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轉向助力缸,以改善助力效果,提高可靠性,減少占用空間,該轉向助力缸包括兩端設有通液口的缸體,缸體內設有活塞,活塞的端部與穿過缸體的轉向齒條連接,關鍵在于所述活塞為偶數個,且串聯于轉向齒條上;所述活塞均設有單向閥,且活塞的單向閥開啟方向朝向于所有活塞所形成隊列的中間位置。上述轉向助力缸通過增加活塞,改善了駕駛舒適度和可靠性;并且可以減少系統壓力設定值,減小轉向機總成的體積,便于轉向機的布置;同時低速時活塞整體面積的增加也能使得轉向系統的壓力能有所降低,使得轉向系統的可靠性更好,并進一步改善了轉向系統的噪音,節約了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汽車零部件制造
,特別涉及到一種轉向助力缸。
技術介紹
隨著整車重量的增加,為方便駕駛,人們對現有轉向系統的助力要求也越來越大。如圖1所示,現有的轉向系統的轉向助力缸10中只有一個活塞20,活塞20與轉向齒條30連接,活塞20的面積不可改變,因此根據F=PXS的計算公式(其中F為助動力,P為助動液壓力,S為活塞的整體面積),在活塞的整體面積S不變的情況下,只有增大助動液壓力P,才能增加助動力F,而助動液壓力P越大,對轉向管路等部件的安全性要求也就越高,也會導致轉向系統的體積增大,難以布置,以及轉向系統噪音明顯。另外,由于活塞的面積不可改變,也容易導致轉向系統在低速或者怠速時轉向沉重,高速時手力過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轉向助力缸,以改善助力效果,提高可靠性,減少占用空間。本專利技術的轉向助力缸包括兩端設有通液口的缸體,所述缸體內設有活塞,所述活塞的端部與穿過缸體的轉向齒條連接,關鍵在于所述活塞為偶數個,且串聯于轉向齒條上;所述活塞均設有單向閥,且活塞的單向閥開啟方向朝向于所有活塞所形成隊列的中間位置。在低速時,轉向系統的助動液壓力較大,使得背向轉向方向一側的活塞的單向閥開啟(由于另一側的活塞的單向閥的開啟方向與助動液的流動方向相反,因此為關閉狀態),這樣助動液就會同時推動背向轉向方向一側的所有活塞,以及另一側的最靠近背向轉向方向一側的活塞,增大了活塞的整體面積,而根據F=PXS的計算公式(其中F為助動力,P為助動液壓力,S為活塞的整體面積),在助動液壓力P相同的情況下,增大活塞的整體面積S,就會增加助動力F,從而方便駕駛員靈活轉向。在高速時,轉向系統的助動液壓力變小,使得背向轉向方向一側的活塞的單向閥關閉(由于另一側的活塞的單向閥的開啟方向與助動液的流動方向相反,因此為關閉狀態),這樣助動液就只會推動背向轉向方向一側中的最接近助力缸端部的單個活塞,相比于低速狀態減小了活塞的整體面積,而根據F=PXS的計算公式(其中F為助動力,P為助動液壓力,S為活塞的整體面積),在助動液壓力P減小的情況下,再減小活塞的整體面積S,就會明顯減小助動力F,從而方便駕駛員穩定控制方向盤。進一步地,所述活塞的單向閥有多個,并均勻設置于活塞上,以避免活塞受力不均勻而導致傾斜。進一步地,所述同一活塞上的單向閥中至少有兩個單向閥的開啟壓力不同。這樣可以在助動液壓力逐漸變化時,單向閥不會突然全部開啟或關閉,因此不會造成助動力大幅波動,影響舒適度。進一步地,所述同一活塞上的各個單向閥的開啟壓力呈階梯式逐漸增加,這樣可以在助動液壓力逐漸變化時,單向閥也逐步開啟或關閉,避免突然全部開啟或關閉而造成助動力大幅波動,影響舒適度。進一步地,所述同一活塞上的單向閥中,以活塞中心為對稱的兩個單向閥為一組單向閥,同組單向閥的開啟壓力相同,且至少有兩組單向閥的開啟壓力不同。同組單向閥的開啟壓力相同可以保證活塞始終保持受力均勻,不會出現傾斜。進一步地,所述同一活塞上的各組單向閥的開啟壓力呈階梯式逐漸增加。這樣可以在保證活塞受力均勻的同時,避免突然全部開啟或關閉而造成助動力大幅波動,影響舒適度。進一步地,所述活塞及活塞上的單向閥以所有活塞所形成隊列的中間位置為中心對稱設置,以保證轉向系統左、右方向的助力保持一致。本專利技術的轉向助力缸通過增加活塞,改善了轉向系統低速或者怠速時手力沉重的問題,同時能避免高速手力過輕的問題,提高了駕駛舒適度和可靠性;并且可以減少系統壓力設定值,減小轉向機總成的體積,便于轉向機的布置;同時低速時活塞整體面積的增加也能使得轉向系統的壓力能有所降低,使得轉向系統的可靠性更好,并進一步改善了轉向系統的噪音,節約了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轉向系統的原理圖。圖2是采用本專利技術的轉向助力缸的轉向系統的原理圖。圖3、4是本專利技術的轉向助力缸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轉向助力缸中的活塞截面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實例的描述,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1: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轉向助力缸包括兩端設有通液口 1、2的缸體3,所述缸體3內設有兩個活塞4、5,活塞4、5串聯安裝于一個穿過缸體3的轉向齒條6,活塞4、5均設有單向閥7,且活塞4、5的單向閥7開啟方向朝向于活塞4、5中間。應用上述轉向助力缸的轉向助力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控制閥來控制助動液的流動方向,使助動液從通液口 I或2流入缸體3,然后從通液口 2或I流出,從而推動活塞4、5沿缸體3軸向移動,進而帶動轉向齒條6移動,實現對轉向的助動。如圖5所示,活塞4、5的結構相同,其其上面的單向閥7有六個,并均勻設置于活塞上,同一活塞上的各個單向閥7的開啟壓力呈階梯式逐漸增加,這樣可以在助動液壓力逐漸變化時,單向閥7也逐步開啟或關閉,避免突然全部開啟或關閉而造成助動力大幅波動,影響舒適度。下面以左轉為例,結合附圖來說明轉向助力缸的原理 如圖3所示,在低速時,轉向系統的助動液壓力較大,使得背向轉向方向一側的活塞4的單向閥7開啟,由于活塞5的單向閥7的開啟方向與助動液的流動方向相反,因此為關閉狀態,這樣助動液就會在推動活塞4的同時,有部分助動液穿過活塞4的單向閥7而推動活塞5,增大了活塞的整體面積,而根據F=PXS的計算公式(其中F為助動力,P為助動液壓力,S為活塞的整體面積),在助動液壓力P相同的情況下,增大活塞的整體面積S,就會增加助動力F,從而方便駕駛員靈活轉向。如圖4所示,在高速時,轉向系統的助動液壓力變小,使得活塞4的單向閥7關閉,活塞5的單向閥7的開啟方向與助動液的流動方向相反,因此為關閉狀態,這樣助動液就只會推動活塞4,相比于低速狀態減小了活塞的整體面積,而根據F=PXS的計算公式(其中F為助動力,P為助動液壓力,S為活塞的整體面積),在助動液壓力P減小的情況下,再減小活塞的整體面積S,就會明顯減小助動力F,從而方便駕駛員穩定控制方向盤。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同一活塞上的單向閥中,以活塞中心為對稱的兩個單向閥為一組單向閥,同組單向閥的開啟壓力相同,同一活塞上的各組單向閥的開啟壓力呈階梯式逐漸增加。這樣可以在保證活塞受力均勻的同時,避免突然全部開啟或關閉而造成助動力大幅波動,影響舒適度。權利要求1.一種轉向助力缸,包括兩端設有通液口的缸體,所述缸體內設有活塞,所述活塞的端部與穿過缸體的轉向齒條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為偶數個,且串聯于轉向齒條上;所述活塞均設有單向閥,且活塞的單向閥開啟方向朝向于所有活塞所形成隊列的中間位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助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單向閥有多個,并均勻設置于活塞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向助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活塞上的單向閥中至少有兩個單向閥的開啟壓力不同。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向助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活塞上的各個單向閥的開啟壓力呈階梯式逐漸增加。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向助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活塞上的單向閥中,以活塞中心為對稱的兩個單向閥為一組單向閥,同組單向閥的開啟壓力相同,且至少有兩組單向閥的開啟壓力不同。6.根據權利要求5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向助力缸,包括兩端設有通液口的缸體,所述缸體內設有活塞,所述活塞的端部與穿過缸體的轉向齒條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為偶數個,且串聯于轉向齒條上;所述活塞均設有單向閥,且活塞的單向閥開啟方向朝向于所有活塞所形成隊列的中間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志剛,
申請(專利權)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