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螺栓滾輪軸承,尤其是一種螺栓型密封雙列滿裝角接觸球滾輪軸承。它包括外圈、螺栓體、短內圈和兩列鋼球,其特征在于:螺栓體包括頭部、軸頸部和螺紋部,螺栓體的頭部和短內圈上分別設一內圈溝道,短內圈套在螺栓體的軸頸部且短內圈的窄端面與螺栓體頭部的窄端面相抵,短內圈與螺栓體的軸頸部過盈配合,外圈的內壁設有兩條外圈溝道,鋼球填充在內、外圈溝道之間呈兩列滿裝狀。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徑向負荷能力與滿裝圓柱滾子軸承相當,綜合載荷能力較之非滿裝型雙列角接觸球軸承結構提高70%以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螺栓滾輪軸承,尤其是一種螺栓型密封雙列滿裝角接觸球滾輪軸承。
技術介紹
螺栓滾輪軸承是精密機械元件,通過螺栓軸可實現軸承在設備機架平面上的快速、簡易安裝。現有螺栓型滾輪軸承滾動體多為滾針或單、雙列圓柱滾子,其滿裝結構可承受較重徑向載荷,但不能承受某些重型機床或重型傳輸設備工作臺移動過程中由于不對中、歪斜或短時沖擊產生的較大傾斜力矩和雙向軸向載荷,同時受限于自身結構,難以實現可靠密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螺栓滾輪軸承實際應用中存在的雙向軸向載荷和傾斜力矩,提供一種可承受大軸向載荷和傾覆力矩的螺栓型密封雙列滿裝角接觸球滾輪軸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螺栓滾輪軸承,包括外圈、螺栓體、短內圈和兩列鋼球,其特征在于螺栓體包括頭部、軸頸部和螺紋部,螺栓體的頭部和短內圈上分別設一內圈溝道,短內圈套在螺栓體的軸頸部且短內圈的窄端面與螺栓體頭部的窄端面相抵,短內圈與螺栓體的軸頸部過盈配合,外圈的內壁設有兩條外圈溝道,鋼球填充在內、外圈溝道之間呈兩列滿裝狀。上述技術方案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作進一步改進。外圈具有冠狀或圓柱形外表面,具有冠狀修形外表面軸承可避免由于滾輪相對于支承軌道傾斜產生的邊緣應力。該螺栓滾輪軸承為角接觸球軸承,接觸角為20° — 30°。短內圈的大端面端凸出外圈端面,作為軸承安裝時的軸肩使用并以此保證軸承工作時短內圈的窄端面與螺栓體的頭部的窄端面緊密地貼合在一起。螺栓體頭部的大端面端凸出外圈端面,易于密封件密封唇的設置。螺栓體頭部的大端面端的中心設有安裝輔助用內六角孔。外圈的一端與螺栓體的頭部之間設有一接觸式橡膠密封圈,外圈的另一端與短內圈之間設有另一接觸式橡膠密封圈。上述技術措施可擇一使用,也可組合使用。本專利技術的徑向負荷能力與滿裝圓柱滾子軸承相當,綜合載荷能力較之非滿裝型雙列角接觸球軸承結構提高70%以上。本專利技術采用滿裝球軸承結構,較之滿裝滾子軸承具有更多的密封圈設置位置,有利于實現可靠密封。進一步地,較之滿裝滾子軸承具有更多的內部潤滑脂儲存空間,軸承出廠前內部已預填潤滑脂,壽命期內不需再潤滑。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一種螺栓滾輪軸承,包括外圈1、螺栓體、短內圈3和兩列鋼球4。螺栓體包括頭部21、軸頸部22和用于安裝軸承的螺紋部23,螺栓體的頭部21和短內圈3上分別設一內圈溝道24、31,短內圈3套在螺栓體的軸頸部22且短內圈3的窄端面33與螺栓體頭部21的窄端面26相抵,短內圈3與螺栓體的軸頸部22過盈配合,外圈I的內壁設有兩條外圈溝道11,鋼球4填充在內、外圈溝道之間呈兩列滿裝狀。外圈I具有冠狀或圓柱形外表面,具有冠狀修形外表面軸承可避免由于滾輪相對于支承軌道傾斜產生的邊緣應力。該螺栓滾輪軸承為角接觸球軸承,接觸角a為20° — 30°。短內圈2的大端面端32凸出外圈I的端面12。短內圈3大端面端32作為軸承安裝時的軸肩使用并以此保證軸承工作時短內圈3的窄端面33與螺栓體的頭部21的窄端面26緊密地貼合在一起。螺栓體頭部21的大端面端25凸出外圈另一端面13,易于密封件密封唇的設置。螺栓體頭部21的大端面端25的中心設有安裝輔助用內六角孔27。外圈I的一端與螺栓體的頭部21之間設有一接觸式橡膠密封圈5,外圈I的另一端與短內圈3之間設有另一接觸式橡膠密封圈6。出廠前軸承內部已預填潤滑脂,軸承壽命期內不需再潤滑。軸承組配時,在螺栓體的溝道24及外圈I左側(如圖所示)溝道11組成的空間中填滿鋼球4,在外圈I右側溝道11中擺滿鋼球4,然后將短內圈3經螺栓體軸頸部22壓入右側鋼球組形成的內切圓中并令短內圈3的窄端面33與螺栓體的頭部21的窄端面26接觸相抵。以上僅是對本專利技術中的一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凡是按照本專利技術中的設計理念所做出的等效變換或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螺栓滾輪軸承,包括外圈、螺栓體、短內圈和兩列鋼球,其特征在于螺栓體包括頭部、軸頸部和螺紋部,螺栓體的頭部和短內圈上分別設一內圈溝道,短內圈套在螺栓體的軸頸部且短內圈的窄端面與螺栓體頭部的窄端面相抵,短內圈與螺栓體的軸頸部過盈配合,外圈的內壁設有兩條外圈溝道,鋼球填充在內、外圈溝道之間呈兩列滿裝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滾輪軸承,其特征在于外圈具有冠狀或圓柱形外表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滾輪軸承,其特征在于該螺栓滾輪軸承為角接觸球軸承,接觸角為20° — 3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滾輪軸承,其特征在于短內圈的大端面端凸出外圈端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滾輪軸承,其特征在于螺栓體頭部的大端面端凸出外圈端面。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滾輪軸承,其特征在于螺栓體頭部的大端面端的中心設有安裝輔助用內六角孔。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滾輪軸承,其特征在于外圈的一端與螺栓體的頭部之間設有一接觸式橡膠密封圈,外圈的另一端與短內圈之間設有另一接觸式橡膠密封圈。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螺栓滾輪軸承,尤其是一種螺栓型密封雙列滿裝角接觸球滾輪軸承。它包括外圈、螺栓體、短內圈和兩列鋼球,其特征在于螺栓體包括頭部、軸頸部和螺紋部,螺栓體的頭部和短內圈上分別設一內圈溝道,短內圈套在螺栓體的軸頸部且短內圈的窄端面與螺栓體頭部的窄端面相抵,短內圈與螺栓體的軸頸部過盈配合,外圈的內壁設有兩條外圈溝道,鋼球填充在內、外圈溝道之間呈兩列滿裝狀。本專利技術的徑向負荷能力與滿裝圓柱滾子軸承相當,綜合載荷能力較之非滿裝型雙列角接觸球軸承結構提高70%以上。文檔編號F16C33/78GK102996622SQ201210536589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專利技術者陳慶熙, 王冰, 趙榮多 申請人:中山市盈科軸承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螺栓滾輪軸承,?包括外圈、螺栓體、短內圈和兩列鋼球,其特征在于:螺栓體包括頭部、軸頸部和螺紋部,螺栓體的頭部和短內圈上分別設一內圈溝道,短內圈套在螺栓體的軸頸部且短內圈的窄端面與螺栓體頭部的窄端面相抵,短內圈與螺栓體的軸頸部過盈配合,外圈的內壁設有兩條外圈溝道,鋼球填充在內、外圈溝道之間呈兩列滿裝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慶熙,王冰,趙榮多,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盈科軸承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