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包括設有齒輪軸的靜齒輪和消隙齒輪,所述靜齒輪和消隙齒輪的模數與齒數相同;其中,靜齒輪上的齒輪軸設置在安裝有軸承的安裝座上;齒輪軸中心沿軸向設有通孔,通孔中穿入一根內軸,內軸的一端與扭簧內側相連接,內軸的另一端與消隙齒輪相固連,齒輪軸與扭簧通過螺紋相連接;扭簧上設有用于使齒輪軸與扭簧連接螺紋自鎖的螺釘;齒輪軸外側中央與傳動帶輪相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機構消除了三坐標測量機齒輪齒條傳動中齒輪與齒條嚙合的側隙,提高了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量精度,減少了在測量過程中產生誤差。并具有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維修方便、經濟、安全性高等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數控三坐標測量設備大多利用同步帶同步帶輪進行傳動,較大型三坐標測量機采用齒輪齒條傳動。傳統傳動方式為同步帶輪同步帶帶動測量機運動,但是較大型三坐標測量機的各軸運行的距離比較長,兩端同步帶輪固定位置跨距比較大,使得同步帶懸空距離比較長,由于重力原因同步帶的彎曲弧度比較大,影響測量精度。若增大兩帶輪拉力減小同步帶弧度,會使帶輪軸和軸承承受更大的作用力,降低其使用壽命。所以較大的三坐標測量機采用齒輪齒條傳動帶動測量機運動,但傳統齒輪齒條傳動中,齒輪和齒條之間難免存在一些空隙,在測量級往復運動時會使三坐標測量機測量時產生誤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1、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其特征在于 包括設有齒輪軸的靜齒輪和消隙齒輪,所述靜齒輪和消隙齒輪的模數與齒數相同;其中,靜齒輪上的齒輪軸設置在安裝有軸承的安裝座上; 齒輪軸中心沿軸向設有通孔,通孔中穿入一根內軸,內軸的一端與扭簧內側相連接,內軸的另一端與消隙齒輪相固連,齒輪軸與扭簧通過螺紋相連接; 扭簧上設有用于使齒輪軸與扭簧連接螺紋自鎖的螺釘; 齒輪軸外側中央與傳動帶輪相連接。所述齒輪軸與軸承之間設有鎖緊螺母。所述安裝有軸承的安裝座為兩套,分別設置在齒輪軸的兩端。所述內軸一端通過銷與消隙齒輪相連接,另一端通過銷與扭簧相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為1、消除了三坐標測量機齒輪齒條傳動中齒輪與齒條嚙合的側隙,提高了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量精度。三坐標測量機測量的過程是一個往復運動的過程,當齒輪與齒條間側隙沒有消除的時候,齒輪向一個方向轉動時首先要轉過側隙那段距離才會與齒輪接觸才能起到傳動作用,齒輪反向轉動時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從而在測量過程中產生誤差。故消除側隙能提高了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量精度。2、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維修方便、經濟、安全性高。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側隙產生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消隙原理圖。附圖標記為 I—扭簧,2—鎖緊螺母,3一軸承,4一安裝座,5—內軸,6—靜齒輪,7—消隙齒輪,8—傳動帶輪,9—銷,10—齒條,11—螺釘,12—齒輪軸,13—通孔、14一螺紋,A、B一靜齒輪上的齒,C一齒條上的齒,D一消隙齒輪上的齒,E一側隙。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齒輪消隙機構,尤其涉及一種應用在三坐標測量機齒輪齒條傳動中的消隙機構。在使用三坐標測量機齒輪齒條傳動時可以使用本專利技術以解決三坐標測量機往返運動測量時帶來的誤差,提高測量機的精度和可靠性。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涉及的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的具體結構為 包括設有齒輪軸12的靜齒輪6和消隙齒輪7,所述靜齒輪6和消隙齒輪7的模數與齒數相同;其中,靜齒輪6上的齒輪軸12設置在安裝有軸承3的安裝座4上;齒輪軸12中心沿軸向設有通孔13,通孔13中穿入一根內軸5,內軸5的一端與扭簧I內側相連接,內軸5的另一端與消隙齒輪7相固連,齒輪軸12與扭簧I通過螺紋14相連接;扭簧I上設有用于使齒輪軸12與扭簧I連接螺紋14自鎖的螺釘11 ;齒輪軸12外側中央與傳動帶輪8相連接。本專利技術中的齒輪軸12與軸承3之間具體可設有鎖緊螺母4,用以緊固防止機構軸向竄動。本專利技術中的安裝有軸承3的安裝座4可為兩套,分別設置在齒輪軸12的兩端。本專利技術中的內軸5兩端具體可通過銷9分別與消隙齒輪7和扭簧I內側相連接。將機構安裝完成時,靜齒輪6和消隙齒輪7兩齒輪是基本重合的。這時調節扭簧1,通過扭簧I的調節消隙齒輪7可與靜齒輪6產生相對轉動,內軸5旋轉并帶動消隙齒輪7旋轉,從而使消隙齒輪7與靜齒輪6產生一個角度,會將靜齒輪5與齒條10嚙合的側隙E消除。如圖1所示,將本專利技術固定于測量機中,本機構齒輪與齒條10嚙合良好,然后調節扭簧I使內軸5帶動消隙齒輪7轉動與靜齒輪6之間產生相對轉動,當扭簧I不能在旋轉時,齒輪齒條嚙合間的縫隙得以消除。本專利技術消隙原理為 如圖2所不,現有技術中靜齒輪6齒條10安裝后,靜齒輪上的齒A左側與齒條上的齒C相接觸時,靜齒輪上的齒B就會與齒條上的齒C之間出現一條側隙E。在靜齒輪6來回旋轉時首先要轉動過間隙才能接觸到齒條10,導致誤差產生,降低了測量機精度。如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只需調節扭簧I將消隙齒輪7相對靜齒輪6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使消隙齒輪上的齒D與齒條上的齒C右側接觸,即調節扭簧I轉動內軸5帶動消隙齒輪7順時針旋轉,直至旋轉到消隙齒輪上的齒D與齒條上的齒C右側頂死。待扭簧I不能旋轉時,鎖緊螺釘11,扭簧I將會與靜齒輪6軸端的螺紋自鎖,從而固定消隙齒輪7與靜齒輪6的相對位置。通過此達到消除側隙E的目的,降低三坐標測量機測量誤差。權利要求1.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設有齒輪軸(12)的靜齒輪(6)和消隙齒輪(7),所述靜齒輪(6)和消隙齒輪(7)的模數與齒數相同;其中,靜齒輪(6)上的齒輪軸(12)設置在安裝有軸承(3)的安裝座(4)上;齒輪軸(12)中心沿軸向設有通孔(13),通孔(13)中穿入一根內軸(5),內軸(5)的一端與扭簧(I)內側相連接,內軸(5)的另一端與消隙齒輪(7)相固連,齒輪軸(12)與扭簧(I) 通過螺紋(14)相連接;扭簧(I)上設有用于使齒輪軸(12 )與扭簧(I)連接螺紋(14)自鎖的螺釘(11); 齒輪軸(12)外側中央與傳動帶輪(8)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軸(12)與軸承(3)之間設有鎖緊螺母(4)。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有軸承(3)的安裝座(4)為兩套,分別設置在齒輪軸(12)的兩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軸(5 ) —端通過銷(9 )與消隙齒輪(7 )相連接,另一端通過銷(9 )與扭簧(I)相連接。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包括設有齒輪軸的靜齒輪和消隙齒輪,所述靜齒輪和消隙齒輪的模數與齒數相同;其中,靜齒輪上的齒輪軸設置在安裝有軸承的安裝座上;齒輪軸中心沿軸向設有通孔,通孔中穿入一根內軸,內軸的一端與扭簧內側相連接,內軸的另一端與消隙齒輪相固連,齒輪軸與扭簧通過螺紋相連接;扭簧上設有用于使齒輪軸與扭簧連接螺紋自鎖的螺釘;齒輪軸外側中央與傳動帶輪相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機構消除了三坐標測量機齒輪齒條傳動中齒輪與齒條嚙合的側隙,提高了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量精度,減少了在測量過程中產生誤差。并具有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維修方便、經濟、安全性高等特點。文檔編號G01B5/008GK102997797SQ20121048581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專利技術者王金虎, 趙金龍 申請人:西安力德測量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三坐標機雙齒輪無側隙消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設有齒輪軸(12)的靜齒輪(6)和消隙齒輪(7),所述靜齒輪(6)和消隙齒輪(7)的模數與齒數相同;其中,靜齒輪(6)上的齒輪軸(12)設置在安裝有軸承(3)的安裝座(4)上;齒輪軸(12)中心沿軸向設有通孔(13),通孔(13)中穿入一根內軸(5),內軸(5)的一端與扭簧(1)內側相連接,內軸(5)的另一端與消隙齒輪(7)相固連,齒輪軸(12)與扭簧(1)通過螺紋(14)相連接;扭簧(1)上設有用于使齒輪軸(12)與扭簧(1)連接螺紋(14)自鎖的螺釘(11);齒輪軸(12)外側中央與傳動帶輪(8)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金虎,趙金龍,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力德測量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