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熱回收裝置,公開了一種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包括蒸汽管路、冷卻水循環管路、抽氣管路,還包括凝結水管路,所述的凝結水管路連接蒸汽管路和抽氣管路,蒸汽管路和抽氣管路中排出的凝結水進入凝結水管路,經過吸收式熱泵吸熱升溫后,作為鍋爐給水送入鍋爐。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吸收式熱泵的熱交換方式實現凝熱回收,將達到一定水溫的凝結水提供給鍋爐作為鍋爐進水,回收電廠冷凝水中的余熱,具有熱能回收利用率高,節能環保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發電廠余熱熱回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
技術介紹
火力發電廠冷凝熱通過涼水塔或空冷島排入大氣形成巨大的熱能損失,是火力發電廠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不僅造成大量能量和水的浪費,同時也嚴重地污染了大氣。火力發電廠冷凝熱排空,是我國乃至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浪費,也是無奈。然而,隨著熱泵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大型高溫水源熱泵的問世,使得發電機組冷凝廢熱的回收將成為可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凝結廢熱難以回收與利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采用熱泵技術回收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包括蒸汽管路、冷卻水循環管路、抽氣管路,還包括凝結水管路,所述的凝結水管路連接蒸汽管路和抽氣管路,蒸汽管路和抽氣管路中排出的凝結水進入凝結水管路,經過吸收式熱泵吸熱升溫后,作為鍋爐給水送入鍋爐。進一步的,所述的蒸汽管路經過汽輪機,將汽輪機做功后產生的乏汽輸送至凝汽器,乏汽經過凝汽器將熱能傳遞給冷卻水循環管路中的冷卻水后,變成凝水排出,送入凝結水管路。進一步的,所述的冷卻水循環管路使循環冷卻水池中的冷卻水經過凝汽器吸熱、吸收式熱泵放熱、冷卻塔放熱后回到循環冷卻水池,形成回路。進一步的,所述的抽氣管路連接汽輪機和凝結水管路,汽輪機抽氣送入抽氣管路,經過吸收式熱泵放熱,抽氣凝結成凝結水,排入凝結水管路。作為優選,所述的冷卻水循環管路還設有冷卻塔,用于冷卻冷卻水,降溫后的冷卻水進入循環冷卻水池。作為優選,所述的冷卻水循環管路還設有冷卻循環泵,用于為冷卻水的循環提供動力。作為優選,所述的凝結水管路還連接除氧器,凝結水管路中的凝結水經過除氧器除氧并再次升溫,達到鍋爐進水要求后,送入鍋爐。本專利技術通過吸收式熱泵的熱交換方式實現凝熱回收,用于凝結水升溫后提供給鍋爐作為鍋爐進水,回收電廠冷凝水中的余熱,具有熱能回收利用率高,節能環保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蒸汽管路、2-冷卻水循環管路、3-抽氣管路、4-凝結水管路、7-吸收式熱泵、8-除氧器、9-冷卻塔、11-汽輪機、12-凝汽器、21-冷卻水循環泵、22-循環冷卻水池。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一種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蒸汽管路1、冷卻水循環管路2、抽氣管路3和凝結水管路4,所述的蒸汽管路I的蒸汽輸入汽輪機11,汽輪機11做功后產生的乏汽輸送至凝汽器12,蒸汽經過凝汽器12將熱能傳遞給冷卻水循環管路2中的冷卻水后,凝水排出,此時凝結水溫度約為40°C,送入凝結水管路4。所述的冷卻水循環管路2通過冷卻循環泵21為冷卻水的循環提供動力,使循環冷卻水池22中的冷卻水經過凝汽器12吸熱,水溫由25°C升高到35°C左右,再經過吸收式熱泵7放熱,水溫降低到30°C左右,而后通入冷卻塔9冷卻,降溫后的冷卻水再次進入循環冷卻水池22。形成回路。所述的抽氣管路3連接汽輪機11和凝結水管路4,汽輪機11抽氣送入抽氣管路3,經過吸收式熱泵7放熱,抽氣凝結成凝結水,排入凝結水管路4。所述的凝結水管路4連接蒸汽管路1、抽氣管路3和除氧器8,蒸汽管路I和抽氣管路3中排出的水溫約40°C的凝結水進入凝結水管路4,經過吸收式熱泵7吸熱升溫后,溫度達到88-90°C的凝結水經過除氧器8除氧并再次升溫,水溫升高到105°C,達到鍋爐進水要求后,送入鍋爐作為鍋爐進水。以上對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可依據實際需要做相應變化。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權利要求1.一種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包括蒸汽管路(I)、冷卻水循環管路(2)、抽氣管路(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凝結水管路(4),所述的凝結水管路(4)連接蒸汽管路(I)和抽氣管路(3),蒸汽管路(I)和抽氣管路(3)中排出的凝結水進入凝結水管路(4),經過吸收式熱泵(7)吸熱升溫后,作為鍋爐給水送入鍋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管路(I)經過汽輪機(11),將汽輪機(11)做功后產生的乏汽輸送至凝汽器(12),乏汽經過凝汽器(12)將熱能傳遞給冷卻水循環管路(2)中的冷卻水后,變成凝水排出,送入凝結水管路 ⑷。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水循環管路(2)使循環冷卻水池(22)中的冷卻水經過凝汽器(12)吸熱、吸收式熱泵(7)放熱、 冷卻塔(9)放熱后回到循環冷卻水池(22),形成回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氣管路(3)連接汽輪機(11)和凝結水管路(4),從汽輪機(11)抽氣送入抽氣管路(3),經過吸收式熱泵(7)放熱,抽氣凝結成凝結水,排入凝結水管路(4)。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水循環管路(2)還設有冷卻塔(9),用于冷卻冷卻水,降溫后的冷卻水進入循環冷卻水池(22)。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水循環管路(2)還設有冷卻循環泵(21),用于為冷卻水的循環提供動力。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結水管路(4)還連接除氧器(8),凝結水管路(4)中的凝結水經過除氧器(8)除氧并再次升溫,達到鍋爐進水要求后,送入鍋爐。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熱回收裝置,公開了一種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包括蒸汽管路、冷卻水循環管路、抽氣管路,還包括凝結水管路,所述的凝結水管路連接蒸汽管路和抽氣管路,蒸汽管路和抽氣管路中排出的凝結水進入凝結水管路,經過吸收式熱泵吸熱升溫后,作為鍋爐給水送入鍋爐。本專利技術通過吸收式熱泵的熱交換方式實現凝熱回收,將達到一定水溫的凝結水提供給鍋爐作為鍋爐進水,回收電廠冷凝水中的余熱,具有熱能回收利用率高,節能環保等優點。文檔編號F22D11/06GK102997224SQ201210583018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5日專利技術者李同強 申請人:浙江工商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電廠凝結熱回收利用系統,包括蒸汽管路(1)、冷卻水循環管路(2)、抽氣管路(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凝結水管路(4),所述的凝結水管路(4)連接蒸汽管路(1)和抽氣管路(3),蒸汽管路(1)和抽氣管路(3)中排出的凝結水進入凝結水管路(4),經過吸收式熱泵(7)吸熱升溫后,作為鍋爐給水送入鍋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同強,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工商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