量分數(shù)(%)·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配制0.lmol/L氯化鈉標準滴定溶液將工作基準試劑氯化鈉于500 600°C的高溫爐中灼燒0. 3 Ih至氯化鈉重量恒重,準確稱取5. 8442g,溶于去離子水,移入IOOO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線,保存?zhèn)溆茫? 2)銀漿中銀的固含量的測定稱取質(zhì)量為Hl1的銀漿置于質(zhì)量為Hltl陶瓷坩堝中,放入馬弗爐,在10 60min內(nèi)升溫至200 600°C,然后保溫10 60min,取出冷卻至常溫得到固體顆粒,稱量陶瓷坩堝和固體顆粒的總質(zhì)量為m2,得到銀漿中的銀的固含量為A= (Hl1-Hltl) /(Hl2-Hltl),再將固體顆粒置于研缽中研磨得到銀粉; 3)稱取步驟2)中已研磨均勻的0.3g^0. 5g銀粉,溶于4 8mL稀硝酸,蓋上表面皿,力口熱溶解;待冷卻后,加入90mL水以及IOmL濃度為10g/L的淀粉溶液,以216型銀電極作指示電極,217型雙鹽橋飽和甘汞電極作參比電極,用配置好的氯化鈉標準溶液滴定,記錄下每次滴加標準滴定溶液后滴定管的讀數(shù)及所測得的電位,用二級微商法確定滴定終點時消耗氯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Vtl ; 4)按下列公式計算銀漿中銀含量的質(zhì)量分數(shù)(%) (0, CxKox107.87 , Ag% =--X Axl 00%10OOm 其中 C一氯化鈉標準溶液的濃度,單位為摩爾每升(mol/L); Vtl—消耗氯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m一銀粉的質(zhì)量,單位克(g); A—銀漿中的銀的固含量(%); 107. 87—銀的摩爾質(zhì)量,單位為(g/mol)。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稀硝酸為用體積比為1:2的濃硝酸和水配制而成。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shù)公開了一種,包括以下步驟取銀漿,加熱烘干成固體,并研磨成粉;加入硝酸,低溫加熱使粉末溶解;加入淀粉,用氯化鈉溶液使用電位滴定的方法測出銀含量。本專利技術(shù)所述的測量方法能準確測定銀漿中的銀含量,方便快捷,試劑用量少,測定成本低,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適用范圍廣。文檔編號G01N27/42GK102998356SQ20121044365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1月7日專利技術(shù)者宋財根, 朱浩峰, 龔丹宇, 朱杰 申請人:寧波廣博納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銀漿中銀含量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配制0.1mol/L氯化鈉標準滴定溶液:將工作基準試劑氯化鈉于500~600℃的高溫爐中灼燒0.3~1h至氯化鈉重量恒重,準確稱取5.8442g,溶于去離子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線,保存?zhèn)溆茫?)銀漿中銀的固含量的測定:稱取質(zhì)量為m1的銀漿置于質(zhì)量為m0陶瓷坩堝中,放入馬弗爐,在10~60min內(nèi)升溫至200~600℃,然后保溫10~60min,取出冷卻至常溫得到固體顆粒,稱量陶瓷坩堝和固體顆粒的總質(zhì)量為m2,得到銀漿中的銀的固含量為A=(m1?m0)/(m2?m0),再將固體顆粒置于研缽中研磨得到銀粉;3)稱取步驟2)中已研磨均勻的0.3g~0.5g銀粉,溶于4~8mL稀硝酸,蓋上表面皿,加熱溶解;待冷卻后,加入90mL水以及10mL濃度為10g/L的淀粉溶液,以216型銀電極作指示電極,217型雙鹽橋飽和甘汞電極作參比電極,用配置好的氯化鈉標準溶液滴定,記錄下每次滴加標準滴定溶液后滴定管的讀數(shù)及所測得的電位,用二級微商法確定滴定終點時消耗氯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V0;4)按下列公式計算銀漿中銀含量的質(zhì)量分數(shù)(%):Ag%=C×V0×107.871000m×A×100%其中:C—氯化鈉標準溶液的濃度,單位為摩爾每升(mol/L);V0—消耗氯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m—銀粉的質(zhì)量,單位克(g);A—銀漿中的銀的固含量(%);107.87—銀的摩爾質(zhì)量,單位為(g/mol)。...
【技術(shù)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宋財根,朱浩峰,龔丹宇,朱杰,
申請(專利權(quán))人:寧波廣博納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