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體液檢測前期處理裝置,包括處理盒、采集器,所述處理盒內腔設有過濾層將處理盒內腔分隔為上、下兩個腔體,過濾層為高分子篩網,過濾層上方的腔體為混勻腔,過濾層下方的腔體為取樣腔,取樣腔壁上設有取樣孔,取樣孔中設有密封膠塞;所述采集器蓋在處理盒上端,采集器上設有加液孔,所述采集器包括盒蓋、采樣勺、旋轉連接套,盒蓋與處理盒連接,盒蓋軸向上設有通孔,旋轉連接套間隙配合在盒蓋的通孔中,旋轉連接套下端連接采樣勺,采樣勺位于混勻腔中,旋轉連接套上端用于連接旋轉棒。所述體液檢測前期處理裝置可以安全、穩定、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完成體液或大便等排泄物的實驗檢測前期初步處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檢測處理器械,特別涉及體液檢測前期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在臨床上,體液或排泄物的檢測能了解體液在生理和病理條件下的變化規律,對診斷、防治預防疾病具有重要意義。由于體液組成較復雜,針對不同的檢測項目,檢測前會對體液進行相應的初步處理。為取得較好鏡檢效果,目前對體液處理常用方法為稀釋和染色。現有技術中,也有如美國DiaSys FE_2 Paras印糞便離心管、廈門信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糞便分析工作站100R型、WLW — I型樣本取樣器、蘭潔-2000型樣本取樣器等處理設備,但他們通常都采用試管作為盛裝樣本的容器。由于采用試管處理檢測樣本,沒有專門的裝置盛放、處理檢測樣本,處理過程中極易被外界污染,且處理步驟復雜、處理效果差、處理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簡易、穩定、安全、快速、高效的體液檢測前期處理裝置。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體液檢測前期處理裝置,包括處理盒、采集器,所述處理盒內腔設有過濾層將處理盒內腔分隔為上、下兩個腔體,過濾層為高分子篩網,過濾層上方的腔體為混勻腔,過濾層下方的腔體為取樣腔,取樣腔壁上設有取樣孔,取樣孔中設有密封膠塞;所述采集器蓋在處理盒上端,采集器上設有加液孔,所述采集器包括盒蓋、采樣勺、旋轉連接套,盒蓋與處理盒連接,盒蓋軸向上設有通孔,旋轉連接套間隙配合在盒蓋的通孔中,旋轉連接套下端連接采樣勺,采樣勺位于混勻腔中,旋轉連接套上端用于連接旋轉棒。所述旋轉連接套為軸向通孔套,采樣勺的桿部從旋轉連接套下端插入旋轉連接套的軸向通孔內固定,旋轉連接套的軸向通孔上端設置旋轉棒固定膠頭,固定膠頭的中心設有用于周向固定旋轉棒的孔,旋轉棒下端插入固定膠頭的孔中與固定膠頭固定連接。所述固定膠頭的用于周向固定旋轉棒的孔為十字槽孔或多邊形孔;旋轉棒下端為與固定膠頭的孔相對應的十字花鍵或多邊形結構。所述旋轉連接套為階梯套,盒蓋軸向設置的通孔為階梯孔,該階梯孔的下端為小徑端,旋轉連接套位于盒蓋的階梯孔中,旋轉連接套的軸肩定位于階梯孔的孔肩。所述旋轉連接套為圓錐套,盒蓋軸向設置的通孔為圓錐孔,圓錐孔的下端為小徑端,旋轉連接套位于盒蓋的圓錐孔中軸定位。所述采集器上的加液孔設于采樣勺桿部,該加液孔從采樣勺桿部上端沿軸向延伸,并從采樣勺桿部的中段穿出形成通孔。所述旋轉棒設有軸心通孔,該軸心通孔中間隙配合一加液針,加液針的長度長于旋轉棒。 架上。所述過濾層由支架和濾布組成,支架安裝固定在處理盒上,濾布鋪滿并固定在支所述取樣腔底部的面積小于上部橫截面的面積。所述處理盒、盒蓋、采樣勺、旋轉連接套均采用塑料制作成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專利技術有以下優點1.試驗用體液處理簡單、快捷、高效,處理后體液更易于檢測,處理后實驗液取液方便,實驗液不易被污染。2.采集器結構簡易,使用效果良好。3.稀釋液等實驗用液加液方便快捷穩定,不易被污染。4.處理后實驗液易于收集。5.旋轉棒與旋轉膠頭連接穩定。附圖說明圖1為體液檢測前期處理裝置結構示意圖2為體液檢測前期處理裝置半剖視圖3為旋轉棒結構示意圖4為采樣勺結構示意圖5為旋轉棒安裝結構示意圖。附圖中,I為處理盒,2為盒蓋,3為混勻腔,4為取樣腔,5為采樣勺,6為過濾層,7為取樣孔,8為旋轉棒,9為進液針,10為采樣勺桿部,11為采樣勺勺部,12為采樣勺上的加液孔,13為旋轉連接套,14為固定膠頭,15為旋轉連接套軸向通孔。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至圖5,一種體液檢測前期處理裝置,包括處理盒1、采集器,所述處理盒I內腔設有過濾層6將處理盒內腔分隔為上、下兩個腔體,過濾層為高分子篩網,過濾層上方的腔體為混勻腔3,過濾層下方的腔體為取樣腔4,取樣腔4壁上設有取樣孔7,取樣孔7中設有密封膠塞。當過濾生物細胞時,一般采用濾孔為7微米的高分子篩網,過濾寄生蟲時,一般采用濾孔為76微米的高分子篩網,由于過濾層為上述孔徑的高分子篩網,當過濾層上下氣壓差不大時,實驗樣本或者實驗液不會滲漏到取樣腔之中,取樣前,實驗樣本和實驗液會留存在混勻腔中,提高精確混勻比例及效果,當實驗樣本液混勻后,取樣器的抽取針穿透密封膠塞進入取樣腔進行抽取,取樣腔中空氣被取樣器抽走后,取樣腔氣壓遠小于混勻腔氣壓,混勻后的檢測用實驗液即被混勻腔內氣壓壓力作用而穿透過濾層進入取樣腔中,然后取樣器就可以抽取進入取樣腔中的檢測用實驗液,取樣器可以直接采用注射器等安全、簡易的抽取設備。所述采集器蓋在處理盒2上端,采集器上設有加液孔,加液孔用于加入稀釋液、染色液等實驗液。所述采集器包括盒蓋2、采樣勺3、旋轉連接套13。盒蓋與處理盒連接,盒蓋和處理盒間可以采用螺紋連接或過盈配合,便于盒蓋的取下和蓋嚴;為便于加工,也可直接在盒蓋內外周邊沿處設置卡槽,卡槽與處理盒口部配合進行蓋嚴定位;也可以 根據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連接方式。盒蓋2軸向上設有通孔,旋轉連接套13間隙配合在盒蓋2的通孔中,旋轉連接套13下端連接采樣勺桿部10,采樣勺位于混勻腔3中,旋轉連接套13上端用于連接旋轉棒8 ;處理混勻時,旋轉棒與電機等旋轉器相連,旋轉器帶動旋轉棒轉動,旋轉棒帶動旋轉連接套轉動,旋轉連接套帶動采樣勺轉動,轉動的采樣勺混勻實驗液,如特殊環境下沒有可帶動旋轉的相關設備,也可以直接震蕩實驗處理盒達到混勻效果;采樣勺設置為勺狀可以用于攪拌實驗液,被檢測人員也可以用它進行試樣的采集,標準化大小的采樣勺,可以限定一次采樣的量,便于實驗人員進行實驗加液,為便于制造,一般將采樣勺的勺部制造為半球型或半橢球型;被檢測人員采集實驗樣本時,直接取下采集器,持采集器用采樣勺采集實驗樣本,將實驗樣本置入處理盒內,蓋嚴合理盒,將處理盒交由實驗人員進行檢測前期處理,由于處理過程中實驗樣本不需要在多個容器間轉移,實驗樣本基本和外界隔絕,減少了實驗樣本被污染的概率,加快了實驗處理效率;旋轉連接套和盒蓋間采用間隙配合,利于旋轉連接套在盒蓋通孔中的轉動,讓混勻腔和外界相通,防止加液時混勻腔氣壓增大,避免混勻腔和取樣腔之間形成過大的氣壓差,防止加液時實驗液穿透過濾層;過濾層即可對實驗液進行初步過濾處理,也將混勻腔和取樣腔分離,實驗人員即可在混勻過程中或混勻后隨時進行實驗液取液操作,以滿足不同的實驗需求。旋轉連接套13為軸向通孔套,采樣勺的桿部10從旋轉連接套13下端插入旋轉連接套13的軸向通孔內固定,旋轉連接套13的軸向通孔上端設置旋轉棒的固定膠頭14,固定膠頭14的中心設有用于周向固定旋轉棒的孔,旋轉棒8下端插入固定膠頭14的孔中與固定膠頭固定連接。采樣勺和旋轉連接套之間連接固定,可以采用螺紋連接、過盈配合或教授粘接等方式;固定膠頭便于旋轉棒的固定,同時固定膠頭可以將旋轉連接套軸向通孔的上端密封,當加液針穿透旋轉膠頭通過加液孔對處理盒進行加液時,所加實驗液不會從旋轉連接套上端泄漏;固定膠頭上的孔可以為通孔,使用時利用旋轉棒堵住該孔形成密封,防止加液針加液泄漏,也可以采用盲孔,利用加液針穿透固定膠頭形成更好的密封效果;為便于固定膠頭的安裝,固定膠頭與旋轉連接套間可以采用過盈配合或者用膠水粘接,旋轉連接套軸向通孔上端也可設置為階梯型孔,防止固定膠頭過度沉入旋轉連接套軸向通孔內;將所述旋轉攪拌裝置分為旋轉連接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體液檢測前期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處理盒、采集器,所述處理盒內腔設有過濾層將處理盒內腔分隔為上、下兩個腔體,過濾層為高分子篩網,過濾層上方的腔體為混勻腔,過濾層下方的腔體為取樣腔,取樣腔壁上設有取樣孔,取樣孔中設有密封膠塞;所述采集器蓋在處理盒上端,采集器上設有加液孔,所述采集器包括盒蓋、采樣勺、旋轉連接套,盒蓋與處理盒連接,盒蓋軸向上設有通孔,旋轉連接套間隙配合在盒蓋的通孔中,旋轉連接套下端連接采樣勺,采樣勺位于混勻腔中,旋轉連接套上端用于連接旋轉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俊培,魯廣洲,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天海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