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構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光伏遮陽罩,其包括有光伏遮陽殼體,光伏遮陽殼體上端面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有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本發明專利技術將光伏遮陽罩分散成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實現模塊化結構,先將柔性薄膜電池組件等組件一體制成光伏發電單元模塊,然后將光伏發電單元模塊一塊一塊安裝到光伏遮陽殼體上進行拼裝,安裝和維護方便,加工容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構件
,尤其涉及一種光伏遮陽罩。
技術介紹
光伏發電也稱作太陽能發電,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光伏發電由于具有無環境污染、無枯竭危險、不受資源分布地域的限制以及能源質量高等優點,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利用太陽能代替常規能源滿足建筑物對電力的要求即為太陽能建筑,太陽能建筑將成為住宅產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之一。目前只能將光伏發電組件組成的方陣覆蓋在遮陽罩上形成光伏遮陽罩,這種光伏遮陽罩是整體式結構,安裝和維護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模塊化、安裝和維護方便的光伏遮陽罩。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光伏遮陽罩,它包括有光伏遮陽殼體,光伏遮陽殼體上端面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有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所述光伏發電單元模塊包括有柔性薄膜電池組件、包覆在柔性薄膜電池組件周緣上的電池壓邊框、設置在柔性薄膜電池組件底部的接線盒,柔性薄膜電池組件壓嵌在電池壓邊框上。所述光伏遮陽殼體后端設有匯流槽,匯流槽中設有匯流線纜,光伏電池裝置的接線盒通過電池線纜與匯流線纜連接。所述柔性薄膜電池組件的下方設有電池背板,電池背板的周緣固定在電池壓邊框上,柔性薄膜電池組件粘接在電池背板上。所述光伏遮陽殼體上端面開設有多個與光伏發電單元模塊對應的開口,每個光伏發電單兀模塊分別設置在相應的開口中。所述光伏發電單元模塊的電池壓邊框的周緣通過螺絲鎖緊固定在開口的周緣上。所述電池壓邊框的周緣與開口之間通過硅膠密封條密封。所述光伏遮陽殼體內側面固定有加強筋。所述光伏遮陽殼體上端面為斜面。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包括有光伏遮陽殼體,光伏遮陽殼體上端面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有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本專利技術將光伏遮陽罩分散成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實現模塊化結構,先將柔性薄膜電池組件等組件一體制成光伏發電單元模塊,然后將光伏發電單元模塊一塊一塊安裝到光伏遮陽殼體上進行拼裝,安裝和維護方便,加工容易。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俯視圖。圖3是圖2中A-A方向的剖面圖。圖4是圖3中B處的放大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見圖f 4所示,光伏遮陽罩,它包括有光伏遮陽殼體1,光伏遮陽殼體I上端面為斜面,光伏遮陽殼體I上端面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有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包括有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包覆在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周緣上的電池壓邊框22、設置在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底部的接線盒23,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壓嵌在電池壓邊框22上,電池壓邊框22與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連接成為可靠、牢固的一體,組裝方便,連接可靠,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為整體式結構形成模塊化結構,便于安裝。光伏遮陽殼體I后端設有匯流槽3,匯流槽3中設有匯流線纜4,光伏電池裝置的接線盒23通過電池線纜24與匯流線纜4連接,便于接線,匯流槽3采用可開啟結構,便于檢修和更換。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的下方設有電池背板25,電池背板25的周緣固定在電池壓邊框22上,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采用雙面膠粘接在電池背板25上,使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與光伏遮陽殼體I可靠連接,保證光伏遮陽罩能夠滿足風壓等力學參數。光伏遮陽殼體I上端面開設有多個與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對應的開口 11,每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分別設置在相應的開口 11中,使得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上端面與光伏遮陽殼體I上端面平齊。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的電池壓邊框22的周緣通過螺絲5鎖緊固定在開口 11的周緣上,結構穩固,裝拆方便。電池壓邊框22的周緣與開口 11之間通過硅膠密封條6密封,對光伏遮陽罩進行結構密封,防水,防塵。光伏遮陽殼體I內側面固定有加強筋12,增強結構強度。本專利技術既是光伏發電組件,又是遮陽罩構件,實現光伏光電與建筑一體化,增加建筑美感,且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安裝時,將光伏遮陽罩以單元模塊形式進行安裝,將各種電纜在匯流槽3內連接。本專利技術將光伏遮陽罩分散成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實現模塊化結構,先將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等組件一體制成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然后將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 —塊一塊安裝到光伏遮陽殼體I上進行拼裝,安裝和維護方便,加工容易。當然,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權利要求1.光伏遮陽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光伏遮陽殼體(1),光伏遮陽殼體(I)上端面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有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遮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包括有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包覆在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周緣上的電池壓邊框(22)、設置在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底部的接線盒(23),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壓嵌在電池壓邊框(22)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遮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遮陽殼體(I)后端設有匯流槽(3),匯流槽(3)中設有匯流線纜(4),光伏電池裝置的接線盒(23)通過電池線纜(24)與匯流線纜(4)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遮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的下方設有電池背板(25),電池背板(25)的周緣固定在電池壓邊框(22)上,柔性薄膜電池組件(21)粘接在電池背板(25)上。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遮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遮陽殼體(I)上端面開設有多個與光伏發電單兀模塊(2)對應的開口( 11),每個光伏發電單兀模塊(2)分別設置在相應的開口(11)中。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遮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的電池壓邊框(22)的周緣通過螺絲(5)鎖緊固定在開口(11)的周緣上。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遮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壓邊框(22)的周緣與開口(11)之間通過硅膠密封條(6)密封。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遮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遮陽殼體(I)內側面固定有加強筋(12)。9.根據權利要求Γ8任意一項所述的光伏遮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遮陽殼體(I)上端面為斜面。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構件
,尤其涉及光伏遮陽罩,其包括有光伏遮陽殼體,光伏遮陽殼體上端面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有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本專利技術將光伏遮陽罩分散成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實現模塊化結構,先將柔性薄膜電池組件等組件一體制成光伏發電單元模塊,然后將光伏發電單元模塊一塊一塊安裝到光伏遮陽殼體上進行拼裝,安裝和維護方便,加工容易。文檔編號H01L31/042GK102995850SQ20121037688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專利技術者張洪岐 申請人:東莞市華軒幕墻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光伏遮陽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光伏遮陽殼體(1),光伏遮陽殼體(1)上端面上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有多個光伏發電單元模塊(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洪岐,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華軒幕墻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