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支撐傳動軸的軸承單元,該軸承單元包括內圈、外圈、密封構件以及圓錐滾子,圓錐滾子采用兩套,分別位于內圈與外圈之間,內圈采用分體結構,外圈采用一體式結構,外圈與內圈之間設有密封構件。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齒輪減速機,主要包括箱體,傳動軸,主動錐齒輪和從動傘齒輪,所述傳動軸通過上述軸承單元安裝在箱體上,所述軸承單元的外側傳動軸上配裝有止退鎖緊螺母。上述的減速機,提高了錐齒輪工作時的穩定性,改變了傳統的通過更換薄墊片反復調整獲得所需軸承游隙的裝配方法,省略了游隙調整,大大提高了減速機裝配的工藝性和可靠性,減少了原先裝配時繁雜的工序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另外,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具有結構緊湊、易于安裝和拆卸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支撐傳動軸的軸承單元及齒輪減速機
本專利技術屬于支撐軸承組件
,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支撐傳動軸的軸承單元 及齒輪減速機。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軸承一般用于支撐傳動軸,軸承種類的選擇一般根據設備的實際需要 進行,例如支撐軸承、回轉軸承、推力軸承等,無論哪種軸承在其中一個技術參數都是尤為 重要的,那就是游隙,游隙的大小將之間影響著傳動軸的傳動精度。下面齒輪減速機為例進 行說明。齒輪減速機,采用螺旋傘齒輪作為一級傳動時,其傳動軸的支撐主要采用兩套圓 錐滾子軸承11、軸承墊12、調整組件13、密封壓蓋14、環15、軸承套16、密封隔套17等構成 軸承套總成,具體請參閱圖5。軸承套總成結構為了確保主軸支撐的的可靠性和錐齒輪嚙合參數的穩定性,需要 嚴格控制以下要求1、軸承內徑差不大于O. 01mm,內圈上下兩平面平行差不大于O. 01mm。2、環兩端面的平行差不大于O. 01mm,內孔柱面與兩端面的垂直度允差不大于 O. 015mmo3、軸承套內圈對外圈的同軸度允差不大于O. 015mm,軸承外圈定位端面的跳動量 允差不大于O. 015_,軸承套法蘭定位端面的跳動量允差不大于O. 01_。4、止動墊圈兩端面的平行差不大于O. 01mm。5、鎖緊螺母端面相對于螺紋柱面的垂直度允差不大于O. 02mm。6、密封隔套內外圈同軸度允差不大于O. 015mm,定位端面垂直度允差不大于0.02mm。上述結構的軸承套總成存在以下不足1、為保證主軸預緊力和合理的游隙控制,在軸承內圈與環的端面添加調整墊,裝 配過程中一般需要經過2-3次的測試拆裝,才能達到工藝要求,裝配過程繁瑣,效率低下。2、因零件累積誤差使預緊力測試存在假象。3、主動錐齒輪受空間限制,兩軸承間距小,軸承支撐強度相對較小。4、輸入端的高轉速和啟制動時較大的慣性沖擊,容易使支撐減速機主動軸的軸承 副游隙變大,使主軸預緊力變化,從而對錐齒輪齒面嚙合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造成齒面的早 期磨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組裝性好,可省略游隙調 整,重量輕,結構緊湊,載荷容量大,脂潤滑免維護等優點的用于支撐傳動軸的軸承單元及 齒輪減速機。本專利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支撐傳動軸的軸承單元,該軸承單元包括內圈、外圈、密封構件以及圓錐 滾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圓錐滾子采用兩組,分別位于內圈與外圈之間,所述的內圈采用分 體結構,所述外圈采用一體式結構,所述外圈與內圈之間設有密封構件。本專利技術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兩個內圈之間的內徑差不大于O. 006mm。所述內圈與外圈之間填充用潤滑油脂。 所述密封構件徑向嵌裝在內圈與外圈之間,軸向與端面平齊。一種齒輪減速機,主要包括箱體,傳動軸,主動錐齒輪和從動傘齒輪,其特征在于 所述傳動軸通過上述的軸承單元安裝在箱體上,所述軸承單元的外側傳動軸上配裝有止退 鎖緊螺母。本專利技術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止退鎖緊螺母采用異型結構,主要包括螺母本體,所述螺母本體通過螺紋套 裝在所述的傳動軸上,螺母本體的外側一體加工有變形頸圈,所述的變形頸圈可以通過外 力使之局部變形嵌入傳動軸花鍵凹槽實現止退鎖緊。所述軸承單元的外圓周與箱體之間安裝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采用圓周密封或者角密封。本專利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不僅把由多種 零件組成的局部總成結構進行整體簡化,而且整體的性能更加進一步優化,具有的優點和 積極效果1、將兩個軸承做成連體形式的軸承單元,保證了主動錐齒輪支撐軸承的游隙穩 定,提高了錐齒輪工作時的穩定性。2、改變了傳統的薄墊片反復調整獲得軸承游隙的裝配方法,軸承單元內部游隙由 軸承廠精密控制,省略了游隙調整,大大提高了減速機裝配的工藝性和可靠性,減少了原先 裝配時繁雜的工序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3、克服了原有結構因多個零件積累誤差難以控制而導致的預緊力假象,能夠良好 的控制軸承游隙的穩定性和一致性。4、軸承單元的封閉式自主脂潤滑形式,可顯著降低減速機工作時箱體內部潤滑油 的溫升,使潤滑油內抗磨介質穩定工作,杜絕齒輪副齒面的早期磨損,提高齒輪的壽命。5、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大了軸承對主動輪軸向的支撐長度,改善了主動軸的徑向穩 定性。另外,本專利技術還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載荷容量大、低噪音等優點,用于該軸承單 元的齒輪減速機上,該善了齒輪減速的性能品質、提高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2是本專利技術與傳動軸裝配結構示意圖3是齒輪減速機結構示意圖4是止退鎖緊螺母結構示意圖5是現有傳動軸支撐方式結構示意圖。圖中1、內圈;2、外圈;3、圓錐滾子;4、密封構件;5、箱體;6、傳動軸;6_1、鍵槽; 7、主動錐齒輪;8、從動傘齒輪;9、止退鎖緊螺母;9-1、螺母本體;9-2、變形頸圈;10、密封 圈;11、圓錐滾子軸承;12、軸承墊;13、調整組件;14、密封壓蓋;15、環;16、軸承套;17、密封隔套。具體實施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 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至圖2,—種用于支撐傳動軸的軸承單元,該軸承單元包括內圈1、外圈 2以及圓錐滾子3,所述圓錐滾子3采用兩組,分別位于內圈I與外圈2之間,所述的內圈I 采用分體結構,所述外圈2采用一體式結構,所述外圈2與內圈I之間設有密封構件4,該密 封構件和現有的密封方式有著較大的區別,減少了現有密封壓蓋,直接將其嵌裝在內圈與 外圈之間,從而從結構上更加緊湊,從密封性能上更加可靠,而且還減少密封壓蓋的制造。本專利技術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兩個內圈之間的內徑差不大于O. 006mm。所述內圈I與外圈2之間填充用潤滑油脂。上述的密封構件可以采用整體密封構件,也可以采用所述密封構件嵌裝在密封壓 蓋內,進行密封,無論采用上述哪種密封方式,密封構件在軸向方向與內、外圈的外斷面平 齊,從而使得結構更加緊湊,而且密封構件的安裝位置根據實際需要安裝軸承單元的一端 或者兩端位置。將上述軸承單元用于制造一種齒輪減速機,請參閱圖3和圖4,該種齒輪減速機和 傳統齒輪減速機相比其主要區別就是采用上述結構的軸承單元進行支撐傳動軸,其主要包 括箱體5、傳動軸6,主動錐齒輪7和從動傘齒輪8,所述傳動軸6通過上述的軸承單元安裝 在箱體5上,所述軸承單元的外側傳動軸6上配裝有止退鎖緊螺母9。上述結構中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止退鎖緊螺母即可采用傳統的帶有止退墊圈的鎖緊螺母,也可以采用改進的 異型結構,改進后的異型止退鎖緊螺母主要包括螺母本體9-1,所述螺母本體9-1螺裝在所 述的傳動軸6上,螺母本體9-1的外側一體加工有變形頸圈9-2,所述的變形頸圈9-2的外 端延伸至所述傳動軸6的鍵槽6-1處,所述的變形頸圈可以通過外力使之局部變形嵌入傳 動軸花鍵凹槽實現止退鎖緊。上述結構中,為了防止軸承單元外圓與箱體配合處箱體內部的潤滑油滲漏,所述 軸承單元的外圓周與箱體之間安裝有密封圈10,所述的密封圈采用圓周密封或者角密封。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不僅把由多種零件組成的局部總成結構進行整體簡化,而且整 體的性能更加進一步優化,具有如下1、將兩個軸承做成連體形式的軸承單元,保證了主動錐齒輪支撐軸承的游隙穩 定,提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支撐傳動軸的軸承單元,該軸承單元包括內圈、外圈、密封構件以及圓錐滾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圓錐滾子采用兩組,分別位于內圈與外圈之間,所述的內圈采用分體結構,所述外圈采用一體式結構,所述外圈與內圈之間設有密封構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家興,李衛,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華業榮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