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于永海專利>正文

    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486835 閱讀: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5:48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包括導葉與蝸殼,水流經混流泵葉輪工作增壓后流經導葉后進入蝸殼內。傳統蝸殼式混流泵通過蝸殼收集液體導向排出管、將液體動能轉換為壓能,對于水流僅受到離心力作用的情形,蝸殼是一個很好的泵壓水室。針對混流泵內水流還受到升力作用,增設徑向導葉可以較好地把因升力形成的泵出口環量轉化為水壓力,從而可減小水頭損失、提高水泵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
    技術介紹
    蝸殼式混流泵屬中等揚程的中小型水泵,廣泛應用在農業灌溉排水、城鎮供排水、國民經濟各個工業生產領域,具有高效率區寬、流量穩定、結構簡單、運轉可靠和維修方便等優點。傳統的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為蝸殼,蝸殼是一種比較好的用于收集受離心力作用的水流的結構,因混流泵內水流不僅受到離心力作用還受到升力作用,因此僅靠蝸殼不能充分把出水環量轉化為水壓力,而導致水頭損失大、水泵效率不高,不利于節能降耗。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現有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僅考慮泵內水流受到離心力作用而導致水頭損失較大、水泵效率不高、不利于節能降耗的問題,針對混流泵內水流既受到離心力作用又受到升力作用的特點,提供了一種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提高蝸殼式混流泵的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導葉、蝸殼,所述導葉設置于所述蝸殼內,所述導葉呈徑向圓周分布于混流泵葉輪外緣四周。所述導葉經專門設計,共12個均布于混流泵葉輪外緣四周,所述導葉橫截面呈近似扁形橢圓、端部圓弧凸起、中段平直,端部與中段間圓弧光滑過渡。所述導葉中心設調節桿,應用調節桿可沿導葉中心轉動,改變所述導葉中心線與所述導葉和葉輪中心連線之間的夾角;所述導葉截面寬度與過渡圓弧半徑之比為100:150 200,所述導葉截面中段厚度與端部圓弧直徑之比為14:8。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增設導葉把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從傳統的蝸殼改為蝸殼與導葉的組合體,可提高水泵效率,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蝸殼式混流泵壓水室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蝸殼式混流泵壓水室另一角度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導葉的橫截面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導葉的轉動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闡述。本實施例的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如圖1、圖2所示,它包括導葉2與蝸殼1,水流經混流泵葉輪3工作增壓后流經導葉2后進入蝸殼I內。傳統蝸殼式混流泵通過蝸殼收集液體導向排出管、將液體動能轉換為壓能,對于水流僅受到離心力作用的情形,蝸殼是一個很好的泵壓水室。針對混流泵內水流還受到升力作用,增設徑向導葉可以較好地把因升力形成的泵出口環量轉化為水壓力,從而可減小水頭損失、提高水泵效率。本專利專門針對蝸殼式混流泵,對其它泵型(離心泵、導葉式混流泵、軸流泵、貫流泵等)與水輪機等均不適用。傳統的蝸殼式混流泵壓水室僅僅用蝸殼,水流運動原理上有缺陷,本專利加上導葉后彌補了原理缺陷。導葉是一個專用的特殊的部件,比如導葉數應取12個均布,導葉橫截面試驗后如圖3所示是較優的。其中泵出水管直徑為300mm,導葉橫截面寬度為100_,導葉中心線與所述導葉和葉輪中心連線之間的夾角在0-90度之間可調。如圖4所示。導葉中心設導葉調節桿4,應用導葉調節桿4可沿導葉中心轉動,改變所述導葉中心線與所述導葉和葉輪中心連線之間的夾角;所述導葉截面寬度與過渡圓弧半徑之比為100:150 200,所述導葉截面中段厚度與端部圓弧直徑之比為14 :8。雖然本專利技術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它們及其附圖并不是用來限定本專利技術,任何熟悉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之精神和范圍內,自當可作各種變化或潤飾,同樣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本申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所界定的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導葉、蝸殼,所述導葉設置于所述蝸殼內,所述導葉呈徑向圓周分布于混流泵葉輪外緣四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葉共12個均布于混流泵葉輪外緣四周,所述導葉橫截面呈近似扁形橢圓、端部圓弧凸起、中段平直,端部與中段間圓弧光滑過渡。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葉中心設導葉調節桿,通過導葉調節桿可使導葉沿中心轉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葉中心線與所述導葉和葉輪中心連線之間的夾角在0-90度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葉截面寬度與過渡圓弧半徑之比為100:150 200,所述導葉截面中段厚度與端部圓弧直徑之比為14 :8。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包括導葉與蝸殼,水流經混流泵葉輪工作增壓后流經導葉后進入蝸殼內。傳統蝸殼式混流泵通過蝸殼收集液體導向排出管、將液體動能轉換為壓能,對于水流僅受到離心力作用的情形,蝸殼是一個很好的泵壓水室。針對混流泵內水流還受到升力作用,增設徑向導葉可以較好地把因升力形成的泵出口環量轉化為水壓力,從而可減小水頭損失、提高水泵效率。文檔編號F04D29/44GK102996521SQ20131001422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專利技術者于永海 申請人:于永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蝸殼式混流泵的壓水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導葉、蝸殼,所述導葉設置于所述蝸殼內,所述導葉呈徑向圓周分布于混流泵葉輪外緣四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永海,
    申請(專利權)人:于永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亚洲日韩av无码|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aⅴ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西西444www无码大胆|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av无码无片久久96|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色国产色无码色欧美色在线| 无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蜜桃臀AV高潮无码|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