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精密重載滾輪軸承,包括外圈、內圈和若干個鋼球,所述外圈內表面設有滾動體圓弧面,所述內圈包括第一內圈和第二內圈,所述第一內圈上設有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所述第二內圈上設有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所述外圈滾動體圓弧弧面、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和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圍成一個滾動體通道,所述滾動體通道里列滿了鋼球。采用了這種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軸承,滿球的設置去除了保持架,使軸承總體承載力增強,而三點接觸式使軸承承受軸向能力強,減少了軸承的軸向擺動,使軸承運轉平穩,提高了軸承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軸承,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機械傳動的滾輪軸承。
技術介紹
軸承在機械傳動系統中被經常使用到,深溝球軸承就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種,市場上常見的普通深溝球軸承,包括外圈、內圈、保持架和鋼球,保持架在深溝球軸承中的基本作用是將鋼球本身保持住,但是保持架本身占用空間較大,使深溝球軸承中的鋼球數量較少,深溝球軸承的承載能力有限,承受軸向載荷的能力較弱,在有的機械傳動系統中已經不 能滿足使用要求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滿球結構、三點接觸式的軸承。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精密重載滾輪軸承,包括外圈、內圈和若干個鋼球,所述外圈內表面設有滾動體圓弧面,所述內圈包括第一內圈和第二內圈,所述第一內圈上設有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所述第二內圈上設有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所述滾動體圓弧面、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和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圍成一個滾動體通道,所述滾動體通道里列滿了鋼球。按照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所述滾動體圓弧面、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和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圍成的滾動體通道形成了一個滿球的結構,比起普通的深溝球軸承,去除了保持架,增加了鋼球數量,使軸承總體的承載能力增加,所述滾動體圓弧面、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和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與鋼球在三個方向接觸,形成三點接觸式結構,三點接觸式結構使軸承在承受軸向載荷時,軸向載荷使鋼球與第一圓弧面和第二圓弧面的接觸面方向分解部分載荷,提高了軸承承受軸向載荷的能力,三點接觸比起普通的深溝球軸承,三點接觸式軸承所承受軸向能力強,減少了軸承的軸向擺動,使軸承運轉平穩,提高了軸承壽命。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內圈中部凸設有圓環,所述第二內圈中部設有通孔,所述圓環卡入所述通孔內,通過卡入方式使第一內圈和第二內圈結合,形成一個整體內圈,在結構上更加合理。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外圈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第一內圈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第二內圈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所示,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一種精密重載滾輪軸承,包括外圈I、內圈和若干個鋼球4,所述外圈I外表面設有凹槽,凹槽用于裝載機械傳動用的皮帶或者其他機械傳動部件,外圈內表面設有滾動體圓弧面11,滾動體圓弧面11向內凹入,凹入的面呈圓弧形狀,與鋼球相配合。所述內圈包括第一內圈2和第二內圈3,所述第一內圈2上設有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21,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向第一內圈的中心方向凹入,凹入的弧度與鋼球配合,所述第二內圈3上設有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31,所述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向第二內圈的中心方向凹入,凹入的弧度與鋼球配合,所述滾動體圓弧面11、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21和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31圍成一個滾動體通道,鋼球列滿了整個滾動體通道。機械傳動部件帶動了精密重載滾輪軸承的轉動,在轉動的過程中,軸承需要承受軸向載荷,軸向載荷在作用的過程中,由于鋼球與滾動體圓弧面、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和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在三個方向配合接觸,形成了三點接觸式結構。軸向載荷向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和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分解載荷,軸向載荷在作用的過程中進行了分解,提高了軸承承受軸向載荷的能力,三點接觸比起普通的深溝球軸承,由于軸向載荷進行了分解,使 它承受軸向能力強,減少了軸承的軸向擺動,使軸承運轉平穩,提高了軸承壽命。滾動體通道里列滿了鋼球,當內圈從外圈中拆分出來時,鋼球在滾動體圓弧面上通過緊挨著的方式形成一個圓弧形狀,鋼球不會單獨脫落下來。這樣,鋼球不需要保持架就可以保持住,而且鋼球的數量比起深溝球軸承有所增加,鋼球與鋼球之間沒有保持架,去除了保持架占用的空間,增加了鋼球的數量,數量的增加使軸承的總體承載能力增加。第一內圈中部凸設有圓環22,所述第二內圈中部設有通孔32,所述圓環卡入所述通孔內,通過卡入方式使第一內圈和第二內圈緊密配合,結合完整,組成一個整體結構,在結構上更加合理。權利要求1.精密重載滾輪軸承,包括外圈(I)、內圈和若干個鋼球(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I)內表面設有滾動體圓弧面(11),所述內圈包括第一內圈(2)和第二內圈(3),所述第一內圈(2)上設有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21),所述第二內圈(3)上設有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31),所述滾動體圓弧面(11)、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21)和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31)圍成一個滾動體通道,所述滾動體通道里列滿了鋼球(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精密重載滾輪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圈(2)中部凸設有圓環(22),所述第二內圈(3)中部設有通孔(32),所述圓環(22)卡入所述通孔(32)內。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精密重載滾輪軸承,包括外圈、內圈和若干個鋼球,所述外圈內表面設有滾動體圓弧面,所述內圈包括第一內圈和第二內圈,所述第一內圈上設有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所述第二內圈上設有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所述外圈滾動體圓弧弧面、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和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圍成一個滾動體通道,所述滾動體通道里列滿了鋼球。采用了這種結構后,本技術的軸承,滿球的設置去除了保持架,使軸承總體承載力增強,而三點接觸式使軸承承受軸向能力強,減少了軸承的軸向擺動,使軸承運轉平穩,提高了軸承壽命。文檔編號F16C13/02GK202707786SQ201220396300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專利技術者智燦杰, 廖素萍, 胡益峰 申請人:寧波金鵬軸承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精密重載滾輪軸承,包括外圈(1)、內圈和若干個鋼球(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內表面設有滾動體圓弧面(11),所述內圈包括第一內圈(2)和第二內圈(3),所述第一內圈(2)上設有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21),所述第二內圈(3)上設有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31),所述滾動體圓弧面(11)、第一滾動體半圓弧面(21)和第二滾動體半圓弧面(31)圍成一個滾動體通道,所述滾動體通道里列滿了鋼球(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智燦杰,廖素萍,胡益峰,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金鵬軸承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