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評價污水預處理階段沉砂池除砂效果的測試方法,首先在沉砂池進水渠的紊流區連續取原水水樣進行沉降;在沉砂池進水口均勻投加一定量與原水中砂粒粒徑級配相同的配砂,同時在沉砂池出水紊流區連續取樣并用沉降裝置對水樣進行沉降;將沉降裝置收集的泥砂混合物漂洗、烘干、稱重,得沉砂池進出水含砂量,用取樣時段內沉砂池進出水總砂量之差與進水總砂量的比值計算沉砂池除砂率,用此評價沉砂池的除砂效果。本發明專利技術在工程應用中簡便快捷、測試數據穩定準確,適合于對不同類型沉砂池除砂效果的性能測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污水處理
,具體是。
技術介紹
沉砂池是城市污水處理廠必不可少的預處理設施,通常設置在細格柵后用以去除進水中的砂粒,保證后續處理工藝和設施的正常運行。污水中的砂粒如果不進行處理,在進入污水后續處理單元,將給生產運行帶來隱患,如管道堵塞、加劇水泵等設備磨損、生化池有效容積減小、污泥脫水機濾布堵塞等。 目前,對沉砂池除砂率的評價主要基于對進出水含砂量的測試,其測試方法主要有懸浮物取樣法、浸液法以及出水篩濾法等,但三種測試方法均存在很大不足,如忽略砂粒與懸浮物的差別;過程操作復雜、取樣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反映砂粒粒徑級配;篩網易堵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利用人工投加配砂模擬進水中的原砂,并采用一定體積的沉降裝置在沉砂池進出水紊流區進行連續取樣,該方法有效的保證測試結果準確性且操作簡單快捷,能夠快速測定沉砂池對各粒徑范圍的砂粒去除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 ,即通過計算沉砂池的除砂率來評價污水預處理階段沉砂池除砂效果,包括以下步驟 (1)、沉砂池原水含砂量測試取樣時段內,在沉砂池進水渠的紊流區連續取原水水樣并用沉降裝置進行沉降操作,沉降裝置沉降收集的泥砂混合物經漂洗篩選后,烘干至恒重,最后進行稱重,得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取得的砂量K ; (2)、配砂根據取樣時段內原水中含砂的粒徑級配進行配砂; (3)、配砂投加與出水取樣取樣時段內,在沉砂池進水口均勻投加定量的配砂If然后在沉砂池出水渠的紊流區連續取樣并用沉降裝置進行沉降操作,沉降裝置收集的泥砂混合物經漂洗篩選后,烘干至恒重,最后進行稱重,得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取得的砂量《 ; (4)、計算沉砂池的總除砂率P:沉砂池的總除砂率P等于取樣時間內進出水總砂量之差與進水總砂量的比值;其中,沉砂池進水砂量為取樣時段內原水總砂量和投加的配砂量之和,原水中的總砂量等于沉砂池進水量C和沉降裝置進水量€的比值與沉降裝置內取得的原水中砂量的乘積,沉砂池出水砂量等于沉砂池進水量G和沉降裝置進水量€的比值與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取得的砂量的乘積,具體見公式(I):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沉砂池原水含砂量測試取樣時段內,在沉砂池進水渠的紊流區連續取原水水樣并用沉降裝置進行沉降操作,沉降裝置沉降收集的泥砂混合物經漂洗篩選后,烘干至恒重,最后進行稱重,得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取得的砂量屹; (2)、配砂根據取樣時段內原水中含砂的粒徑級配進行配砂; (3 )、配砂投加與出水取樣取樣時段內,在沉砂池進水口均勻投加定量的配砂JWr,然后在沉砂池出水渠的紊流區連續取樣并用沉降裝置進行沉降操作,沉降裝置收集的泥砂混合物經漂洗篩選后,烘干至恒重,最后進行稱重,得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取得的砂量《 ; (4)、計算沉砂池的總除砂率P :沉砂池的總除砂車"等于取樣時間內進出水總砂量之差與進水總砂量的比值;其中,沉砂池進水砂量為取樣時段內原水總砂量和投加的配砂量之和,原水中的總砂量等于沉砂池進水量G和沉降裝置進水量f的比值與沉降裝置內取得的原水中砂量AC的乘積,沉砂池出水砂量等于沉砂池進水量G和沉降裝置進水量的比值與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取得的砂量的乘積,具體見公式(I)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砂池的除砂率包括有沉砂池各粒徑范圍內的除砂率% ,其具體計算步驟為 將沉砂池內砂粒的粒徑范圍分為多個?段,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在原水中取得的〗粒徑范圍的砂量為,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在出水水樣中取得的7拉徑范圍的砂量為%,沉砂池i粒徑范圍內的除砂率A等于取樣時段內沉砂池進出水的i粒徑范圍砂量之差與進水i粒徑范圍砂量的比值;其中,沉砂池進水的i粒徑范圍砂量為取樣時段內原水中〖粒徑范圍的砂量和投加的乜徑范圍配砂量之和,原水中乜徑范圍的砂量等于沉砂池進水量G和沉降裝置進水量3的比值與沉降裝置內取得的原水中i粒徑范圍砂量At的乘積,沉砂池出水中;粒徑范圍的砂量等于沉砂池進水量2和沉降裝置進水量w的比值與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取得的z粒徑范圍砂量A的乘積,具體見公式(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連續取樣直至配砂投至完畢IOmin后,停止取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I)和步驟(3)中烘干的溫度為103-105°C。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裝置選用容積為400L以上的容器,容器上設置有進水口、出水口、集砂斗、溢流堰、取樣口。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裝置的水力停留時間為5-10min。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I)和步驟(3)中連續取樣時,取樣水樣中的砂量大于20g。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砂選用石英砂,密度為2.2X103kg/m3 — 2.9X103kg/m3,所述的配砂的粒徑級配范圍為0. 1-0. 5mm。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砂量保證沉砂池每立方進水中含砂量低于50g。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I)和步驟(3)中篩選采用35目篩網進行濕篩,取篩落樣。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首先在沉砂池進水渠的紊流區連續取原水水樣進行沉降;在沉砂池進水口均勻投加一定量與原水中砂粒粒徑級配相同的配砂,同時在沉砂池出水紊流區連續取樣并用沉降裝置對水樣進行沉降;將沉降裝置收集的泥砂混合物漂洗、烘干、稱重,得沉砂池進出水含砂量,用取樣時段內沉砂池進出水總砂量之差與進水總砂量的比值計算沉砂池除砂率,用此評價沉砂池的除砂效果。本專利技術在工程應用中簡便快捷、測試數據穩定準確,適合于對不同類型沉砂池除砂效果的性能測試。文檔編號G01N15/04GK102998235SQ20121053097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專利技術者張輝, 葉勇, 周文忠, 范奎, 王淦, 侯紅勛 申請人: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評價污水預處理階段沉砂池除砂效果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沉砂池原水含砂量測試:取樣時段內,在沉砂池進水渠的紊流區連續取原水水樣并用沉降裝置進行沉降操作,沉降裝置沉降收集的泥砂混合物經漂洗篩選后,烘干至恒重,最后進行稱重,得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取得的砂量???????????????????????????????????????????????;(2)、配砂:根據取樣時段內原水中含砂的粒徑級配進行配砂;(3)、配砂投加與出水取樣:取樣時段內,在沉砂池進水口均勻投加定量的配砂,然后在沉砂池出水渠的紊流區連續取樣并用沉降裝置進行沉降操作,沉降裝置收集的泥砂混合物經漂洗篩選后,烘干至恒重,最后進行稱重,得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取得的砂量;(4)、計算沉砂池的總除砂率:沉砂池的總除砂率等于取樣時間內進出水總砂量之差與進水總砂量的比值;其中,沉砂池進水砂量為取樣時段內原水總砂量和投加的配砂量之和,原水中的總砂量等于沉砂池進水量和沉降裝置進水量的比值與沉降裝置內取得的原水中砂量的乘積,沉砂池出水砂量等于沉砂池進水量和沉降裝置進水量的比值與取樣時段內沉降裝置取得的砂量的乘積,具體見公式(1):??????????(1);公式(1)簡化后得:??????????(2)。2012105309775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2012105309775100001dest_path_image004.jpg,2012105309775100001dest_path_image006.jpg,2012105309775100001dest_path_image008.jpg,797238dest_path_image008.jpg,2012105309775100001dest_path_image010.jpg,2012105309775100001dest_path_image012.jpg,652061dest_path_image002.jpg,369481dest_path_image010.jpg,702374dest_path_image012.jpg,516746dest_path_image006.jpg,2012105309775100001dest_path_image014.jpg,2012105309775100001dest_path_image016.jpg...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輝,葉勇,周文忠,范奎,王淦,侯紅勛,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