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轉(zhuǎn)位大模數(shù)齒輪銑刀。刀片立裝的硬質(zhì)合金可轉(zhuǎn)位銑刀與齒輪的齒型線相對應,銑刀的各刀齒交錯排列,銑刀頂刃刀片呈正方形刀片,無前角,兩個相同的直刃刀片搭接為一組,十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上均勻分布,相鄰刀齒交錯分布,銑刀左側(cè)刃刀片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每組中各刀片之間的相互位置排列交錯分布不均勻,刀片由梅花螺釘固定在刀體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斜面上平均分布,銑刀右側(cè)刃刀片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由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刀片固定在刀體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斜面上平均分布,相鄰刀齒交錯分布。結(jié)構緊湊,設計合理。(*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加工大模數(shù)齒輪的可轉(zhuǎn)位銑刀,屬于高效粗加工銑削刀具。
技術介紹
近幾年來,我國的制造業(yè)發(fā)展迅猛。大模數(shù)齒輪作為重型機械傳動的主要核心部件,是重型機械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提高它的加工效率一直是行業(yè)的關注焦點。如何大幅度提高生產(chǎn)效率已成為的燃眉之急。一直以來,國內(nèi)許多生產(chǎn)廠家對大模數(shù)齒輪的粗加工不斷調(diào)整加工工藝,來保證加工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以往粗加工采用的加工方法為用高速鋼指型銑刀銑削或用滾刀滾削完成粗加工。這幾種加工方法刀具磨損快,壽命低,加工效率低,不能滿足用戶的加工要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jié)構緊湊,設計合理,加工效率高的可轉(zhuǎn)位大模數(shù)齒輪銑刀。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把刀片立裝的硬質(zhì)合金可轉(zhuǎn)位銑刀與齒輪的齒型線相對應,銑刀上的各刀齒交錯排列,銑刀頂刃刀片呈正方形刀片,無前角,由兩個相同的直刃刀片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十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上均勻分布,相鄰刀齒交錯分布,銑刀左側(cè)刃刀片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由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每組中各刀片之間的相互位置排列交錯分布不均勻,刀片由梅花螺釘固定在刀體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斜面上平均分布,銑刀右側(cè)刃刀片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由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刀片由螺釘固定在刀體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斜面上平均分布,相鄰刀齒交錯分布。 本技術優(yōu)點是 結(jié)構緊湊,設計合理,屬高效銑刀。控制銑刀的型線誤差,保證了銑刀的總體精度,確保了加工出的齒輪型線給精加工的留量均勻、一致。由于銑刀的刀齒設計成交錯排列,使得銑刀切削平穩(wěn)。刀片采用切向安裝,切削力方向硬質(zhì)合金截面大,抗壓力強度高,因而可進行大切深、大走刀量。銑刀刀片采用螺釘安裝,靠切削時產(chǎn)生的切削力夾緊,隨著切削力的增大,夾緊力增大,省去了夾緊元件。銑刀開大的排屑槽,增加了銑刀的有效排屑空間,使排屑順暢,結(jié)構簡單緊湊。通過采用刀片立裝結(jié)構,利用刀片厚度方向為前刃面,只用螺釘固定刀片,充分利用了空間,使得銑刀有效切削齒增加,提高了銑削效率,縮短了齒輪的加工周期。刀片型號及刀片材質(zhì)選擇合理,確保了銑刀的切削性能,極大提高了銑削效率,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刀片更換方便、轉(zhuǎn)位靈活、定位可靠,排屑空間大,排屑流暢,刀具壽命增加,降低了刀具費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jié)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的右視圖; 圖4是本技術可轉(zhuǎn)位大模數(shù)齒輪銑刀型線搭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由圖1-圖4可知,本技術是一把刀片2、3、4、5、6、7、9、10、11、12、13、15立裝的硬質(zhì)合金可轉(zhuǎn)位銑刀1與齒輪的齒型線相對應,銑刀1上的各刀齒交錯排列,銑刀頂刃刀片7、9呈正方形刀片,無前角,由兩個相同的直刃刀片7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十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上均勻分布,相鄰刀齒交錯分布,銑刀左側(cè)刃刀片2、3、4、5、6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由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每組中各刀片之間的相互位置排列交錯分布不均勻,刀片2、3、4、5、6由梅花螺釘8固定在刀體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斜面上平均分布,銑刀右側(cè)刃刀片10、11、12、13、15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由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刀片由螺釘固定在刀體1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斜面上平均分布,相鄰刀齒錯分布。 由圖1所示本技術硬質(zhì)合金可轉(zhuǎn)位大模數(shù)齒輪銑刀主視圖,圖4是本技術硬質(zhì)合金可轉(zhuǎn)位大模數(shù)齒輪銑刀型線刀片搭接示意圖。本實施方案是這把刀的所有刀片都采用搭接方式連接,搭接成被加工齒輪的型線,然后將整個型線合理分割,使用若干硬質(zhì)合金刀片搭接成整個型線,設計成一把成型銑刀。在加工的過程中嚴格控制銑刀的刀片的探出量及外徑,以保證銑刀裝配后的總體精度,確保加工出的齒輪型線滿足用戶的要求。此為本技術銑刀的重要特點之處。 圖1、圖2、圖3中可以看出刀片采用切向安裝,切削力方向硬質(zhì)合金截面大,抗壓力強度高,因而可進行大切深、大走刀量。銑刀刀片采用螺釘安裝,靠切削時產(chǎn)生的切削力夾緊,隨著切削力的增大,夾緊力增大,省去了夾緊元件。銑刀開大的排屑槽,增加了銑刀的有效排屑空間,使排屑順暢,結(jié)構簡單緊湊。 圖4中銑刀頂刃采用大刀片(見圖1中標記7、9),完成頂刃全型線的完整搭接。且采用厚度為7.937的厚刀片,能承受大的切削抗力。銑刀頂刃與側(cè)刃比較加工狀態(tài)惡劣,刀片易磨損,成倍增加頂刃有效齒,使頂刃有效齒數(shù)是圓周有效齒數(shù)的2倍,即可以滿足加工要求,又可以極大地提高加工效率。 本技術在保證刀具具有足夠強度的情況下,使排屑槽足夠大。每把銑刀都采用計算機輔助制造手段在計算機上進行數(shù)控自動編程,在數(shù)控加工中心機床上進行加工,確保了刀具的加工精度,使得刀具裝配后有很高的精度,加工出的齒輪型線滿足了用戶型線精度要求。刀片立裝結(jié)構,設計方法新穎獨特,銑刀刀片都采用搭接方式連接,精確地搭接成齒輪型線。在保證銑刀強度及排眉順暢的前提下,有效齒盡可能多,以極大地提高加工效率。刀片刃口磨損后及時轉(zhuǎn)位到新刀刃,刀具壽命提高十幾倍。該類銑刀是目前國內(nèi)外粗加工大型齒輪理想的刀具。刀片更換方便、轉(zhuǎn)位靈活、定位可靠,刀具壽命增加,降低了刀具費用及制造成本。屬于高效銑削刀具。權利要求1.一種可轉(zhuǎn)位大模數(shù)齒輪銑刀,包括刀體(1)、刀片(2、3、4、5、6、7、9、10、11、12、13、15)、梅花螺釘(8),刀體(1)上刀片(2、3、4、5、6、7、9、10、11、12、13、15)通過刀片槽底面中心螺孔用梅花螺釘將刀片固定在刀體上相應的刀片槽中,其特征在于一把刀片(2、3、4、5、6、7、9、10、11、12、13、15)立裝的硬質(zhì)合金可轉(zhuǎn)位銑刀(1)與齒輪的齒型線相對應,銑刀(1)上的各刀齒交錯排列,銑刀頂刃刀片(7、9)呈正方形刀片,無前角,由兩個相同的直刃刀片(7)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十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上均勻分布,相鄰刀齒交錯分布,銑刀左側(cè)刃刀片(2、3、4、5、6)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由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每組中各刀片之間的相互位置排列交錯分布不均勻,刀片(2、3、4、5、6)由梅花螺釘(8)固定在刀體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斜面上平均分布,銑刀右側(cè)刃刀片(10、11、12、13、15)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由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刀片由螺釘固定在刀體(1)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斜面上平均分布,相鄰刀齒交錯分布。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可轉(zhuǎn)位大模數(shù)齒輪銑刀。刀片立裝的硬質(zhì)合金可轉(zhuǎn)位銑刀與齒輪的齒型線相對應,銑刀的各刀齒交錯排列,銑刀頂刃刀片呈正方形刀片,無前角,兩個相同的直刃刀片搭接為一組,十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上均勻分布,相鄰刀齒交錯分布,銑刀左側(cè)刃刀片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每組中各刀片之間的相互位置排列交錯分布不均勻,刀片由梅花螺釘固定在刀體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轉(zhuǎn)位大模數(shù)齒輪銑刀,包括刀體(1)、刀片(2、3、4、5、6、7、9、10、11、12、13、15)、梅花螺釘(8),刀體(1)上刀片(2、3、4、5、6、7、9、10、11、12、13、15)通過刀片槽底面中心螺孔用梅花螺釘將刀片固定在刀體上相應的刀片槽中,其特征在于:一把刀片(2、3、4、5、6、7、9、10、11、12、13、15)立裝的硬質(zhì)合金可轉(zhuǎn)位銑刀(1)與齒輪的齒型線相對應,銑刀(1)上的各刀齒交錯排列,銑刀頂刃刀片(7、9)呈正方形刀片,無前角,由兩個相同的直刃刀片(7)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十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上均勻分布,相鄰刀齒交錯分布,銑刀左側(cè)刃刀片(2、3、4、5、6)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由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每組中各刀片之間的相互位置排列交錯分布不均勻,刀片(2、3、4、5、6)由梅花螺釘(8)固定在刀體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斜面上平均分布,銑刀右側(cè)刃刀片(10、11、12、13、15)呈長方形刀片,開前角,由五個相同的刀片搭接為一組,構成一組有效齒,刀片由螺釘固定在刀體(1)上相應的刀片槽中,五組有效齒在銑刀圓周斜面上平均分布,相鄰刀齒交錯分布。...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曉杰,張國福,李曉雙,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3[中國|哈爾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