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隔熱層,包括相對的一底面和一頂面,所述底面設置有若干呈拱形的排水溝槽,所述排水溝槽平行排列且貫穿所述隔熱層的相對兩端;以及一表層,所述表層設置在所述隔熱層的頂面之上。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一種隔熱排水磚設置了排水溝槽,因此能夠使得流經(jīng)隔熱磚的雨水順暢快速地排走,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產(chǎn)品制造方便,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磚塊,具體涉及一種隔熱排水磚,屬于建筑型材領域。
技術介紹
現(xiàn)有的隔熱磚經(jīng)常作為建筑物屋頂用磚塊使用。這是因為一般建筑物屋頂受到的陽光的照射最為劇烈,因此需要在屋頂上鋪設隔熱磚,以防止屋內(nèi)溫度波動劇烈。但是現(xiàn)有的隔熱磚一般采用的結構上并沒有專門的排水結構,而建筑物屋頂經(jīng)常要承受大量雨水,有時候雨水會隨著鋪設的隔熱磚之間的縫隙而滲透進入隔熱磚底部,這樣就使得雨水不能順暢排出,積聚的雨水一方面會造成細菌的滋生,另一方面也會造成隔熱磚使用壽命的下降。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隔熱排水磚,能夠使得流經(jīng)隔熱磚的雨水順暢快速地排走。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標,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隔熱層,包括相對的一底面和一頂面,所述底面設置有若干呈拱形的排水溝槽,所述排水溝槽平行排列且貫穿所述隔熱層的相對兩端;以及一表層,所述表層設置在所述隔熱層的頂面之上。前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槽的數(shù)量為2-6個。前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層的材質(zhì)為氣泡混凝土。前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的材質(zhì)為由水泥和砂石組成的混合物。前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層的厚度為2-6cm。前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的厚度為O. 5_2cm。前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槽的深度為O. 3-0. 6cm。前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槽的寬度為O. 7-1. 4cm。本專利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隔熱排水磚設置了排水溝槽,因此能夠使得流經(jīng)隔熱磚的雨水順暢快速地排走,本專利技術產(chǎn)品制造方便,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優(yōu)選實施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隔熱層,2、表層,3、排水溝槽,a、排水溝槽的寬度,b、排水溝槽的深度。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具體的介紹。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優(yōu)選實施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包括一隔熱層,包括相對的一底面和一頂面,所述底面設置有若干呈鋸齒形的排水溝槽3,所述排水溝槽3平行排列且貫穿所述隔熱層的相對兩端;以及一表層2,表層2設置在隔熱層I的頂面之上。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優(yōu)選,隔熱層的厚度為2-6cm,表層的厚度為O. 5-2cm,試驗證明,這樣的尺寸足以滿足現(xiàn)有各類隔熱磚的隔熱要求。本專利技術并不打算限制隔熱層的材質(zhì),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jù)常用材料選擇,t匕如隔熱層材料可以選擇用氣泡混凝土,此外,也可以在隔熱層的材質(zhì)中添加貝殼石。貝殼石具有很好的隔熱效果。本專利技術也并不限定表層的材質(zhì),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jù)常用材料選擇,比如常用的水泥和砂石材質(zhì)。本專利技術中隔熱層能夠很好地隔絕屋頂?shù)臒崃浚韺泳哂芯o密的質(zhì)地,因此使得本專利技術隔熱排水磚更加耐用。本專利技術中排水溝槽的設計使得流經(jīng)隔熱磚的雨水順暢快速地排走。本專利技術排水溝槽呈鋸齒形,其平行排列且貫穿所述隔熱層的相對兩端。圖1至圖2分別給出了兩種不同的實施例。這樣的形狀設計不僅使得本專利技術的隔熱排水磚易于排水,而且使得本專利技術在能夠非常穩(wěn)固地設置在屋頂上。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優(yōu)選,排水溝槽的數(shù)量為2-6個,排水溝槽的深度b為O.3-0. 6cm,排水溝槽的寬度a為O. 7-1. 4cm,試驗證明,這樣的尺寸足以使得雨水從隔熱磚下及時排走。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隔熱排水磚設置了排水溝槽,因此能夠使得流經(jīng)隔熱磚的雨水順暢快速地排走,本專利技術產(chǎn)品制造方便,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專利技術,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nèi)。權利要求1.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隔熱層,包括相對的一底面和一頂面,所述底面設置有若干呈拱形的排水溝槽,所述排水溝槽平行排列且貫穿所述隔熱層的相對兩端;以及一表層,所述表層設置在所述隔熱層的頂面之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槽的數(shù)量為2-6個。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層的材質(zhì)為氣泡混凝土。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的材質(zhì)為由水泥和砂石組成的混合物。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層的厚度為2-6cm。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的厚度為0.5-2cm。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槽的深度為0.3-0. 6cm。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槽的寬度為0.7-1. 4cm。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隔熱層,包括相對的一底面和一頂面,所述底面設置有若干呈拱形的排水溝槽,所述排水溝槽平行排列且貫穿所述隔熱層的相對兩端;以及一表層,所述表層設置在所述隔熱層的頂面之上。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隔熱排水磚設置了排水溝槽,因此能夠使得流經(jīng)隔熱磚的雨水順暢快速地排走,本專利技術產(chǎn)品制造方便,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文檔編號E04D13/16GK102995844SQ20121041667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28日專利技術者趙延波 申請人:趙延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隔熱排水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隔熱層,包括相對的一底面和一頂面,所述底面設置有若干呈拱形的排水溝槽,所述排水溝槽平行排列且貫穿所述隔熱層的相對兩端;以及一表層,所述表層設置在所述隔熱層的頂面之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趙延波,
申請(專利權)人:趙延波,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