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酒精發酵
,更具體是涉及。
技術介紹
丁醇是一種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以丁醇為原料可合成一系列化工產品,目前廣泛應用于化工、醫藥等領域。丁醇也是極具潛力的新型生物燃料,無論是燃燒值還是辛烷值丁醇與汽油最為接近。此外丁醇親水性弱,腐蝕性小,便于管道輸送,且能與汽油任意比混合,無需對汽車發動機進行改造,將是替代汽油最理想的生物燃料。丁醇長期以來一直作為ABE發酵(丙酮Aetone、丁醇Butanol、乙醇Ethanol)的 一個產物進行工業發酵生產,始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丙酮用于制造炸藥和航空機翼涂料等用量激增。英國首先改造酒精廠為丙一丁工廠,繼而又在世界各地建立分廠,以玉米為原料大規模生產丙一丁。戰后由于與丙酮同時制得約有二倍量的正丁醇未發現可利用價值,丙一丁工業曾衰退停頓,當發現正丁醇是制造醋酸丁酯作為硝酸纖維素之最佳溶劑后,此工業又獲得新生。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日本等的工業發達的國家對丙酮,丁醇這些溶劑都可以廉價地從石油合成獲得,因此發酵法被淘汰。應用發酵法生產丙酮,丁醇,自1936年來一直沒有中斷過生產的國家只有我國和前蘇聯的一些國家。我們國家第一套發酵法總溶劑生產裝置是1955年在上海溶劑廠建的,ABE發酵曾是僅次于酒精發酵的第二大發酵工業,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于化石工業的迅猛發展而走向衰落。目前,在我國丙酮和正丁醇主要由石油化工方法生產,但丙-丁發酵仍占相當比例,尤其是近幾年由于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發酵法又重新獲得了成本優勢,沉寂多年的發酵法生產總溶劑技術又開始活躍起來。據介紹,BP與杜邦將聯手開發、生產和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酒精發酵廢渣廢液發酵生產溶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木薯渣原料粉碎;(2)加入工藝水進行混合拌料;(3)一次發酵;(4)蒸餾后去除乙醇;(5)加入木薯渣調整總糖含量;(6)加入絮凝劑進行絮凝;(7)過濾去渣;(8)加入酵母菌進行二次發酵;(9)過濾;(10)去除濾渣后,即可得成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春貞,丁永澤,白永琦,朱建峰,周騰云,汪李嚴,
申請(專利權)人:吳江永祥酒精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