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肝素鈉的提純工藝。
技術介紹
肝素作為抗凝血劑,于1935年正式應用于臨床治療,至今已有70余年歷史。至今, 它仍是世界上最有效和臨床用量最大的抗凝血藥物,已被收入世界各主要國家《藥典》。肝素是Mclean在研究凝血機制時從豬的肝臟組織中發現的一種酸性粘多糖,是一種天然的抗凝血物質。肝素是一種天然活性物質,其活性不能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進行確切測定,只能采用生物檢定法測定。不同國家及不同時期采用的方法不同,制定的標準也不同。Howell 對肝素活性單位的定義是在0°C恰好使新鮮鴿子血ImL在24h內不發生凝結所需肝素的量為I個活性單位。Reinert等介紹用椽酸抗凝的牛血漿為底物進行測定,其抗凝活性單位定義為在37°C恰能抑制再鈣化牛血漿ImL于4h內發生凝結所需肝素的量。肝素鈉指標的技術指標包括比旋光度、光吸收、酸堿度、干燥失重和效價等。2010版中國藥典對于精品肝素鈉的規定按干燥品計算,每Img的效價不得少于170單位;比旋度,當平面偏振光通過含有某些光學活性的化合物液體或溶液時,能引起旋光現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轉(按順時針方向轉動稱為右旋,用“ + ”表示;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稱為左旋,用表示)。2010版中國藥典規定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Iml中含40mg 的溶液,依法測定比旋度應不小于+50°。粗品肝素鈉和精品肝素鈉的主要技術指標的區別詳見下表權利要求1.一種粗品肝素鈉的提純工藝,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驟①粗品肝素鈉溶于濃度為3% -5%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堿性蛋白酶,在55°C -60°c保溫酶解將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粗品肝素鈉的提純工藝,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驟:①粗品肝素鈉溶于濃度為3%?5%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堿性蛋白酶,在55℃?60℃保溫酶解;②將所得溶液升溫至90℃?95℃滅活,然后降至55℃?60℃,用堿調節pH至10?13,加入硅藻土,高速離心,棄去不溶雜質;③將所得澄清液降溫至?2℃?4℃之間,加入聚合硅酸鋁鹽,用酸調節pH值至1.8?2.3,高速離心,棄去不溶雜質;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溶液重量的0.6?0.8倍的酒精,沉淀,棄去上清酒精;⑤將所得沉淀溶于濃度為3%?5%的氯化鈉溶液中,用堿調節pH值至10?13,加入雙氧水,氧化12?20小時,高速離心,棄去不溶雜質;⑥將所得溶液pH值調節至6?7,再加入溶液重量的0.4?0.7倍的酒精,沉淀,棄去上清酒精;⑦將所得沉淀加水用微孔濾膜進行過濾,真空冷凍干燥得到精品肝素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偉鴻,黃華龍,鄭祖權,
申請(專利權)人:浦江亞太腸衣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