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阻燃微膠囊化合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以下質量份的各組分投入攪拌釜中混合攪拌5-10分鐘:聚磷酸銨45-50、成炭劑26-30、協同增效劑4-6,投入攪拌釜中混合攪拌5-10分鐘;b向攪拌釜內噴灑霧化的聚有機硅氧烷稀釋液5-10分鐘,待攪拌結束后靜置10分鐘,形成微膠囊阻燃劑;c加入ABS和PC粒料充分攪拌,使微膠囊阻燃劑粘附在ABS和PC粒料上,然后排料,烘干。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進一步的說,涉及。
技術介紹
ABS樹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的三元共聚物,結合三種組分的優越性能,具有較高的抗沖擊強度、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化學穩定性,易于模塑成型,制品富有光澤,且兼具韌性,是一種性能優越的通用熱塑性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樹脂是一種性能優良的熱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沖擊能力,耐蠕變和尺寸穩定性好,耐熱、吸水率低、無毒、介電性能優良。ABS樹脂和PC樹脂二者相容性良好,結合二者優點制備ABS/PC合金以其優越的綜合性能廣泛用于汽車工業、電子電器工業、輕工家電、紡織和建筑等行業。 由于二者都是易燃材料,且燃燒時釋放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和黑煙,不僅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還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威脅,因此ABS/PC合金在很多應用領域需要進行阻燃和抑煙處理。鹵系阻燃劑應用開發最廣,技術比較成熟,阻燃效率高,但鹵系阻燃劑制品發煙量增大,燃燒后產生鹵化氫氣體具有強腐蝕性,潛藏二次危害,可能使電子電器設備中關鍵部件受損而導致整套設備失靈,并且回收利用過程中對環境污染嚴重,產生“二噁英”等致癌氣體。根據歐盟RoHS指令要求,2006年7月I日以后投放歐盟市場的電氣和電子產品不得含有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和多溴聯苯醚等6種有害物質。我國也出臺了相應法規《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并于2007年3月I日起施行。為應對歐盟RoSH指令和各國頒布的環保法規,對阻燃劑無毒、無鹵、環保等要求的不斷升級,各國相繼研發多種阻燃劑,其中以磷、氮為主體的化學膨脹阻燃劑(IFR)阻燃體系阻燃效果理想、加工工藝簡單,價格低廉,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大多數IFR是由聚磷酸銨(APP,酸源)、季戊四醇(PER,炭源)、三聚氰胺(MEL,氣源)三組分復配構成,主要用于PE、PP、EVA及彈性體的阻燃。當阻燃劑用量為25-30wt%時,材料氧指數可達30 %,UL-94難燃級別可達V-O級,生煙量幾乎與未阻燃材料相同,不增加生煙量或者生煙速率減少,密度僅比未阻燃材料提高10-15%。APP和PER復合IFR的初始熱分解溫度在160-180°C之間,因此該體系多用于阻燃聚烯烴和熱塑性彈性體,而不用于阻燃工程塑料;同時,APP中存在銨根離子分解不穩定問題,在加工過程的強剪切作用下易脫出NH3,使加工出的樣品局部變紅,嚴重時在擠出造粒過程中出現加工不穩定的現象。IFR存在吸濕性問題,導致耐遷出性差的問題,不能適應戶外和潮濕氣候,PER會因富含-OH的親水性而產生吸潮、遷移現象,使制品表面“起霜”,產生白斑或失去光澤,遷出嚴重時,會造成阻燃劑失效。添加IFR要達到阻燃UL-94測試難燃級別V-O級需要添加量大,并且和樹脂之間相容性差,分散困難,會造成IFR阻燃效率下降,對ABS/PC合金物理機械性能惡化嚴重。專利申請號CN200410051777,揭示一種新型阻燃PC/ABS合金,依重量百分比計,該合金包括10% -80%的PC、10% -80%的ABS、1 % -30%的溴化聚碳酸酯齊聚物,1% -10%的Sb203、0. 1% -5%的聚四氟乙烯以及任選穩定劑,增強劑,顏料,填充物等其它添加劑。制造時,首先將原料在90-100°C下烘烤4-6小時,然后按比例投入高速混合機中混合5-10分鐘,接著在雙螺桿機中進行混合造粒,造粒溫度為240-260°C。該新型PC/ABS合金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熱學性能和阻燃性。其缺點是所采用的阻燃劑溴化聚碳酸酯齊聚物仍然含有鹵素,與Sb203協同并用,仍會導致PC/ABS合金體系發煙量增大,燃燒后產生的鹵化氫氣體具有強腐蝕性,潛藏二次危害,不利于材料回收利用。專利申請號CN201010125980,揭示一種電氣工程用阻燃ABS/PC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合金各種組分及含量以重量份表示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55 63份、聚碳酸酯(PC) 21 34份、馬來酸酐接枝ABS相容劑2 7份、有機磷酸酯類阻燃劑7 15份、抗滴落劑FA500B O.1 O. 5份、有機硅Dymgard1. O 3. O份、復合抗氧劑O. 2 O. 5份。制備方法為采用雙螺桿/單螺桿雙階式擠出機一次性混合塑化擠出造粒生產,產品綜合性能滿足地鐵工程、電力機車和移動基站專用蓄電池外殼性能要求。其缺點是最終產品的懸臂梁缺口沖擊強度在12. 1-17. lkj/m2之間,并沒有充分發揮PC突·出的抗沖擊能力,由于ABS添加量高于PC,PC不是連續相,造成沖擊強度相對PC樹脂較低。專利申請號CN200710074852,揭示一種無鹵無磷阻燃PC/ABS合金材料,其組分及含量為聚碳酸酯65. 5%-91. 2%;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6% -17%;相容劑1% -4% ;阻燃劑聚四氟乙烯O. 3% -1.5% ;有機硅阻燃劑1.0% -8.0% ;二苯基砜磺酸鹽O. 1% -1.0% ;抗氧劑O. 1% -1.0% ;潤滑劑O. 2% -2.0% ;以上百分數是重量百分比。該專利還提出所述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合金材料可廣泛應用于對環保要求高的汽車工業、電子電氣工業、機械工業。其缺點是所采用的阻燃劑二苯基砜磺酸鹽對于PC水解穩定性較差,一般不用于制造薄壁原件。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制備一種微膠囊化阻燃ABS/PC合金,該合金具有熱穩定性好,加工過程熔體流動性好,同時阻燃效率高,不易吸潮,不易遷移,產品尺寸穩定性高的特點,可應用于注射成型制造電器外殼、汽車儀表盤、送風機、蓄電池組等。本專利技術的微膠囊化阻燃ABS/PC合金的含有以下組分及質量百分數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10% -40%聚碳酸酯(PC) 40 % -70 %微膠囊阻燃劑10% -14%苯基硼酸化合物O % -4 %納米蒙脫土0%_4%。所述的微膠囊阻燃劑是將以下質量份的各組分投入攪拌釜中混合攪拌5-10分鐘聚磷酸銨45-50、成炭劑26-30、協同增效劑4_6,經噴灑霧化的液體聚有機硅氧烷(俗稱硅油)稀釋5-10分鐘,待攪拌結束后靜置10分鐘開啟攪拌釜蓋排氣,然后加入ABS和PC粒料充分攪拌一段時間,微膠囊粘附在ABS和PC粒料上,然后排出混合料,在60-80°C烘箱中烘干2小時。所述的微膠囊阻燃劑組分聚磷酸銨,無毒無味,不產生腐蝕性氣體,熱穩定性高,吸濕性小,優選采用聚合度η > 1500的II型ΑΡΡ,初始熱分解溫度達到275°C以上,水中溶解度降低到O. 2g/100mL, PH值(10%懸浮液)在6-7之間。所述的微膠囊阻燃劑組分成炭劑是季戊四醇(PER)、雙季戊四醇(DPER)、淀粉等含有較多羥基的有機物,優選DPER。所述的微膠囊阻燃劑組分協同增效劑是粒徑在IOOnm以下的納米級氧化鋅(ZnO)、二氧化硅(Si02)、二氧化鈦(Ti02)等金屬氧化物,具有促進IFR成炭的作用,而且形成的炭層結構更為致密和富有彈性,這種結構不易破裂,優選ZnO。所述協同增效劑起到了增效阻燃作用,少量ZnO與APP反應產生的鋅化合物在APP之間形成橋鍵,使APP分子鏈之間形成有序化的類似于“軌道”的模型,這種有序規整的“軌道”促進了成炭劑與APP的酯化反應,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阻燃微膠囊化合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以下質量份的各組分投入攪拌釜中混合攪拌5?10分鐘:聚磷酸銨45?50、成炭劑26?30、協同增效劑4?6;b向攪拌釜內噴灑霧化的聚有機硅氧烷稀釋液5?10分鐘,待攪拌結束后靜置10分鐘,形成微膠囊阻燃劑;c加入ABS和PC粒料充分攪拌,使微膠囊阻燃劑粘附在ABS和PC粒料上,然后排料,烘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狀,徐超,李建,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中科潤美潤滑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