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改善直接空冷機組換熱能力的防風裝置,包括風障葉片,其特征在于它設置在火力發電廠直接空冷機組空冷平臺下方,呈十字形狀布置,其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空冷平臺的長度和寬度相同,其高度和空冷平臺下方的高度相同,將空冷平臺下方全封閉。該風障裝置風障葉片上有一定開孔率和直徑大小的導風孔,該裝置上設有風障葉片開啟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的風速、風向角度,自動調節風障葉片的開啟區域和角度,從而有效改善空冷系統的換熱效率,降低背壓,提高發電量,節能減排。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環保節能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針對火力發電廠直接空冷機組受大風影響導致換熱能力降低問題,而提升散熱效率的防風裝置。
技術介紹
我國水資源相對貧乏,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日益受到高度重視。在我國北方富煤貧水地區,由于空冷技術具有優越的節水性,目前許多電廠采用了直接空冷系統。但由于空氣冷凝器暴露在空氣中,直接與周圍空氣進行熱交換,因此不同的風向、風速、氣溫的組合條件,必然會對空氣冷凝器的正常運行產生很大影響,會造成汽輪機背壓的大幅升高,降低發電效率,嚴重的可能造成停機,對汽輪機的運行造成不利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經濟實用、改善大風環境下的防風裝置,使得不同的風向、風速、氣溫的組合條件下大多數工況的汽輪機背壓降低到預警背壓狀態或者正常工作狀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解決方在直接空冷機組的空冷平臺下,設置一種防風裝置,布置在空冷平臺下方,呈十字形狀布置,其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空冷平臺的長度和寬度相同,其高度和空冷平臺下方的高度相同,將空冷平臺下方全封閉。通過對各風向角度來流風的抑制,降低大風對空冷平臺散熱效率的影響,降低背壓,提高發電量。同時針對不同的風速和風向角度,還可以通過風障葉片開啟系統自動調整風障葉片的開啟區域和開啟角度。上述裝置可以有效改善空冷系統的換熱能力有顯著的效果,特別是中到大風條件下,各個風向背壓均有較大改觀; 一種改善直接空冷系統散熱效率的防風裝置,設置在空冷平臺下方,該防風裝置布置在空冷平臺下方,呈十字形狀布置,其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空冷平臺的長度和寬度相同,其高度和空冷平臺下方的高度相同,將空冷平臺下方全封閉。風障裝置包括支撐架、支撐架基礎和安裝在支撐架上的風障葉片和風障葉片開啟系統。其特征在于風障葉片上有開孔率為20%—60%的導風孔。風障葉片開啟系統還可以根據來流風的速度、風向角度、溫度等組合條件自動調節風障葉片的開啟區域和開啟角度,改善空冷系統的換熱能力,提高發電效率。所述的風障葉片開啟系統由測風儀、測溫儀、電腦控制儀器和開啟裝置組成,測風儀、測溫儀連接電腦控制儀器,電腦控制儀器連接開啟裝置的電動機。通過測風儀、測溫儀獲得風速、風向角度等數據后,傳輸到電腦控制器,由控制系統計算后發出指令給開啟裝置,開啟裝置按照控制系統發出的指令將需要開啟區域的風障葉片開啟到指定的角度。所述開啟裝置包括動力裝置、鋼絲繩、滑輪組,動力裝置包括電動機、變速箱,即由電動機通過變速箱帶動鋼絲繩卷筒,由卷筒帶動在滑輪組上鋼絲繩的運動,鋼絲繩連接葉片的兩端,使葉片繞自己的中心軸轉動,電動機轉動方向決定葉片的開啟和關閉。本專利技術設置在火力發電廠直接空冷機組空冷平臺的下方。一種改善直接空冷機組換熱能力的防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呈十字形狀布置在空冷平臺下方,它的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空冷平臺的長度和寬度相同,它的高度和空冷平臺下方的高度相同,它將空冷平臺下方全封閉;它包括支撐架,支撐架上安裝有風障葉片,由若干風障葉片排列構成風障面,風障葉片設置有導風孔,風障面的導風孔的開孔率為20%—60%;風障葉片通過葉片開啟系統根據來風角度、風向角度和溫度的組合條件自動調節風障葉片的開啟區域和開啟角度。本專利技術的原理是由于空氣冷凝器暴露在空氣中,直接與周圍空氣進行熱交換,因此不同的風向、風速、氣溫的組合條件,必然會對空氣冷凝器的正常運行產生很大影響,不利條件下會造成汽輪機背壓的大幅升高。利用導風孔的抑風特性,通過對大風的抑制,從而增加散熱量,降低背壓,提高發電量。同時,通過風障葉片開啟系統,根據不同風速、風向角,自動調整風障葉片的開啟區域和角度,可以在各種不同風況條件下提升散熱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是利用導風孔的抑風原理,降低風速,改善空冷系統的換熱能力,有效提高了發電量,經濟實用。2、本專利技術可根據不同風速、風向角度及溫度組合,通過風障葉片開啟系統自動調節風障葉片的開啟區域和開啟角度,保證了各種風速、風向角、溫度組合工況下空冷系統的散熱效果,從而可以有效降低背壓,提高發電量,起到節能減排的效果。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平面布置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及空冷平臺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1、防風裝置,2、空冷平臺,3、支撐架,4、風障葉片,5、導風孔,6、風障葉片開啟裝置。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 圖2所示,一種改善直接空冷系統散熱效率的防風裝置1,它呈十字形狀布置在空冷平臺2下方(圖1所示),其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空冷平臺2的長度和寬度相同,其高度和空冷平臺下方的高度相同,將空冷平臺下方全封閉。一種改善直接空冷系統散熱效率的防風裝置I,包括支撐架3、支撐架3基礎和安裝在支撐架3上的風障葉片4和風障葉片開啟系統。風障葉片4上設有導風孔5,導風孔5在風障葉片4的開孔率為20% — 60%。所述的風障葉片開啟系統由測風儀、測溫儀、電腦控制儀器和開啟裝置組成,測風儀、測溫儀連接電腦控制儀器,電腦控制儀器連接開啟裝置的電動機。通過測風儀、測溫儀獲得風速、風向角度等數據后,傳輸到電腦控制器,由控制系統計算后發出指令給開啟裝置,開啟裝置按照控制系統發出的指令將需要開啟區域的風障葉片開啟到指定的角度。風障葉片開啟系統根據來流風的速度、風向角度、溫度組合條件自動調節風障葉片的開啟區域和開啟角度,改善空冷系統的換熱能力,提高發電效率。所述開啟裝置包括動力裝置、鋼絲繩、滑輪組,動力裝置包括電動機、變速箱,即由電動機通過變速箱帶動鋼絲繩卷筒,由卷筒帶動在滑輪組上鋼絲繩的運動,鋼絲繩連接葉片的兩端,使葉片繞自己的中心軸轉動,電動機轉動方向決定葉片的開啟和關閉。權利要求1.一種改善直接空冷機組換熱能力的防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呈十字形狀布置在空冷平臺下方,它的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空冷平臺的長度和寬度相同,它的高度和空冷平臺下方的高度相同,它將空冷平臺下方全封閉;它包括支撐架,支撐架上安裝有風障葉片,由若干風障葉片排列構成風障面,風障葉片設置有導風孔,風障面的導風孔的開孔率為20% — 60% ;風障葉片通過葉片開啟系統根據來風角度、風向角度和溫度的組合條件自動調節風障葉片的開啟區域和開啟角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善直接空冷機組換熱能力的防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孔的孔徑為5mm — 90mm,導風孔的孔型為圓孔、長圓孔、方孔、三角孔、菱形孔、長方形孔、梯形孔及其組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善冷卻塔散熱效率的風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障葉片的開啟角度為0° —18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善冷卻塔散熱效率的風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開啟系統由測風儀、測溫儀、電腦控制儀器和開啟裝置組成,測風儀、測溫儀連接電腦控制儀器,電腦控制儀器連接開啟裝置的電動機;通過測風儀、測溫儀獲得風速、風向角度等數據后,傳輸到電腦控制器,由控制系統計算后發出指令給開啟裝置,開啟裝置按照控制系統發出的指令將需要開啟區域的風障葉片開啟到指定的角度。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改善直接空冷機組換熱能力的防風裝置,包括風障葉片,其特征在于它設置在火力發電廠直接空冷機組空冷平臺下方,呈十字形狀布置,其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空冷平臺的長度和寬度相同,其高度和空冷平臺下方的高度相同,將空冷平臺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善直接空冷機組換熱能力的防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呈十字形狀布置在空冷平臺下方,它的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空冷平臺的長度和寬度相同,它的高度和空冷平臺下方的高度相同,它將空冷平臺下方全封閉;它包括支撐架,支撐架上安裝有風障葉片,由若干風障葉片排列構成風障面,風障葉片設置有導風孔,風障面的導風孔的開孔率為20%—60%;風障葉片通過葉片開啟系統根據來風角度、風向角度和溫度的組合條件自動調節風障葉片的開啟區域和開啟角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新利,劉宗福,劉成文,王相輝,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尚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