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玻璃纖維薄氈復合保溫板及其制備方法,該保溫板包括保溫層、膠粘劑和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所述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內側通過膠粘劑粘貼在所述保溫層的表面。其制備方法:制備膠粘劑;保溫層的生產;將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內表面涂刷界面劑;將經過界面處理的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內側通過膠粘劑粘貼在保溫層的表面;表面粘貼好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復合保溫板直接疊加包裝,放置1-3天。本發明專利技術在提高保溫板整體性的同時,還能夠互相疊加堆放和直接包裝,這樣不僅節約了生產周期,還不需要放在架子上養護,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保溫材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玻璃纖維薄氈復合保溫板及其制 備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的發泡水泥保溫板和纖維增強復合保溫板為了提高保溫板的整體性 和抗沖擊性,多采用在保溫板的兩面或一面用水泥漿涂覆玻璃纖維網格布的工藝進行增 強,這種方法雖然有效的提高了保溫板的韌性、抗開裂性,但是由于表面進行水泥漿涂覆的 工藝,至少需要2-3天的養護時間,不僅增長了保溫板生產的周期,而且由于保溫板表面有 水泥漿,不能互相疊加,因此一般都需要放在架子上養護,所以增加了生產的固定投入。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提高保溫板整體性的同時,還能夠互相 疊加堆放和直接包裝,而且還不需要放在架子上養護的玻璃纖維薄氈復合保溫板及其制備 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玻璃纖維薄氈復 合保溫板,包括保溫層、膠粘劑和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所述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 的內側通過膠粘劑粘貼在所述保溫層的表面。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膠粘劑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 25-40份、細砂30-50份、可再分散乳膠粉4-10份、纖維素醚0_1份和水20-30份。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可再分散乳膠粉為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共聚 物、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共聚物或丙稀酸共聚物中的一種;所述纖維素醚為甲基纖維素 醚、乙基纖維素醚或丙基纖維醚中的一種。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保溫層為發泡水泥板或纖維增強復合板,所述 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內表面涂刷有界面劑。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纖維增強復合板由保溫填料、膠凝材料、功能性 添加劑和水制成,各組分的重量份數配比為保溫填料2-6份、膠凝材料40-60份、功能性添 加劑0-10份和水35-50份;所述界面劑由丙烯酸乳液加水稀釋而成,所述丙烯酸乳液和水 的重量份數比為1-1. 5 1 ;或者由VAE乳液加水稀釋而成,所述VAE乳液和水的重量份數比 為 1-1. 5 :1。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保溫填料為聚苯顆粒、膨脹珍珠巖、泡沫混凝土 破碎料或發泡水泥板破碎料中的一種或多種,或者所述保溫填料為聚苯顆粒、膨脹珍珠巖、 泡沫混凝土破碎料和發泡水泥板破碎料中的一種或多種與泡沫的混合料,所述混合料中含 有重量百分比為0-65%的泡沫;所述膠凝材料為普通硅酸鹽水泥和一級粉煤灰的混合物, 所述膠凝材料中普通硅酸鹽水泥和一級粉煤灰的重量份數比為35-50 0-10 ;所述功能性 添加劑為纖維素醚、憎水劑、早強劑和纖維的混合物,所述功能性添加劑中纖維素醚、憎水劑、早強劑和纖維重量份數比為:0. 1-0. 4 :0. 2-2. 5 :0-2 :0. 2-0. 5。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憎水劑為有機硅憎水劑或脂肪酸金屬鹽憎水劑 中的一種,所述早強劑為三乙醇胺、甲酸鈣、乙酸和乙酸鹽中的一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玻璃纖維薄氈 復合保溫板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O制備膠粘劑將水泥、細砂、可再分散乳膠粉、纖維素醚按照重量配比混合2-5分 鐘,混合均勻,再加入水攪拌1-3分鐘,即可;(2)保溫層的生產將保溫層澆筑,養護1-3天;(3)將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內表面涂刷界面劑,晾置1-4小時;(4)將經過界面處理的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內側通過膠粘劑粘貼在保溫層的表面;(5)表面粘貼好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復合保溫板直接疊加包裝,放置1-3天即 可使用。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2 )中,所述保溫層的生產為將發泡水泥板澆筑 成型后養護1-3天。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2)中,所述保溫層的生產為按照重量配比將保 溫填料、膠凝材料、功能性添加劑和水攪拌均勻后澆筑在試模中,養護1-3天。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將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內側通過膠粘劑粘貼 在保溫層的表面,替代現在常用的在保溫層的表面用網格布加水泥漿的方法,在提高保溫 板整體性的同時,還能夠互相疊加堆放和直接包裝,這樣不僅節約了生產周期,還不需要放 在架子上養護,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玻璃纖維薄氈復合保溫板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保溫層,2、膠粘劑,3、經過界面處理的玻璃纖維薄氈貼面 材料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一種玻璃纖維薄氈復合保溫板,包括保溫層1、膠粘劑2和經過界面處 理的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3,所述經過界面處理的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3的內側 通過膠粘劑2粘貼在所述保溫層I的表面。其中,所述膠粘劑2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25-40份、細砂30-50份、可 再分散乳膠粉4-10份、纖維素醚0-1份,水20-30份。其中,所述保溫層I為發泡水泥板或纖維增強復合板,所述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 料層3的內表面涂刷有界面劑。優選的,所述可再分散乳膠粉為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醋酸乙烯/叔碳酸乙 烯共聚物或丙稀酸共聚物中的一種;所述纖維素醚為甲基纖維素醚、乙基纖維素醚或丙基纖維醚中的一種。優選的,所述纖維增強復合板由保溫填料、膠凝材料、功能性添加劑和水制成,各 組分的重量份數配比為保溫填料2-6份、膠凝材料40-60份、功能性添加劑0-10份和水 35-50份;所述界面劑由丙烯酸乳液加水稀釋而成,所述丙烯酸乳液和水的重量份數比為 1-1. 5 1 ;或者由VAE乳液加水稀釋而成,所述VAE乳液和水的重量份數比為1_1. 5 :1。優選的,所述保溫填料為聚苯顆粒、膨脹珍珠巖、泡沫混凝土破碎料或發泡水泥板 破碎料中的一種或多種,或者所述保溫填料為泡沫和聚苯顆粒、膨脹珍珠巖、泡沫混凝土 破碎料、發泡水泥板破碎料中的任一種或多種的混合料,所述混合料中含有重量百分比為 0-65%的泡沫;所述膠凝材料為普通硅酸鹽水泥和一級粉煤灰的混合物,所述膠凝材料中 普通硅酸鹽水泥和一級粉煤灰的重量份數比為35-50 0-10 ;所述功能性添加劑為纖維素 醚、憎水劑、早強劑和纖維的混合物,所述功能性添加劑中纖維素醚、憎水劑、早強劑和纖維 重量份數比為0. 1-0. 4 0. 2-2. 5 :0-2 0. 2-0. 5。優選的,所述憎水劑為有機硅憎水劑或脂肪酸金屬鹽憎水劑中的一種,所述早強 劑為三乙醇胺、甲酸鈣、乙酸和乙酸鹽中的一種。玻璃纖維薄氈復合保溫板的制備方法,其制備步驟如下(O制備膠粘劑將水泥、細砂、可再分散乳膠粉、纖維素醚按照重量配比混合2-5分 鐘,混合均勻,再加入水攪拌1-3分鐘,即可;(2)發泡水泥板保溫層的生產發泡水泥板澆筑成型后養護1-3天;或纖維增強復合板 保溫層的生產按照重量配比將保溫填料、膠凝材料、功能性添加劑和水攪拌均勻后澆筑在 試模中,養護1-3天;(3)將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內表面涂刷界面劑,晾置1-4小時;(4)將經過界面處理的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內側通過膠粘劑粘貼在保溫層的表面;(5)表面粘貼好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復合保溫板直接疊加包裝,放置1-3天即 可使用。實施例1玻璃纖維薄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玻璃纖維薄氈復合保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溫層、膠粘劑和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所述玻璃纖維薄氈貼面材料層的內側通過膠粘劑粘貼在所述保溫層的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鋒,蔣青青,邵鵬剛,孫寅斌,許霞,王紅兵,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尼高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