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石膏板、與所述石膏板相平行的一纖維水泥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石膏板和所述纖維水泥板之間的黏著劑層;所述纖維水泥板通過所述黏著劑層層壓在所述石膏板上,所述纖維水泥板的材質包括水泥、無機纖維、有機纖維及云母。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在石膏板上層壓纖維水泥板,不但使得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很好的隔音、隔熱和防火性能,而且其強度高、不易變形、翹曲,其抗撞擊能力也很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型材,具體涉及一種將纖維水泥板和石膏板相結合的建筑型材。
技術介紹
石膏板具有優秀的隔音、隔熱和防火性能,因此經常作為建筑材料使用,但是石膏板的表面很容易被硬物劃傷,其抗撞擊性能力比較差,因此如何解決現有石膏板的容易被硬物劃傷,抗撞擊性能力差的技術問題就顯得十分緊迫。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型材,。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石膏板、與所述石膏板相平行的一纖維水泥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石膏板和所述纖維水泥板之間的黏著劑層;所述纖維水泥板通過所述黏著劑層層壓在所述石膏板上,所述纖維水泥板的材質包括水泥、無機纖維、有機纖維及云母。前述的一種建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著劑層為聚乙烯醇。前述的一種復合式纖維水泥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占所述纖維水泥板整體重量的50-70%。前述的一種復合式纖維水泥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纖維占所述纖維水泥板整體重量的10-20%。前述的一種復合式纖維水泥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纖維占所述纖維水泥板整體重量的5-15%。前述的一種復合式纖維水泥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占所述纖維水泥板整體重量的10-20%。本專利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本專利技術通過在石膏板上層壓纖維水泥板,不但使得本專利技術具有很好的隔音、隔熱和防火性能,而且其強度高、不易變形、翹曲,其抗撞擊能力也很好。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石膏板,2、纖維水泥板,3、黏著劑層。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具體的介紹。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建筑型材,包括一石膏板1、與石膏板I相平行的一纖維水泥板2、以及設置在石膏板I和纖維水泥板2之間的黏著劑層3 ;纖維水泥板2通過黏著劑層3層壓在石膏板I上,纖維水泥板2的材質包括水泥、無機纖維、有機纖維及云母。本專利技術中纖維水泥板2的材質包括水泥、無機纖維、有機纖維及云母,云母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和不導熱、抗酸、抗堿和耐壓性能,非常適合作為纖維水泥板2的填料,而無機纖維、有機纖維等能夠使得本專利技術中纖維水泥板2具有很強的強度、且不易變形、翹曲,其抗撞擊能力增強。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改進,水泥占纖維水泥板2整體重量的50-70%,無機纖維占纖維水泥板2整體重量的10-20%,有機纖維占纖維水泥板2整體重量的5-15%,云母占纖維水泥板2整體重量的10-20%。這種配比使得本專利技術的纖維水泥板2非常適合于作為建筑材料使用,具有很好的強度、根加不易變形、翹曲,其抗撞擊能力進一步增強。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黏著劑層3為聚乙烯醇。聚乙烯醇是一種參見的性能優良的黏著劑,非常適合本專利技術中纖維水泥板2和石膏板I的粘結。本專利技術通過將纖維水泥板2和石膏板I進行層壓處理后,使得纖維水泥板2和石膏板I自身的厚度都縮小,纖維水泥板2和石膏板I之間的粘結非常緊密,因此層壓后得到的建筑型材其厚度并沒有增加多少,但是其性能卻比單一的纖維水泥板2或石膏板I大大提升了。此外,層壓后得到的建筑型材也非常便于進一步加工。本專利技術通過在石膏板上層壓纖維水泥板,不但使得本專利技術具有很好的隔音、隔熱和防火性能,而且其強度高、不易變形、翹曲,其抗撞擊能力也很好。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專利技術,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建筑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石膏板、與所述石膏板相平行的一纖維水泥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石膏板和所述纖維水泥板之間的黏著劑層;所述纖維水泥板通過所述黏著劑層層壓在所述石膏板上,所述纖維水泥板的材質包括水泥、無機纖維、有機纖維及云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著劑層為聚乙烯醇。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式纖維水泥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占所述纖維水泥板整體重量的50-7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式纖維水泥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纖維占所述纖維水泥板整體重量的10-20%。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式纖維水泥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纖維占所述纖維水泥板整體重量的5-15%。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式纖維水泥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占所述纖維水泥板整體重量的10-20%。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石膏板、與所述石膏板相平行的一纖維水泥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石膏板和所述纖維水泥板之間的黏著劑層;所述纖維水泥板通過所述黏著劑層層壓在所述石膏板上,所述纖維水泥板的材質包括水泥、無機纖維、有機纖維及云母。本專利技術通過在石膏板上層壓纖維水泥板,不但使得本專利技術具有很好的隔音、隔熱和防火性能,而且其強度高、不易變形、翹曲,其抗撞擊能力也很好。文檔編號E04C2/288GK102995820SQ20121041666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8日專利技術者趙延波 申請人:趙延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石膏板、與所述石膏板相平行的一纖維水泥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石膏板和所述纖維水泥板之間的黏著劑層;所述纖維水泥板通過所述黏著劑層層壓在所述石膏板上,所述纖維水泥板的材質包括水泥、無機纖維、有機纖維及云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延波,
申請(專利權)人:趙延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