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加勁鋼桁下節點定位模具,其特征是:在已澆梁段上沿待澆梁段方向錨固挑梁,在挑梁上分別設置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利用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調整懸掛在挑梁上的鋼桁下節點的豎向及水平位置。本發明專利技術脫離了掛籃平臺不穩定的工作環境,可以對鋼桁下節點進行精確定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應用在橋梁連續梁懸臂澆筑中,對懸臂段預埋鋼桁下節點進行調整及定位的裝置。
技術介紹
一種15聯2X 108m單T剛構鋼桁加勁組合結構箱梁的結構形式被應用于我國大西鐵路客運專線晉陜黃河特大橋主跨。采用掛籃進行對稱懸臂施工,單T懸臂施工長度將近100米。箱梁梁端60m范圍梁部采用鋼桁加勁梁進行加強,在施工懸臂梁段時需要首先將加勁鋼桁下節點預埋在梁體中。對于在固定平臺情況下施工預埋大型構件,比如鋼桁下節點,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固定平臺上設置支撐體系,經過測量確定其位置,然后通過固定平臺固定其位置避免發生移動,測量復核完成后進行混凝土澆筑。但是,由于掛籃底模平臺的豎向位置隨著重量的增加會產生變化,無法提供固定平臺進行微調,故而無法保證預埋件位置的精確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在無固定平臺作業環境下的懸臂現澆梁段上加勁鋼桁下節點定位模具,以使得加勁鋼桁下節點得到準確定位,保證工程進度,并提高工程質量。本專利技術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加勁鋼桁下節點定位模具的結構特點是在已澆梁段上沿待澆梁段方向錨固挑梁,在所述挑梁上分別設置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利用所述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調整懸掛在挑梁上的鋼桁下節點的豎向及水平位置。本專利技術加勁鋼桁下節點定位模具的結構特點也在于一對沿待澆梁段方向設置的平行挑梁通過壓梁型鋼和錨固筋錨固在已澆梁段上,在所述一對平行挑梁之間分別設置兩端縱向限位型鋼,在所述一對平行挑梁上以橫擔的形式分別設置兩端豎向限位型鋼;在鋼桁節點板的四個豎向邊角上分別焊接豎向精調螺栓,以豎向精調螺栓將所述節點板懸掛在豎向限位型鋼上;在所述挑梁上設置橫向精調螺栓,以所述橫向精調螺栓的前端抵于鋼桁下節點的側板;在所述縱向限位型鋼上設置縱向精調螺栓,以所述縱向精調螺栓的前端抵于鋼桁下節點的側板縱向端面,所述縱向精調裝置是由縱向限位型鋼和縱向精調螺栓構成,所述橫向精調裝置為橫向精調螺栓,所述豎向精調裝置是由豎向限位型鋼和豎向精調螺栓構成。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體現在1、本專利技術是以已經完成施工的梁段為基礎,設置定位模具,使得在無固定平臺上加勁鋼桁下節點得到精確定位。2、本專利技術中精確調整裝置結構簡便,現場容易加工制作,起到很好的經濟效果。3、本專利技術中定位模具本身既是精調裝置又是一固定體系,脫離了掛籃平臺不固定環境。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中總體布置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精調裝置平面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精調裝置縱斷面示意圖;圖中標號1挑梁;2豎向精調螺栓;3橫向精調螺栓;4縱向精調螺栓;5壓梁型鋼;6錨固筋;7豎向限位型鋼;8縱向限位型鋼;10鋼桁下節點;11已澆梁段、12待澆梁段。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加勁鋼桁下節點定位模具是在已澆梁段12上沿待澆梁段11的方向錨固挑梁1,在挑梁I上分別設置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利用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調整懸掛在挑梁I上的鋼桁下節點11的豎向及水平位置。具體實施中,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對沿待澆梁段方向設置的平行挑梁I通過壓梁型鋼5和錨固筋6錨固在已澆梁段11上,在一對平行挑梁I之間分別設置兩端縱向限位型鋼8,在一對平行挑梁I上以橫擔的形式分別設置兩端豎向限位型鋼7 ;在鋼桁節點板的四個豎向邊角上分別焊接豎向精調螺栓2,以豎向精調螺栓2將節點板懸掛在豎向限位型鋼7上;在挑梁I上設置橫向精調螺栓3,以橫向精調螺栓3的前端抵于鋼桁下節點10的側板;在縱向限位型鋼8上設置縱向精調螺栓4,以縱向精調螺栓4的前端抵于鋼桁下節點10的側板縱向端面,縱向精調裝置是由縱向限位型鋼8和縱向精調螺栓4構成,橫向精調裝置為橫向精調螺栓3,豎向精調裝置是由豎向限位型鋼7和豎向精調螺栓2構成。具體實施中,挑梁I采用I40b工字鋼,豎向精調螺栓2、橫向精調螺栓3、縱向精調螺栓4和錨固筋6均采用Φ25精軋螺紋鋼;壓梁型鋼5、豎向限位型鋼7和縱向限位型鋼8均為114工字鋼雙拼;在完成挑梁I的錨固后,將豎向限位型鋼7和縱向限位型鋼8焊接在挑梁I上,然后將配套設置的螺母與豎向限位型鋼和縱向限位型鋼以及挑梁進行焊接,將螺母進行固定。鋼桁下節點10吊放到位后,通過豎向精調螺栓2、橫向精調螺栓3和縱向精調螺栓4對鋼桁下節點進行精確調整。施工過程1、在作業平臺上對I40b工字鋼尺量計數并進行割眼制作成承擔鋼桁下節點重量的挑梁I,在割眼位置處焊接螺母,螺母采用Φ25螺帽。2、將加工好的挑梁I錨固在已澆梁段的混凝土梁節塊上,采用倒鏈及人工配合將鋼桁下節點大致放置在設計位置上。3、在挑梁I上焊接豎向限位型鋼7和縱向限位型鋼8。4、在豎向限位型鋼7上安裝豎向精調螺栓2,且豎向精調螺栓2與鋼桁下節點進行焊接,在挑梁I上安裝橫向精調螺栓3,在縱向限位型鋼8上安裝縱向精調螺栓4。5、分別調整豎向精調螺栓2、橫向精調螺栓3和縱向精調螺栓4,使鋼桁下節點10 的位置得到精確調整并定位。6、經過測量復核,確定鋼桁下節點位置無誤后,將鋼桁下節點固定在挑梁I上,這 樣鋼桁下節點的調整及固定都脫離了掛籃,不會因為掛籃的豎向位移而發生變化。權利要求1.加勁鋼桁下節點定位模具,其特征是在已澆梁段(11)上沿待澆梁段(12)的方向錨固挑梁(I),在所述挑梁(I)上分別設置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 利用所述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調整懸掛在挑梁(I)上的鋼桁下節點(10)的豎向及水平位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勁鋼桁下節點定位模具,其特征是一對沿待澆梁段方向設置的平行挑梁(I)通過壓梁型鋼(5)和錨固筋(6)錨固在已澆梁段上,在所述一對平行挑梁(I)之間分別設置兩端縱向限位型鋼(8),在所述一對平行挑梁(I)上以橫擔的形式分別設置兩端豎向限位型鋼(7);在鋼桁節點板的四個豎向邊角上分別焊接豎向精調螺栓 (2),以豎向精調螺栓(2)將所述節點板懸掛在豎向限位型鋼(7)上;在所述挑梁⑴上設置橫向精調螺栓(3),以所述橫向精調螺栓(3)的前端抵于鋼桁下節點(10)的側板;在所述縱向限位型鋼(8)上設置縱向精調螺栓(4),以所述縱向精調螺栓(4)的前端抵于鋼桁下節點(10)的側板縱向端面,所述縱向精調裝置是由縱向限位型鋼(8)和縱向精調螺栓(4) 構成,所述橫向精調裝置為橫向精調螺栓(3),所述豎向精調裝置是由豎向限位型鋼(7)和豎向精調螺栓⑵構成。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加勁鋼桁下節點定位模具,其特征是在已澆梁段上沿待澆梁段方向錨固挑梁,在挑梁上分別設置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利用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調整懸掛在挑梁上的鋼桁下節點的豎向及水平位置。本專利技術脫離了掛籃平臺不穩定的工作環境,可以對鋼桁下節點進行精確定位。文檔編號E01D21/10GK102995570SQ20121053708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專利技術者盧志良, 張雅平, 許建軍, 陳曉輝, 陳中竹, 郭光權, 駱正甲, 姚松柏, 楊少博, 劉琳, 姚晨輝, 張蔚, 崔偉, 譚猛 申請人:中鐵上海工程局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加勁鋼桁下節點定位模具,其特征是:在已澆梁段(11)上沿待澆梁段(12)的方向錨固挑梁(1),在所述挑梁(1)上分別設置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利用所述縱向精調裝置、橫向精調裝置和豎向精調裝置調整懸掛在挑梁(1)上的鋼桁下節點(10)的豎向及水平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志良,張雅平,許建軍,陳曉輝,陳中竹,郭光權,駱正甲,姚松柏,楊少博,劉琳,姚晨輝,張蔚,崔偉,譚猛,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