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相變換熱器與凈煙氣加熱器聯合的煙氣再熱裝置。目前沒有能夠防止煙囪出現腐蝕、冒白煙和煙雨下洗等情況的煙氣再熱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煙氣煙道、和煙氣測溫儀,其特點是:還包括空氣預熱器、相變換熱器、凈煙氣加熱器、終端控制器、下降管、冷凝工質測溫儀、相變換熱汽包、上升管、傳熱工質測溫儀、進水管、回水管、進汽管和出汽管,空氣預熱器、相變換熱器和凈煙氣加熱器均安裝在煙氣煙道中,進水管的一端固定在相變換熱汽包上,另一端固定在凈煙氣加熱器上,煙氣測溫儀、蒸汽調節閥門、水流調節閥門、冷凝工質測溫儀和傳熱工質測溫儀均與終端控制器電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防止煙囪出現腐蝕、冒白煙和煙雨下洗等情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煙氣再熱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相變換熱器與凈煙氣加熱器聯合的煙氣再熱裝置,主要用于對火力發電廠產生的煙氣進行除塵,脫硫,以及再加熱。
技術介紹
石灰石濕法煙氣脫硫系統(FGD)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的工藝,具有脫硫效率高、可靠性好及能夠適應不同容量機組等特點,從而被大功率機組廣泛采用,目前國內300MW及以上機組基本都采用該法來處理鍋爐煙氣。可以預見,在中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典型的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仍將是主流工藝。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脫硫工藝時,吸收塔或反應器后的煙氣溫度通常在50 65°C,對于這種低溫濕煙氣常用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加裝煙氣加熱器(GGH),以提高經過吸收塔或反應器后的煙氣溫度,另一種是不加煙氣加熱器(GGH),直接用濕煙囪進行排放。加裝GGH和不加裝GGH這兩種做法均存在不足,加裝GGH所產生的問題如下1、回轉式GGH為蓄熱式換熱器,冷、熱流體交替流過蓄熱器,會造成嚴重的漏風,直接影響脫硫效率;2、由于GGH的工作環境問題,加上自身結構缺陷,堵灰、腐蝕和結垢問題常有發生,故障率較高。不加裝GGH所產生的問題如下會造成煙 嚴重腐蝕,冒白煙,以及煙雨下洗等問題?,F在也有一些相對較好的煙氣再熱裝置,如公開日為2007年03月28日,公開號為CN2883942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分離式煙氣再熱器,該煙氣再熱器分為原煙氣換熱器和凈煙氣換熱器兩部分,原煙氣側與凈煙氣側之間有較大的空間距離,這兩部分通過蒸汽上升管和凝結水下降管連通起來,形成一個循環回路,該分離式煙氣再熱器雖然具有無煙氣泄露的特點,但是整體結構設計不夠合理,能源利用率不高,換熱效果不好,難以有效防止煙囪出現腐蝕、冒白煙和煙雨下洗等情況。綜上所述,目前還沒有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性能可靠,節能環保,能夠有效防止煙囪出現腐蝕、冒白煙和煙雨下洗等情況的煙氣再熱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節能環保,能夠有效防止煙 出現腐蝕、冒白煙和煙雨下洗等情況的相變換熱器與凈煙氣加熱器聯合的煙氣再熱裝置。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相變換熱器與凈煙氣加熱器聯合的煙氣再熱裝置包括煙氣煙道、除塵器、引風機、脫硫塔、除霧器和煙氣測溫儀,所述除塵器、引風機、脫硫塔、除霧器和煙氣測溫儀均安裝在煙氣煙道上,該除塵器、引風機、脫硫塔、除霧器和煙氣測溫儀沿煙氣煙道的進口到煙氣煙道的出口方向依次排列,其結構特點在于還包括空氣預熱器、相變換熱器、凈煙氣加熱器、終端控制器、水箱、循環水泵、蒸汽調節閥門、蒸汽輔助加熱器、水流調節閥門、下降管、冷凝工質測溫儀、相變換熱汽包、上升管、傳熱工質測溫儀、進水管、回水管、進汽管和出汽管,所述相變換熱器上設置有冷凝水入口和飽 和蒸汽出口,所述凈煙氣加熱器上設置有高溫工質入口和低溫工質出口,所述相變換熱汽 包上設置有飽和蒸汽入口、冷凝水出口、低溫工質入口和高溫工質出口 ;所述空氣預熱器、 相變換熱器和凈煙氣加熱器均安裝在煙氣煙道中,所述空氣預熱器、相變換熱器、除塵器、 引風機、脫硫塔、除霧器、凈煙氣加熱器和煙氣測溫儀沿煙氣煙道的進口到煙氣煙道的出口 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相變換熱汽包位于相變換熱器的上方,所述下降管的上端固定在相變 換熱汽包的冷凝水出口上,該下降管的下端固定在相變換熱器的冷凝水入口上,所述冷凝 工質測溫儀安裝在下降管上,所述上升管的上端固定在相變換熱汽包的飽和蒸汽入口上, 該上升管的下端固定在相變換熱器的飽和蒸汽出口上,所述傳熱工質測溫儀安裝在上升管 上;所述進水管的一端固定在相變換熱汽包的高溫工質出口上,該進水管的另一端固定在 凈煙氣加熱器的高溫工質入口上,所述回水管的一端固定在相變換熱汽包的低溫工質入 口,該回水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凈煙氣加熱器的低溫工質出口上;所述蒸汽調節閥門安裝在 進汽管上,所述進汽管和出汽管均安裝在蒸汽輔助加熱器上,該蒸汽輔助加熱器安裝在進 水管上;所述水箱、循環水泵和水流調節閥門均安裝在回水管上,該水箱、循環水泵和水流 調節閥門沿凈煙氣加熱器的低溫工質出口到相變換熱汽包的低溫工質入口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煙氣測溫儀、蒸汽調節閥門、水流調節閥門、冷凝工質測溫儀和傳熱工質測溫儀均與終 端控制器電連接。作為優選,本專利技術所述相變換熱汽包位于相變換熱器的正上方。由此使得本專利技術 的結構設計更加合理,相變換熱器和相變換熱汽包之間的換熱效果更好。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解 決了現有GGH存在的漏風、堵灰、結垢和腐蝕等問題,實現了將濕法脫硫后低溫凈煙氣的溫 度提高的目的,有效的防止了煙囪腐蝕,冒白煙,以及煙雨下洗等問題,同時,有效降低了進 入除塵器和脫硫塔前原煙氣的溫度,提高了除塵器的除塵效率,減少了脫硫塔的用水量,提 高了鍋爐的熱效率,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和環保價值。本專利技術主要用于對火力發電廠濕法脫硫后產生的低溫凈煙氣進行再加熱,使用 時,高溫煙氣流經相變換熱器,與相變換熱器里的冷凝工質水進行換熱,煙氣釋放熱量后溫 度降低,冷凝工質水吸收煙氣的熱量后產生飽和蒸汽,該飽和蒸汽沿上升管進入相變換熱 汽包,在相變換熱汽包內與低溫工質水換熱,飽和蒸汽又被冷凝成冷凝工質水,該冷凝工質 水在重力作用下沿下降管流回到相變換熱器中。位于相變換熱汽包中的低溫工質水吸收飽 和蒸汽的熱量后,被加熱成高溫工質水,該高溫工質水沿進水管進入凈煙氣加熱器,與煙道 中經過脫硫塔出來的低溫凈煙氣進行換熱,高溫工質水釋放熱量后變成低溫工質水,該低 溫工質水由回水管經水箱通過循環水泵打入相變換熱汽包,而低溫凈煙氣吸收熱量后溫度 升高,變成高溫凈煙氣,最后從煙道排出。當從煙道排出的凈煙氣的溫度達不到要求值或鍋 爐低負荷時,通過煙氣測溫儀將信號反饋給終端控制器,通過終端控制器調節蒸汽輔助加 熱器的進汽管上的蒸汽調節閥門,以增加進入蒸汽輔助加熱器的蒸汽量,從而來提高進入 凈煙氣加熱器中的高溫工質水的溫度,以確保從煙道排出的凈煙氣的溫度滿足要求。本專利技術通過傳熱工質測溫儀來監測相變換熱器的壁面溫度,以保證相變換熱器的 換熱壁面的溫度高于煙氣酸露點,確保不發生低溫腐蝕現象。當相變換熱器的換熱壁面溫 度低于煙氣酸露點時,傳熱工質測溫儀將信號反饋給終端控制器,通過終端控制器來調節回水管上的水流調節閥門,以減少進入相變換熱汽包的低溫工質水的水量,減少帶走相變換熱汽包里換熱工質的熱量,從而確保相變換熱器不發生低溫腐蝕。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相變換熱器與凈煙氣加熱器聯合的煙氣再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標明工質水的流動方向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空氣預熱器,2-煙氣煙道,3-相變換熱器,4-除塵器,5-引風機,6-脫硫塔,7-除霧器,8-凈煙氣加熱器,9-煙氣測溫儀,10-終端控制器,11-水箱,12-循環水泵,13-蒸汽調節閥門,14-蒸汽輔助加熱器,15-水流調節閥門,16-下降管,17-冷凝工質測溫儀,18-相變換熱汽包,19-上升管,20-傳熱工質測溫儀,21-進水管,22-回水管,23-進汽管,24-出汽管。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專利技術的解釋而本專利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相變換熱器與凈煙氣加熱器聯合的煙氣再熱裝置,包括煙氣煙道、除塵器、引風機、脫硫塔、除霧器和煙氣測溫儀,所述除塵器、引風機、脫硫塔、除霧器和煙氣測溫儀均安裝在煙氣煙道上,該除塵器、引風機、脫硫塔、除霧器和煙氣測溫儀沿煙氣煙道的進口到煙氣煙道的出口方向依次排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空氣預熱器、相變換熱器、凈煙氣加熱器、終端控制器、水箱、循環水泵、蒸汽調節閥門、蒸汽輔助加熱器、水流調節閥門、下降管、冷凝工質測溫儀、相變換熱汽包、上升管、傳熱工質測溫儀、進水管、回水管、進汽管和出汽管,所述相變換熱器上設置有冷凝水入口和飽和蒸汽出口,所述凈煙氣加熱器上設置有高溫工質入口和低溫工質出口,所述相變換熱汽包上設置有飽和蒸汽入口、冷凝水出口、低溫工質入口和高溫工質出口;所述空氣預熱器、相變換熱器和凈煙氣加熱器均安裝在煙氣煙道中,所述空氣預熱器、相變換熱器、除塵器、引風機、脫硫塔、除霧器、凈煙氣加熱器和煙氣測溫儀沿煙氣煙道的進口到煙氣煙道的出口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相變換熱汽包位于相變換熱器的上方,所述下降管的上端固定在相變換熱汽包的冷凝水出口上,該下降管的下端固定在相變換熱器的冷凝水入口上,所述冷凝工質測溫儀安裝在下降管上,所述上升管的上端固定在相變換熱汽包的飽和蒸汽入口上,該上升管的下端固定在相變換熱器的飽和蒸汽出口上,所述傳熱工質測溫儀安裝在上升管上;所述進水管的一端固定在相變換熱汽包的高溫工質出口上,該進水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凈煙氣加熱器的高溫工質入口上,所述回水管的一端固定在相變換熱汽包的低溫工質入口,該回水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凈煙氣加熱器的低溫工質出口上;所述蒸汽調節閥門安裝在進汽管上,所述進汽管和出汽管均安裝在蒸汽輔助加熱器上,該蒸汽輔助加熱器安裝在進水管上;所述水箱、循環水泵和水流調節閥門均安裝在回水管上,該水箱、循環水泵和水流調節閥門沿凈煙氣加熱器的低溫工質出口到相變換熱汽包的低溫工質入口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煙氣測溫儀、蒸汽調節閥門、水流調節閥門、冷凝工質測溫儀和傳熱工質測溫儀均與終端控制器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少鵬,田鑫,蔣文,寧玉琴,沈壽林,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國電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